加强打造供应链
2020-11-27张燕生
疫情对全球供应链、价值链造成冲击,中国应做全局考虑。
这次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扩散,对全球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进入科学抗疫阶段,抗疫的核心问题也已经转为防控输入型病例,需要采用大数据和专业化、法治化的输出与输入地协调机制来掌控。
就国内供应链来看,疫情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以及对全球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例如,武汉的重点产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生物医药。2月份,由于受疫情影响,武汉乃至整个中国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基本停摆。
但疫情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我认为是局部的和短期的。从3月份开始,各级各地政府的工作重点逐渐转向加速复工复产和恢复经济社会生活正常化,可以把抗疫工作交给大数据公司、专业机构和输入地政府主管部门。
国际方面,从3月份开始,全球三大生产网络,也就是日本和韩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还有北美,都面临严峻疫情考验和挑战。疫情蔓延到全球,就不再是短期和局部的,恐怕是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影响。
它既影响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东亚生产网络核心块,也影响欧洲经济的核心块—德国、法国、意大利,还影响了北美。这次疫情的特点是隔离和自愈,隔离对全球三大生产网络产生的经济、政治和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疫情加剧了去全球化、去国际工序分工、去人际交流的冲击,可能会促进逆全球化进程。在过去,逆全球化的表现形式是贸易摩擦、科技脱钩、技术封锁,因此每个国家都会考虑自己产业链供应链备份的问题,一旦发生最坏的情况,可以有一个应对准备。但从韩国的三种材料被日本断供产生的负面影响看,全球的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在逆全球化和贸易摩擦的情况下发生了逆转。全球的新科技革命,无论是机器人、人工智能、云计算,还是大数据和工业物联网,其趋势是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本地化、区域化和分散化。从这个角度来讲,疫情增加了对全球化和对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重组的负面冲击。
对于中国来说,要高度重视疫情对全球三大生产网络的重创,对未来中美经贸关系的负面影响,以及对WTO改革可能出现的冲击。这意味着疫情加速了最坏场景发生的可能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可能会影响中国和世界的经贸关系。
中国是希望推动新型全球化向前发展的,无论是应对逆全球化、贸易保护还是技术脱钩,中国采取的基本对策仍是扩大对外开放,包括海南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的建设,上海进博会、外商投资法等,中国还是希望能够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成为新型全球化的推动者。
全球抗疫需要同舟共济,需要中央、地方、企业和全社会多层次推动新型全球化,因为我们“同在一条船上”。周边国家方面,整个东亚生产网络,包括中国和日本、韩国之间的全方位、高层次、多元化合作,是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考虑,不能像过去一样分散。无论是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还是建立其他伙伴关系,关键是构建各层次的战略互信。
总体来看,既然供应链受到的是一个长期性和全局性的负面影响,就一定要加强全球供应链的打造,加强疫情治疗方面的合作,这方面也是中国展现自己负责任大国风范所应当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