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结构调整
2020-11-27张蕴岭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将会给全球化带来重要影响。
通常,全球化有四大要素支撑:一是多边的开放体系,二是国际化经营和国际供应链,三是政府以增长为导向的开放政策,四是公民的支持,即公民认为他们可以从全球化中得到好处。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扩散,给全球化带来最直接的影响是企业战略以及政府政策变化。影响主要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初期受疫情影响导致的停工停产,使得供应链断裂,出现生产运行和消费拉动危机。
由于供应链断掉之后,企业无法进行生产,与生产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停滞。而消费拉动与生产相连,消费拉动趋势下降,使得很多产品和服务没有消费,如旅游、餐饮业、零售业都受到极大影响。
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全国各地区正加快复工复产,在此过程中要采取紧急措施恢复国际供应链。
随着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疫情快速蔓延,导致全球生产、消费、金融开始崩塌,各国正实行更严厉的封堵措施。目前来看,短期内的直接影响是经济增速下降、市场恐慌加剧、金融风险增大,中长期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研究。
而从国家层面来看,很多国家的政府政策会转向强调内向性发展、自主发展和有保障的发展等,如何调整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企业战略也会开始重新调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全球供应链的形成,很多大企业都实行零库存供应制度,这种制度大大节约了成本,加速了贸易投资的发展。但是,这样的供应链也是非常脆弱、危险的,一旦出现重大突发事件,如疫情、气候变化、战乱等情况,就可能使供应链中断。
可以预期,将来调整的趋势将是缩短国际供应链环节。至于如何调整也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些核心环节向国内回流的趋势很可能会加速。
此外,企业战略调整的另一趋势是缩小各环节链距,尽可能把主要的供应集中在较少数的几个节点上。过去,一个产品生产可能需要二十多个环节,在此体系下,成本低但风险大,预计后续供应链中心会发生调整,小区域化布局可能会受到重视,在保障供应链上也会采取更多措施。
可以说,在疫情危机面前,大的变化将是政府的政策与多边体制,企业经营战略调整则会在疫情后发生明显变化,需要深入研究。
还应看到,疫情还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除了公共卫生相关的产业之外,主要是网络数据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普及化。有观点认为,疫情会让去全球化变成现实,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对。全球化的结构调整在疫情前就已经开始了,这一次只是加快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而且调整的广度和深度是非常大的。
比如,新型产业空间的网络化、大数据的全球化等会加速和加强,原来很多产业链的构造可能转变为网络大数据。此外,还有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的新型化、消费的新型化,都可能会加速调整。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研判新的形势,要有新的战略、新的政策,在国际舞台上也要有新的话语权。疫情前,我们主要捍卫的是原来全球化的基本体制不变,因为还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刚刚加入。
但是,全球化结构的调整也是必然的趋势。在此次疫情期间,大数据、大网络得到迅速发展,就我们自己而言,要利用新的形势把国际经济结构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快国内经济调整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