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0-11-27姜艳丽
姜艳丽
(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6600)
一、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企业的利润来源一般都是其收入和成本之间的差额,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为了让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需要通过对企业成本的严格控制来实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生存和危机并存。国内外的竞争为企业带来了很多风险。制造企业应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来规避经营管理中所带来的风险,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增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制造企业要想健康长久发展,就需要推进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并提高经济效益[1]。因为只有不断加强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学习,才能避免因为思维的局限性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不仅如此,从企业的战略层次来说,企业的供货商以及客户不应该只看作是企业的上游和下游,而是要将供货商和客户作为成本管理的主要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成本管理作为制造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制造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成长。除此之外,对于大部分的制造企业来说,科技是在不断更新的,为了要跟上这种更新速度,企业在产品设计上的成本也会不断增加,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降低成本才能为企业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制造企业的实际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预算控制不到位
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一般是通过预算管理来进行的。但是,大部分的制造企业没有足够重视企业成本预算,进而造成企业预算控制不到位。具体表现为:首先,制造企业管理者在预算控制方面没有足够的意识,责任心不强最终会影响企业的预算控制。其次,不完善以及不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很难作为预算评价的基础,一旦预算不准确就导致预算控制的失效。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中成本超支是一个极为常见的问题,因为管理人员在管理生产原材料的时候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措施,在材料和价格的选择上过于随意,这种采购的随意性会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从大部分制造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来看,不仅控制模式过于落后,成本核算也过于薄弱,这种落后会降低企业的成本控制质量。不仅如此,企业的预算人员在成本管理方面没有深刻的认识,这就会使相关人员看待问题过于片面,单纯地认为成本控制只是控制采购成本,从而忽视了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中的成本控制[2],这也是导致预算控制不足的重要因素。
(二)缺乏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
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成本管理的效用。从制造企业的发展过程来看,其系统过于形式化,这种形式化的系统会导致企业的发展不平衡,从而很难发挥出成本管理的作用。一些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体系,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最初的成本控制体系没有跟随企业发展脚步进行修订,这种和企业发展不同步的成本控制体系就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出现制度和企业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最终影响到成本管理的质量。比如,大部分的企业会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而在传统的成本控制主要手段就是通过精简人员。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的成本管理观念并没有发生改变,成本管理体系也正是以此为基础,最终导致企业组织不完善、人员流失、成本管理水平变高,这样一来企业的成本无形中就会增加。
(三)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
对于还处在传统手工操作阶段的制造企业来说,成本管理信息化的不足会加剧成本管理的难度,进而影响企业成本管理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智能化的技术引进,势必会因此而产生大量的生产数据,如果制造企业在这个时候仍旧依靠原有的人工记录,势必会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对于制造企业来说,随着难度的持续加大就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一旦成本管理效率跟不上,企业在进行预测以及决策过程中,就没有相应的数据支持,容易造成重大失误[3]。与此同时,制造企业也会因为信息传递不及时而处于孤立的状态,一旦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不及时,不能及时高效通过信息技术查询到企业的成本以及生产、存货信息等,会影响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企业的成本管理信息化不足会让管理者对企业的实际情况缺乏清晰认识,进而会影响管理者的判断,事前规划以及事后控制会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在降低成本方面出现相互矛盾,最终影响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整体效果。
(四)监督体制不完善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企业的成本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今后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利润。在提高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效率方面,完善的成本监督体制和真实的成本信息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制造企业就是因为缺乏监督体制,忽视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才会导致企业员工在对待财务以及新业务的处理上显得过于随意,员工在处理业务的随意性就会加剧企业成本管理的难度。在实践中,有一部分制造企业虽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成本管理监督体制,却因为企业的相关人员没有执行到位而为今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所以监督体制的不完善以及执行不到位都将增加企业成本管理的难度。
三、完善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为了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制造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成本管理。
(一)完善预算体系,控制企业成本
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预算控制作为一种关键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的日常经营以及长久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编制企业预算计划时应该根据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了解生产经营的流程中来进行预算控制体系的完善工作。企业的成本预算控制过程中,不仅原材料的采购容易导致成本消耗,在制造和产品销售这方面也会增加成本消耗,所以企业要足够重视构建预算控制体系。首先,通过建立预算审核小组来规定每个员工的责任并进行明确分工,并推进预算管理。其次,在预算控制程序方面进行规范管理,从企业的各个方面来提高预算,将企业的成本控制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比如,在制造企业的销售过程中,成本预算控制包含对买方的信用状况进行核实,能不能开具专用发票,只有核实清楚后,才可以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在企业的账务记录方面也应该自己核实成本的浪费。编制科学的预算方案,可以掌控订单到客户手里的全过程,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以减少企业成本浪费。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才能让审计工作全面实施开来,这对于制造企业今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全面且真实的财务信息才能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质量。
(二)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
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是多种制度的综合体现,需要根据自身经营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因此,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能够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效率。对制造企业中的采购以及售后等工作中所涉及的成本以及风险点进行全面梳理,在这个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企业的采购以及生产、售后等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继而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将企业的全部流程进行覆盖,明确制造中的岗位职责从而有效控制企业成本,实现制造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加强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强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当前的网络平台为载体,构建出和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成本管理系统,这样才能让员工全部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以更好地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不仅如此,这种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能明确当前员工职责,分工更为明确。制造企业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加强企业的一体化建设,最终实现业务以及财务的数据共享,即加强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也加强了企业成本管理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这对于提高企业成本管理质量和增强企业经营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制造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效率,进而将企业成本管理效用最大化。
(四)完善监督体系
首先,作为制造业的管理者应该要深刻认识到监督体系的重要性,并重视企业监督体系的建立工作。只有制造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重视优化,并结合当前最新的法律法规进一步保证约束,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过程中,要结合《会计法》以保证会计监督制度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制造企业监督体系的完善既和部门人员有关也和政府人员存在关联,所以两者都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严守道德底线并严惩相关的违法犯罪分子。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企业也要加强互联网思维,并根据当前的互联网特征来不断创新监督成本的管理方法。充分利用好与计算、大数据以及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把加强企业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并让企业信息处理更为集中,有利于制造企业进行成本管理。
四、结束语
在制造企业内部管理中,成本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既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又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要注重制造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根据当前大部分的企业中所出现的问题,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注重完善企业的预算控制体系、构建和企业相匹配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是很有必要的,此外,企业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加强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可以有效促进企业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