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货币如何影响国家安全:逻辑、机制及应对

2020-11-27郭晓敏陈建奇

财经问题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比特货币数字

郭晓敏,陈建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国际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91)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经济安全的地位提升为国家安全工作的基础。经济安全的内容十分广泛,影响因素也十分复杂,而货币金融安全是其核心内容。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货币金融领域中出现了新问题,特别是数字货币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在改变金融生态的同时,也出现利用数字货币进行洗钱、买卖毒品及枪支弹药等违法交易活动,严重影响国家安全。数字货币对国际货币体系、跨境资本流动和货币定价体系等方面的潜在影响正在释放。除此之外,数字货币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包括非官方数字货币之间的竞争,以及官方数字货币与非官方数字货币之间的竞争,这是影响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新因素。其中,非主权数字货币以去中心化为重要特征,对每个主权国家都产生了巨大冲击。未来数字货币将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对数字货币实施监管是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厘清数字货币对国家安全影响情况的关键。只有把数字货币影响国家安全的逻辑和机制弄清楚,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字货币等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的健康发展。

一、数字货币的发展具有客观基础

厘清数字货币对国家安全影响的前提是分析数字货币是否有发展前景的客观基础。如果数字货币不具备可持续性,那么数字货币将自然消亡,也不必担忧其影响国家安全;如果数字货币具有发展的客观基础,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那么数字货币将构成未来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货币对金融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必须加以重视,必须未雨绸缪地进行研究应对。

数字货币的发展受到密码学、互联网等科技进步因素的影响,并受国际金融合作不断深化的推动。人类社会进入数字时代后,交易规模、频率出现爆发式增长,传统货币在解决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金融问题时面临着较大的障碍,特别是交易、清算、转账等诸多环节客观上加大了金融体系的交易成本,这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瓶颈。数字时代,经济社会形态被重新构建,与传统的熟人社会不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具有虚拟社会情境下的去中心化特征,人与人的关系也亟待通过新的货币形态来搭建,在此背景下,数字货币应运而生,数字货币既有其特定形态,也有其特定发展空间。

(一)传统货币体系的缺陷为数字货币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1.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数字货币

19世纪中期以来,国际货币体系主要是金本位制度,世界各国的货币与黄金挂钩,这种制度有其内在的优点,即通过黄金可以较为有效地制约世界各国滥发货币的问题,但也存在约束:黄金的增长受黄金储量和开采技术的制约,较难满足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容易出现经常性通缩问题。为避免黄金等实物货币带来的通缩问题,凯恩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创建世界元的改革方案,即成立全球中央银行并发行与黄金挂钩的类似全球货币的“纸黄金”[1]。但是,构建全球中央银行的提议引发世界各国对“谁来管理全球中央银行、如何管理全球货币发行”等问题的争论。最终,美国凭借较强的综合实力在战后金融话语权争夺中占据主导地位,摈弃英国凯恩斯方案而采取了与黄金挂钩的美元双挂钩国际货币体系。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海外资产超过了美国国内的黄金储备,促使世界主要国家担心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兑换问题,在美国出现了美元兑换黄金的货币危机,金本位制度的内在问题再次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争论。为了解决黄金储备不足的问题,凯恩斯提出的全球储备货币思想再次受到关注。对此,IMF提出了世界多数国家较能接受的储备货币方案,即通过创建超主权货币(SDR)来解决全球黄金储备不足的问题。SDR并非由某一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仅是一种记账单位,SDR也被形象地称为“纸黄金”。1971年,美元危机发生,黄金与美元脱钩。为了保持SDR的币值稳定,1974年7月,IMF提出将SDR与一篮子货币挂钩。2015年12月,IMF通过投票决定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当前SDR挂钩的篮子货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人民币。由于SDR与各国主权货币不同,是一种储备货币的记账单位,本质上可以归属于数字货币的前身。

SDR的创建开启了国际机构尝试使用官方数字货币的先河,但这并没有使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得到完全解决。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了最近几十年来第一次衰退,世界主要国家采取了超常规的货币政策。美国推行了多轮量化宽松政策;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以来推行“安倍经济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以刺激日本经济增长;欧洲中央银行受制于欧债危机的压力而持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和日本中央银行甚至还实行了负利率政策。美欧日是世界储备货币发行国,美欧日中央银行的持续量化宽松政策引发了世界关于国际储备货币稳定性的担忧,国际货币体系亟待改革的问题再次引发各方突出。在此背景下,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发展较快,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对于数字货币有着重要的期待。

2. 比特币与超主权货币

这里回答两个问题: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与SDR有什么不同?如果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有助于解决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为何数字货币等到今天才出现?

尽管SDR也具备数字货币的雏形,但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与SDR有着本质区别: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属于非官方货币,采用的是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所带来的分布式账本等特性可以大幅提高资产记账等相关工作的效率,有助于大幅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但SDR并没有改变传统的货币交易方式。与此同时,加密技术是区块链的关键技术,加密技术需要大量的运算资源,这在计算机网络并不发达的时代是难以实现的。特别是区块链加密技术中的公钥基础设施,在20世纪70年代,密码学大师李维斯特、萨米尔和阿德曼就已经提出著名的RSA公钥理论[2],但鉴于当时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不足,公钥加密体系的应用极为有限。近几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密技术所需要的运算资源瓶颈问题得到了大幅缓解,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才有机会得到大规模应用。

观察数字货币的发展演变过程,比特币并非在创设之初就得到社会热捧。2009年,1美元约兑换1 300个比特币,当时的比特币只是好奇人士的游戏,不少官方机构及专家对比特币的前景并不看好。伴随着比特币价格的快速上涨,不少研究报告在不断警示比特币可能面临巨大风险。尽管比特币经历了高位波动,但总体上升的势头并没有改变,推翻了主流预期。那么,为什么比特币会超出预期?有人认为是现有的理论框架无法解释比特币的现象。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并非理论滞后,而是比特币的属性在不断演变。比特币本质上是一个计算机程序游戏,用专业的术语来讲,比特币是用区块链等技术创造出来的被冠以货币称谓的数字代码,在理论上被归结为数字货币的范畴。这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在1969年就已经创造了一种称为超主权货币(SDR)的数字货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数字货币不断涌现,除了技术差异外,比特币与其他数字货币并没有显著的不同。

但是,在比特币出现之前,数字货币并没有产生巨大影响,不少专家从经验上对数字货币给出了前景悲观的预期。从理论上看,比特币没有类似法定货币的主权信用担保,也没有与黄金等实物进行挂钩,因而缺乏价值属性,这决定了比特币很难扮演货币的角色,比特币前景不被看好的判断符合理论逻辑。然而,现实情况是,比特币的资产市值一度达到3 000亿美元左右,这表明比特币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国际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接受了比特币,这预示着世界正在发生一个重要的转变:比特币具备了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职能。

比特币充当一般等价物是数字货币质的飞跃,客观上为数字货币从价值储藏职能逐步拓展到支付、流通等职能奠定了基础。这种状态如果持续发展下去,那么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比特币,越来越多的商家接受比特币,全世界巨大的贸易市场将为比特币创造超越国界的、比传统主权信用货币更加广阔的空间。一方面,目前官方IMF发行的数字货币SDR仍然只用于IMF内部的记账,无法在市场上流通;另一方面,美元等传统主权信用货币充当国际货币不仅面临着服务国内经济发展及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诉求,也面临着保持国际储备稳定性的责任,两难困境决定了主权信用货币的较大缺陷。在此背景下,比特币成为准货币,一边是比特币的供应有限,另一边是要满足全球市场对比特币的需求,社会对于比特币的价格持有上涨预期也就容易理解[3]。

(二)技术进步构成数字货币发展的比较优势

数字货币的产生与当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技术进步如果没有带来超越传统货币的比较优势,那么数字货币的发展空间就不乐观。总体来看,基于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在发行成本、交易便利、货币防伪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凸显,这决定了数字货币具备较大的发展前景。

从发行成本看,发行纸币不仅要承担印刷成本,还要考虑运输及破损成本等,相比之下,数字货币具有低发行成本的优势,其成本主要是数字货币系统的固定投入成本及维护成本。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发行数字货币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支撑。在此背景下,数字货币在流通速度、可靠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将更加成熟,未来发行数字货币的边际成本将不断走低甚至随着货币发行规模的增大而接近于零,这使得数字货币在成本方面的优势不断凸显。

从交易及防伪角度看,数字货币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数字货币具有区块链的账本功能,不需要借助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可以直接通过数字货币满足跨境贸易、跨境投资及跨境资本流动等需求,这种交易不需要支付中介费用,交易成本将大幅度下降,而且数字货币的账本功能还有助于追踪货币的所有过程,提供交易真实性的验证。此外,数字货币采用了高强度的加密技术,这种方式直接解决了现实生活中货币防伪的巨大难题。现实生活中,纸币需要借助专业的设备进行检验,但区块链技术使得数字货币具备内在的共识机制,从而保障数字货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数字货币被伪造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三)数字货币之间的竞争

数字货币的发展既源于解决传统国际货币体系内在问题的诉求,也源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比较优势,但这种发展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数字货币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全新挑战,特别是货币金融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数字货币大规模发展可能带来对金融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影响,如何客观评估这些问题,将构成理解数字货币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数字货币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对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但哪种数字货币将影响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仍然不清晰。数字货币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这其中包括非官方数字货币之间的竞争,以及官方数字货币与非官方数字货币之间的竞争。

在非官方数字货币中,大多数仍然是非金融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最引人关注的是2019年6月18日Facebook宣布推出的数字货币Libra。2019年10月23日,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举行有关Libra 的听证会,Facebook 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出席引发全球关注,尽管美国众议院最终没有批准,但这些事件引发的社会影响预示社会对数字货币的巨大关注。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发展已经逐步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短期来看,比特币经历了从计算机代码逐步演变为准国际货币的过程,比特币占国际储备的份额可能接近人民币,在1%左右,比特币的合理价格在6 000—7 500美元左右。从中期来看,比特币占国际储备份额的比重可能升至日元的水平,那么比特币的合理价格可能在2.3万—3万美元左右[3]。未来如果比特币国际化水平继续提升,那么比特币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可能会不断增大。

在此过程中,比特币可能影响铸币税及各国的货币主权,比特币去中心化将倒逼金融业务的重塑,金融支付机制将进行巨大调整,促使金融机构营利模式面临较大的改革压力,金融监管部门也将面临着监管创新挑战。与此同时,当前非官方数字货币的供给出现了无序竞争的现象,除了比特币、以太币,市场上还出现几万种其他数字货币,不少数字货币都出现了价格剧烈波动的问题。虽然数字货币未来如何演变仍然有待观察,但数字货币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正在持续释放。当前数字货币更多扮演财富投资的角色,在交易及定价等方面的职能尚未得到较多应用,数字货币的竞争正逐步展开。

相比非官方数字货币竞争持续加剧的现象,官方数字货币却出现了分化的局面,有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对数字货币十分重视,加快研发进度并推出官方数字货币,有些中央银行则并不关心。201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题为《虚拟货币与超越:初步探讨》的研究报告认为,数字货币等虚拟货币在跨境支付及价值转移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4]。2016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争取早日发行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而且专门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机构。2019年11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第八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暂未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DCEP已经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等工作。德国与英国等国家中央银行也较早对外表示,正在进行数字货币的研发。2020年2月19日,瑞典中央银行瑞典国家银行表示,已开始测试电子版克朗,瑞典有可能创建世界上第一个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此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开始重视数字货币的研发。花旗银行对外表示,正在研发基于区块链分布账户技术的数字货币花旗币。瑞士信贷银行则尝试以数字货币为基础搭建金融机构交易平台,期待以此吸引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监管当局及金融基础设施供应方等多方的参与。

二、数字货币影响国家安全的三大逻辑

货币体系是国家经济金融的基础,任何影响货币体系的因素都可能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构成对国家安全的冲击。数字货币会直接影响货币体系,特别是数字货币的持续发展不仅可能颠覆传统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且可能滋生新的金融业态,对经济社会产生新的不确定性,数字货币有别于传统的国际货币体系,监管滞后形成的真空地带会滋生洗钱等非法行为,导致跨境资本无序流动,威胁国家金融安全。数字货币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亟待深入研判。

(一)数字货币影响国家安全的金融监管逻辑

强化金融监管是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手段,尽管近年来各国的金融监管都在不断完善,但金融创新或新的金融业态也在不断挑战金融安全。数字货币作为近年来金融体系备受关注的创新项目,在创造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巨大隐患,现有的监管体系并未很好地覆盖相关领域,而借助数字货币进一步发展出来的互联网金融新业态不断增多,客观上形成了对金融监管的压力。传统的金融监管主要是针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对金融行为和金融产品的监管不足,在新形势下容易形成监管缺位与越位问题,金融监管手段亟待创新。尤其需要加快推动行为监管和产品监管,这样才能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当前数字货币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问题十分严重[5]。

第一,金融监管尚未形成覆盖数字货币的高效体系。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突出金融中介的重要地位,通过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中介进行监管,以此兜住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然而,数字货币的重要特点是金融中介的地位被弱化,特别是以商业银行账户体系为基础的金融体系被大大弱化甚至消除,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的工作方式与之严重不匹配。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的点对点模式,自身带有账本,相关的交易直接通过账本实现货币所有权的转换。如果数字货币得到大规模发展,那么传统的商业银行将被边缘化或被替代,毕竟数字货币不再需要中心化记账。在此情况下,监管部门通过金融中介直接对重要交易行为进行预警或审核的传统工作方式将不再有效。如果监管部门无法对数字货币进行深层次的监管,那么基于数字货币的各项金融交易所产生的风险乃至系统性金融风险就难以有效防范,这会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第二,基于数字货币的金融创新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货币的改变不仅带来货币体系的改变,而且将影响整个金融生态。通过数字货币可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金融创新:从支持数字货币实现网络支付的移动支付体系,到保险、股票等基于数字货币的各种资产形态;从支持数字货币相关资产所有权转移的各种平台,到数字钱包、资产托管等服务数字货币的各种资产管理工具。如果数字货币替代主权信用货币,那么不仅数字货币成为金融监管的法外飞地,基于数字货币的金融创新等数字货币衍生产品也将脱离金融监管。这些金融创新在本质上是涉及数字货币的交易行为,而这些行为最后都将反映在数字货币的账本体系上。当前的金融监管尚未实现对数字货币的全覆盖,基于数字货币的相关金融创新也就难以被有效监管,这些对金融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都形成了较大的挑战。

(二)数字货币影响国家安全的非法交易逻辑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在强化安全性、可靠性的同时,也为非法交易创造了机会。货币具有中性特征,该技术本身很难区分哪些是正常交易,哪些是非法交易。数字货币在提供交易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了非法交易的新手段。犯罪分子可以利用数字货币进行毒品、枪支等违禁品的非法交易,并借助数字货币的不易监管特性,绕开警方的调查,数字货币通过增加非法交易的渠道而影响国家安全。

第一,数字货币为违禁品的买卖提供非法交易的闭环。为了逃避监管,毒品等违禁物品往往采取现金的交易方式,现金携带困难,成为对相关活动的天然遏制。如果数字货币实现了对主权信用货币的替代,违禁品可以通过数字货币进行秘密交易。在数字货币去中心化点对点交易的帮助下,违法者无需借助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进行清算,相关交易可以通过数字货币实现资金转移,违禁品线下交易与数字货币线上支付同步进行,由此构成了非法交易的闭环。如果未来数字货币实现大规模使用,那么数字货币用于违禁品交易的可能性将大幅提升。

第二,数字货币具备为非法组织(如恐怖组织、传销组织)提供隐蔽资金的可能。限制社会为非法组织提供资金及冻结非法组织金融资产等方式是执法部门较为常用的制裁手段。然而,数字货币去中心化的特性导致数字货币资产较难监管,难以对非法组织的资金来源、资产存储位置等进行追踪,非法组织的危害性大幅增加。

(三)数字货币影响国家安全的资本跨境流动逻辑

大规模的资本跨境流动可能会引发系统性危机,威胁国家安全。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经济形势动荡导致部分国家资本瞬间大规模流出,使得本来处于危机边缘的国家面临严峻的金融问题,从而导致资本进一步外逃,最终出现金融危机。这种因大规模的资本跨境流动导致金融危机的情况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就已经出现过。当时世界很多国家面临着资本大幅流出的压力,对此,相关国家采取严格的资本管制措施,使得当时的资本流动规模降到了19世纪中叶以来的最低水平。然而,数字货币可能为国际资本流动提供了新的空间,资本跨境流动监管越发困难。

第一,数字货币为资本跨境流动构建了新通道。严格的资本管制是世界各国应对资本跨境大规模流动的重要做法,这也是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开放金融资本账户时都格外谨慎的重要原因。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前提在于能够对资本的跨境流动进行实时掌控,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资金跨境转账最后都要通过全球支付体系进行清算。然而,数字货币如果被大规模使用,基于数字货币的资本跨境流动就不必经过银行的清算渠道,任何一个国家要限制资本流动就会非常困难甚至于不可能。理论上,民众可以将本国的资产转换为数字货币资产,然后借助全球数字货币体系在世界任何地方进行投资或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些组织或个人通过数字货币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机活动,相关国家对金融资本的限制就会非常困难,特别是在国际政治形势发生剧烈变化时,容易诱发基于数字货币的大规模资本跨境流动,从而引发金融危机或货币危机。

第二,数字货币为资产配置提供了新的手段。数字货币也是一种资产,现在有些民众将购买数字货币作为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方式,比较流行的是虚拟货币首次公开发行(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即区块链技术公司的众筹集资。参与ICO的投资者购买基于区块链技术发行的虚拟货币,以期升值。ICO投资者获得的数字货币代表着对该区块链公司未来服务和产品的使用权,但对这个公司没有所有权,也没有投票权表决权,不是该公司的股东。如果公司产品没有按照预期开发出来,那么相关投资就可能出现亏损乃至完全损失的情况。当前世界各国的监管部门还没有专门针对ICO的监管办法,如果社会大规模资本转入投资ICO,可能引发投资风险或大规模资本流出的情形,最终构成国际金融风险的上升。鉴于ICO的巨大风险和欺诈可能,中国已经全面禁止了ICO活动。

三、数字货币影响国家安全的机制及方式

上述分析回答了数字货币为何会影响国家安全的问题,接下来结合数字货币的特性和国家安全属性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数字货币究竟如何影响国家安全,未来哪些基于数字货币的行为可能会影响金融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一)非官方数字货币无锚化机制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虽然数字货币的发展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客观性,但数字货币的发展也存在现实困难。自金本位制度结束后,数字货币与法定货币一样面临如何解决币值稳定的问题。美元等法定货币以主权信用做担保,其国家经济构成了保障美元等主权信用货币币值稳定的基础。但非官方数字货币不属于任何国家,缺乏主权担保的数字货币币值如何确定,这一问题备受关注,归根到底即无锚化问题。虽然Libra白皮书提出,要将数字货币与美元等主权信用货币挂钩,但如果数字货币的币值出现波动,谁为数字货币的币值稳定负责,谁能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这一问题尚无答案。目前,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只有中央银行才具备,但数字货币并不同于中心组织的货币体系,没有与之对应的中央银行机构,“无锚”是数字货币难以回避的问题。

目前,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货币属性还没有被世界各国广泛承认,但数字货币在世界范围的交易方兴未艾,其背后的运行机制是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被当作商品进行买卖。数字货币并未专司货币职能,而是出现了用美元等主权信用货币大量买卖非官方数字货币的现象。比特币等非官方数字货币成为公众买卖的商品,呈现了数字货币商品化的特征。从非官方数字货币与法定纸币的竞争来看,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货币投放,引发社会对法定纸币币值稳定的担忧,催生了资本流入比特币等非官方数字货币的保值诉求,外界对于非官方数字货币的需求大幅增加,结果是数字货币的价格较快上升,投资数字货币的资产得到升值,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货币进入,再次推升数字货币价格,价格的非理性上升导致比特币等非官方数字货币出现泡沫化风险[6]。

数字货币的无锚化与价格的高位运行促使数字货币的系统性风险上升,尽管有些政府部门对相关风险提出警示,但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并不属于某个国家或某个中央银行,这导致数字货币所产生的风险难以得到有效管控。从理论上说,商品之所以能够被买卖,在于其有重要的使用价值,但非官方数字货币理论上属于电子货币或虚拟货币的范畴,如果没有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承诺其购买力,那么非官方数字货币并没有内在价值。近年来,虽然比特币等非官方数字货币对应的美元等法定纸币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但在之前也出现过暴跌的行情,体现了非官方数字货币币值不稳定的事实,这也标志着非官方数字货币价格持续单边较快上涨具有泡沫化风险。由于非官方数字货币缺乏“锚”,市场很难甚至无法判断其均衡价格,结果可能促使非官方数字货币出现暴跌甚至出现危机等极端风险。

(二)非官方数字货币通过弱化主权信用货币体系影响国家安全

非官方数字货币的无锚化问题可能导致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但与现有主权信用货币体系相比,非官方数字货币也有自身的优点,特别是去中心化特性优势显著,未来非官方数字货币与主权信用货币体系的竞争将不可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体系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如果主权信用货币体系遭受冲击甚至瓦解,意味着国家货币主权的丧失,这对国家安全将产生颠覆性冲击。非官方数字货币挑战主权信用货币体系可能沿着以下三种机制展开:

第一,弱化主权信用货币的储备地位。在非官方数字货币被视为货币之前,民众主要将其作为资产进行投资,ICO等数字货币的证券化就是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将数字货币作为储备资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司将数字货币对应实体公司的股权,数字货币具有实物支撑,民众投资数字货币意味着对该公司的股权进行投资,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支撑着数字货币的价值;另一种是数字货币不对应公司股权,而是对应公司开发出来的数字货币使用权,如参与迪斯尼乐园投资,不是直接拥有股份,而是拥有乐园未来的使用权,如果乐园建成之后游客很多,那么门票价格(即使用权)就会上涨,也就意味着使用权收益的提高。与此相类似,对数字货币进行投资,期待的是未来该数字货币使用权上涨带来的收益增长。通过数字货币证券化,可以让数字货币在家庭资产配置中占有一定的份额,相应地,也就降低了基于主权信用货币的资产份额,从而影响主权信用货币的储备地位。

第二,弱化主权信用货币的支付职能。在非官方数字货币实现储备职能后,非官方数字货币在支付领域扮演的角色会不断丰富。数字货币资产与其他资产不同,数字货币具备了货币的基本特征,特别是同一种数字货币之间并不存在个性化差异,大量居民拥有数字货币资产后,数字货币客观上就得到了社会对其公允价值的认可,数字货币也就具备价值尺度的能力,可以用数字货币对其他商品进行定价,由此用数字货币进行支付也就成为可能,这会弱化主权信用货币在支付领域中的作用。

第三,基于非官方数字货币的商业体系将边缘化主权信用货币体系。当非官方数字货币具有储备职能与支付职能后,由于数字货币的结算或清算不需要中介机构的协助,因而非官方数字货币逐步成为标准的货币。在此背景下,非官方数字货币在商品买卖、跨境经贸合作及金融借贷等活动中就可以独立运行,社会就可能形成基于非官方数字货币的商业体系,如果非数字货币的运用规模及范围不断拓展,那么主权信用货币体系的运行空间将受到挤压。在极端情形下,伴随着非官方数字货币的不断发展,国际货币体系、主权信用货币体系就要进行重大调整,各国的货币主权可能遭受巨大冲击。

(三)非法组织通过数字货币构建非主权金融体系影响国家安全

以恐怖组织为例,金融监管是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手段,数字货币则为恐怖组织构建独立的金融货币体系创造了条件,这也是数字货币影响国家安全的新表现形式。在此背景下,打击恐怖组织的难度大大提高,国家安全遭受的威胁不容忽视。

恐怖组织通过创建数字货币非主权金融体系,为恐怖主义活动提供金融支持。恐怖组织开展危及国家安全的各种活动,必须要有资金的保障和支持,通过构建数字货币非主权金融体系,可以实现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创建恐怖组织内部的虚拟金融社区,避免外部社会通过金融交易记录掌握其动向,可以增加恐怖组织活动的隐蔽性;二是创建游离于全球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金融体系,为开展跨境非法行为提供金融便利;三是构建内部的金融运行体系,从而借此扰乱某个国家的金融体系,由此实现既影响他国经济金融运行,也实现保障自身运转的目标。在上述三方面的综合作用下,恐怖组织的行为将更难控制,客观上构成国家安全的较大不确定性[7]。

恐怖组织借助内部金融体系为毒品、枪支弹药等危及国家安全的非法交易提供平台。恐怖组织搭建的基于数字货币的内部金融体系,不仅可以为其违法行为提供保障,也可以借此从事非法经营活动,为其他非法组织开展违法行为或危及国家安全的行为提供服务,并获取相应的回报。

四、防范数字货币对国家安全负面影响的政策重点

数字货币对社会的影响是多重的,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也是复杂的,世界各国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当前,数字货币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世界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多种数字货币,全球数字货币的总市值在不断增长。如何应对数字货币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已经逐步引发各国政府的关注,世界各国应深入研究,加强相关政策的协调[8],谋求应对数字货币安全的政策创新。面对这一现实,中国既要研究建立促进数字货币稳定发展的体制机制,又要防范其对国家安全的负面影响。

(一)深入研究数字货币的发展规律,提升对数字货币的认识

数字货币涉及金融体系的基础制度,包括货币之间的定价、汇率、资本跨境流动等深层次领域,它的发展必然会对全球金融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全球范围来看,虽然有些国家已经对它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并不深入,数字货币尚未进入国际金融治理的范畴,世界各国对数字货币问题的监管协调有待提升。当今世界既缺乏对数字货币的共识,也缺乏有针对性的规则制度,数字货币不仅是各国金融安全的前沿问题,也构成了对国际金融治理的重要挑战。未来世界各国要重点关注数字货币的具体发展态势,深入研究数字货币对金融经济体系造成的潜在影响,从根本上解决数字货币的安全问题。

(二)探索数字货币的监管机制,形成符合数字货币发展需求的监管体系

世界主要国家正在加快探索数字货币的监管实践,也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制度办法。英国对数字货币的看法保持开放的态度。英国中央银行提出,数字货币及其与移动技术的结合可能会彻底改变英国人的购物习惯,这与互联网带给人们的改变类似。考虑到这一点,英国中央银行正考虑是否利用这种技术来发行官方数字货币。美国对数字货币的观点是不断演变的,基本趋势是认可数字货币,但对于数字货币的监管有强化态势。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近年来警告投资者关注加密货币的投资风险,并暗示需要对加密货币进行监管。日本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由反对转变为认可,并正在积极进行数字货币的研发。与英国和美国相比,日本更加注重比特币的应用而非对风险的监管。俄罗斯对数字货币释放了较为明确的支持信号。2018年1月25日,俄罗斯财政部发布了《数字金融资产法(草案)》。如果该法案被确定下来,俄罗斯将界定代币,确定加密货币和挖矿的法律制度。不过从目前来看,争议点仍很多,能否最终通过还有待观察。

(三)世界各国应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政策协调,促进数字货币的健康发展

综合来看,数字货币的发展态势并不明确,世界主要国家总体上是支持数字货币发展的,虽然有些国家并未承认其货币地位,但也并不否定未来发展数字货币的可能性。由于世界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尚未正式发行数字货币,目前流通的各类非法定数字货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价格波动频繁、监管程度低等缺陷,不法分子利用数字货币进行洗钱等犯罪行为频发。加强对于数字货币的监管势在必行,但在现阶段,各国针对数字货币还未形成统一完善的监管模式。对此,中国应该提升国际合作意识,加强与其他国家监管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享数字货币的相关信息,形成合作监管机制,不断规范数字货币的发展,共同打击利用数字货币进行犯罪乃至危及国家安全的行为。

猜你喜欢

比特货币数字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古代的货币
答数字
古代的货币
比特币还能投资吗
比特币分裂
比特币一年涨135%重回5530元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