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农民工的增收潜力与创业意愿
——来自陕西和甘肃的调研数据

2020-09-10杨茗涵

财经问题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潜力意愿农民工

邓 锴 ,杨茗涵 ,孔 荣

(1.西安财经大学 陕西省信用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农民工创业已成为推进我国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改善经济环境,以及创业带动就业和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1],一些省份还将促进农民工创业纳入当地政府的年度考核中。我国西部地区一直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出地,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市场经济主体活力不足,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促进农民工创业的任务较之其他地区更为迫切,也更为艰巨。

学术界有关农民工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围绕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层面展开。内部因素方面,一些学者发现,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机会识别能力和社会关系网络能够显著提高农民工的创业意愿[2]-[6]。是否从事过管理工作、人际关系和参加非农培训是农民工创业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7-8]。还有一些学者强调,家人对于创业的态度、是否有家庭成员需要照料及风险偏好对农民工创业意愿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8]-[10]。外部因素研究方面,一些学者认为,农户收入水平、本地城镇建设满意度、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发展程度及创业成功的示范作用对农民工创业意愿具有显著影响[11]-[15]。一些学者强调,当地产业发展状况、创业发展扶持政策、技术培训推广程度和社会资本是农民工创业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16]-[19]。还有一些学者指出,当地风俗习惯、环境政策的变化及商业网络的发达程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民工创业意愿的产生[19]-[21]。

学术界关于农民工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已日臻丰富,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在变量设置上过于简单。依据管理学决策理论的相关内容,农民工在作出创业等重大决策时会有一个或长或短的犹豫过程,且犹豫过程对于最终选择有直接影响。而当前研究的变量设置难以体现农民工在进行创业决策时的犹豫状况。另一方面,已有研究虽指出农民工收入水平是影响其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但没有认识到农民工增收潜力对其创业意愿可能造成的影响。传统农民工由于大多从事简单体力劳动,个体间差异相对较小,增收潜力与身体健康状况之间高度相关。而当前农民工个体间差异较大,在工作技能储备和信息获取效率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不同农民工的增收潜力差异巨大。而增收潜力的不同又会影响到未来收入预期、资产储备效率和创业意愿强弱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本文以收入潜力为研究视角,将农民工在创业决策时的“犹豫”纳入研究范畴,探究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假说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农民工增收潜力内涵

农民工增收潜力是指农民工在收入获取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伴随着我国城乡融合进程的加快,当今农民工收入与农民工社会阅历、认知水平、工作经验积累等农民工个体间差异之间的相关性越来越高[22-23],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农民工收入,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农民工未来收入水平。基于此,笔者选取以下指标衡量农民工增收潜力。

近三年换工作次数。近三年换工作频率较高的农民工往往收入波动性较大,无法对未来作出准确预期,增收潜力较弱。反之,换工作次数较少的农民工,收入波动性相对较小,且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与用工单位之间的熟悉程度,收入水平一般高于本行业入门水平,增收潜力较强。

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工增收潜力构成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工具备较高的认知能力、工作效率、沟通能力。调研发现,尽管对学历没有要求,但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工更容易获得类似小组负责人等基层管理岗位,获取更高收入。

工作技能水平。工作技能水平构成农民工核心竞争力。技能水平较高的农民工容易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在工作强度相同情况下,收入水平远高于技能水平低的农民工,且收入波动性较小。

年龄。由于多数农民工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年龄对工作效率的影响较为直接。由于工作内容的重复性,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对于工作效率的下降,工作经验的积累往往较为缓慢,进而导致农民工收入水平增长缓慢。因此,年龄应对农民工增收潜力构成负向影响。

收入来源数量。收入来源数量与农民工收入状况之间有很强的相关关系[24],收入来源越多不仅能够带来更多的收入,更能够增加其应对风险的能力。

对于提高工作技能的态度。伴随着科技进步,各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明显加快,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代劳动者的必要素质。纯体力劳动、重复性较强的工作在不远的将来大概率会被机器所替代,这就要求农民工要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于工作技能提高积极性强的农民工,增收潜力应当较高。

结合以上分析,农民工增收潜力表达式如式(1)所示:

lnS=∂+∂1A+∂2S+∂3F+∂4E-∂5C-∂6K+ξ

(1)

其中,S代表增收潜力,A代表受教育水平,S代表工作技能水平, F代表对于提高工作技能的态度,E代表收入来源数量,C代表近三年换工作次数,K代表年龄,ξ为随机干扰项。

2.农民工创业意愿内涵

农民工创业意愿是指农民工进行创业的愿望。借鉴决策理论的相关内容,成熟意愿的形成会经历“想法—犹豫—决策”的过程。想法是指行为人在接收外界信息后主观上产生的最初打算,是意愿的初始阶段。当想法产生后,行为人会依据自身的客观状况对于是否要将想法深入,并最终转化为行动进行相应分析,这一分析过程即为犹豫。在进行充分且细致的理性分析之后,行为人最终会作出相应的决策。基于此,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形成应当是接收一定的外部信息并产生最初的创业想法,进而全面分析家庭的客观条件及所处的外部氛围,对创业的想法进行反复论证(犹豫),最终作出是否创业的决策。在以往相关研究当中,因变量往往设置为“农民工有无创业意愿”“农民工是否打算创业”等问题,相当于调查农民工是否有创业想法(创业意愿形成的第一阶段),或者是农民工对于是否创业的取舍(即决策,创业意愿形成的第三阶段),在实践中甚至会将这两个阶段混淆,统一看做是农民工创业意愿,一定程度上造成研究精度的下降。同时,伴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在当前农村家庭中女性的话语权迅速上升,对于重大事项的影响力较之传统农民工已有很大不同。因此,农民工创业意愿应当是家庭成员共同意志的表达。

(二)农民工增收潜力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机理分析

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基本收入对创业意愿应产生正向影响,即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民工,越容易产生创业意愿。而增收潜力与农民工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换言之,增收潜力大的农民工,往往在未来一段时期能够获取较为稳定的收入,应对风险能力较强,创业所需的物质基础较为雄厚。然而,和传统农民工支出数量和范围均相对有限不同,伴随着城乡结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当今农民工在住房、子女教育、生活品质等方面的需求较之以往农民工更为强烈,获取更多收入、加快资产积累的愿望更为迫切,在创业基础(客观)和增收愿望(主观)共同作用下,增收潜力大的农民工容易形成创业意愿。反之,增收潜力较小的农民工,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较为消极,往往容易对风险产生过度厌恶,尽管部分农民工也对改善自身收入状况具有迫切需求,但出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易形成创业意愿。因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1:农民工增收潜力对其创业意愿有正向影响。

(三)其他经济特征对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机理分析

农民工增收潜力对其创业意愿构成理论上的影响,但并不是唯一影响因素。为保障实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结合已有相关研究,本文还分析农民工创业物质基础、创业知识储备、创业环境及金融知识对其创业意愿的影响。农民工创业物质基础方面,由于创业需要相应的前期资金投入,且不同行业均有进入门槛,对于农民工物质积累有相应要求。因此,创业物质基础较好的农民工更有条件通过创业行为来获取更多经济回报,更容易产生创业意愿。创业知识储备方面,创业行为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逐渐完善的当下,创业的技术性属性日益凸显,这要求农民工具有相应的创业知识储备。而创业知识储备程度较高的农民工,主观上对于通过创业来加快自身的财富积累更有把握,创业积极性相对更高。创业环境方面,农民工的亲属中创业人数越多、创业成功案例越多,对于农民工的示范作用越强,且农民工从中可以获取创业所需的间接经验。因此,创业环境对农民工的创业意愿应当产生正向影响。农民工金融知识方面,鉴于创业与金融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25],金融知识较好的农民工更容易产生创业意愿。这主要是因为,对于金融把握越全面的农民工,越能够有效利用金融产品为自身的创业行为服务,增强自身抵抗创业风险和获取贷款、获取融资的能力。因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H2:农民工创业物质基础对其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H3:农民工创业知识储备对其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H4:创业环境对农民工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H5:农民工金融知识对其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三、数据来源、变量设计与模型选择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的研究数据源于2019年笔者在陕西、甘肃等地的实地调研。调研对象涵盖物流、建筑、能源开采、室内装修、快递外卖、保洁门卫、餐厅服务、流水线作业等农民工主要从事行业。样本地区中既有农民工流入地,也有农民工输出地,还有既为输出地也为流入地的地区。共发放调研问卷850份,剔除数据严重缺失问卷28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822份,问卷有效率为96.71%。

(二)变量设计

本文因变量为农民工创业意愿。TPB创业理论提出,主要社会关系人(往往指家庭成员)对创业的看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行为人创业意愿的形成。因此,问卷设置“创业想法”“考虑家庭其他成员后的创业想法”和“对于创业活动的准备”三个问项,并采用Link五级量表,展现农民工创业决策过程中的“犹豫”程度。

农民工增收潜力为本文的核心自变量。依照前文所述,设置“近三年换工作次数(X4)” “受教育程度(X5)”“工作技能水平(X6)”“年龄(X7)”“收入来源数量(X8)”“对于提高工作技能的态度(X9)”来具体体现。对增收潜力、鉴于X4、X7为逆指标,本文对原先问卷中的选项进行转换,以保障后续研究的顺利进行。

结合之前内容,设置农民工创业物质基础、创业知识储备、创业环境及金融知识等控制变量。设置近三年家庭收入均值、家庭资产规模、家庭土地规模、近三年家庭收支情况体现农民工创业物质基础,设置创业经验的积累程度、对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程度、对于管理知识的了解程度、对于互联网的了解程度体现农民工创业知识储备程度,设置亲戚朋友中持续创业3年以上的人数、亲戚朋友中持续创业3年以下的人数、亲戚朋友中创业失败且不再创业的人数体现农民工创业环境,设置是否愿意为创业而承担贷款、识别风险的能力、是否愿意购买保险体现农民工金融知识。具体变量选项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选项设置

创业意愿方面,70.4%的样本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创业想法,但多数表示没有较为充足的准备,说明大部分有创业想法的农民工对于创业与否还在犹豫。增收潜力方面,52.7%的样本近三年换工作次数在3次及以下,24.1%样本为高中及以上学历,50.0%样本表示自身的工作所需技能较低,48.4%样本收入来源为两种及以下,69.6%样本提升工作技能积极性较高。创业物质基础方面,57.7%样本近三年家庭收入均值在5万元及以下,家庭资产规模在10万元以上样本为32.5%,土地规模为4亩及以下样本为79.8%。创业知识储备方面,没有直接创业经验样本为51.6%,30.9%样本表示对创业政策有一些了解,52.3%样本表示对互联网有一定了解。创业环境方面,16.9%样本表示亲戚朋友中持续创业在三年以上的人数为4人及以上,创业失败且不再创业人数大于4人的样本为9.6%。金融知识方面,50.2%的样本愿意为创业承担贷款,62.9%的样本不愿意购买保险。

(三)模型选择

目前已有研究大多采用二元Logit、Probit等模型来研究农民工创业意愿,这些模型主要适用于因变量为观察变量的研究。本文的因变量为潜变量,且自变量也由潜变量组成,传统研究方法并不适合。因此,在借鉴学术界已有研究的前提下,结合本文变量设置特点,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来进行相应分析。具体表达式分别为,η=βη+Γξ+ζ,Y=ΛYη+ε,X=Λxξ+σ。其中,X 为外生标识,Y为内生标识,ζ为方程中的干扰项,ξ 为外生潜变量,η为内生潜变量,ε为Y的测量误差,δ为X的测量误差,Λy为Y与η之间的因子载荷,Λx为X 与ξ之间的因子载荷,β和Γ 均为路径系数,β为内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Γ为外生潜变量对于内生潜变量的影响。

四、模型拟合及参数估计

(一)信度、效度检验以及拟合结果

1. 信度、效度检验

已有研究主要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进行信度检验,采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进行效度检验,如表2所示。本文所用数据的KMO值介于0.717—0.873之间,均大于0.700,且Bartlett检验值均显著,表明数据可用于因子分析。各观测变量的因子共同成分均大于0.500,潜变量的累计方差均大于60%,表明调研问卷建构效度较好。信度检验方面,各潜变量的α系数介于0.825—0.881之间,高于评价标准值0.700,信度检验通过。同时,各观测变量的伴随概率均在1%上显著,表明观测变量选取较为合理。

表2 模型各潜变量的观测变量参数估计与信度效度检验结果

2.模型拟合结果评价

目前学术界采用的指标主要有总体拟合指数(GFI) 、比较拟合指数(CFI) 、近似均方根误差指数(RMSEA) 等指标反映模型拟合结果。本文假设模型的各项指标数值及评价标准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均达到相关要求,模型拟合结果较好。说明本文提出的因果关系模型与实际情况相契合,可进行下一步分析。

表3 模型拟合结果

(二)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模型在通过信度、效度检验,且整体拟合结果较好的前提下,得到参数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农民工增收潜力对其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系数最高,即增收潜力越好的农民工越容易产生创业意愿,表明增收潜力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极大,应当予以重视。

表4 模型各潜变量之间的参数估计结果

首先,农民工在进行创业决策时的理性程度较高。之前学术界对于农民工是否是理性行为人展开过讨论,一些学者认为受制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生产生活经验积累较少等原因,农民工在进行经济决策时的理性程度较之其他群体更低。但也有学者指出,由于资产获取效率较低,农民工在进行经济决策时会更加谨慎,往往是在进行充分理性分析后才作出相应决策。就创业意愿而言,由于创业行为要求农民工投入一定规模资金,导致家庭在一段时间内的可自由支配资金减少,这使得农民工在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当前家庭收入情况,更需要考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获取收入的能力。收入获取潜力大的农民工,不仅要有把握应对因创业导致可支配资金减少对家庭的影响,更有能力承担创业可能带来的经济风险,对于创业失败的恐惧感较之其他农民工更低,因而易于产生创业意愿。

其次,农民工财富意识强烈。一些农民工长期生活在城市,甚至一些农民工就出生在城市,对于城市的归属感远大于农村,对于在城市落地生根的愿望也远高于他们的先辈[26]。在城市生活意味着其住房、子女教育、日常生活等方面支出远大于传统农民工,而务工收入不足以负担上述支出,农民工需要找寻其他的途径来应对。而创业无疑能够提高农民工收入获取效率,这也是多数农民工产生创业想法(不同于创业意愿)的直接原因。同时,调研中发现,相较于其他农民工,收入潜力高的农民工在自我认知及对生活期望方面更为积极,在城市安家的意愿更为强烈。因此,这部分农民工更容易将创业想法转变为创业意愿。

再次,当今农民工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由于多数农民工长期生活在城市,其生活习惯、生活理念已不同于传统农民工,尤其是收入潜力较高的农民工对于生活非必需品的需求度更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民工的支出范围,促使其产生创业意愿。

最后,当今农民工更加注重自我实现。调研中发现,很多农民工表达出摆脱农民工身份的愿望,且收入潜力较高的农民工更加显著。与传统农民工只关注收入数量不同,这些农民工不满足于获取相应的务工收入,更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而创业行为在他们眼中就属于较为“体面”的工作,较之打工行为更容易获得其他人的尊重。一些农民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看不上”体力劳动较强的工作,这与近年来一些劳动强度过大岗位招工难的客观现实相符合。在基本生活已经被满足,未来收入状况预期较为积极的情况下,农民工进行创业得到一份“体面”且收入获取效率较高的工作,进而赢得周围人的尊重已经成为这些农民工的愿景,在这样想法的引导下,增收潜力较大的农民工不再像他们先辈那样“小富即安”,创业意愿也更加强烈。

除农民工增收潜力外,创业物质基础、创业知识储备、创业环境及金融知识对于创业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具体而言,农民工创业知识储备的影响系数排在所有潜变量中的第二位,仅次于增收潜力。多数被访农民工认为,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保证创业成功不止需要前期物质上的投入,更需要有较为丰富的相关知识来化解创业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为创业“保驾护航”。农民工创业物质基础的影响系数排在所有潜变量中的第三位,其对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力低于农民工增收潜力和知识储备。通过调研中进一步询问了解到,一些家庭资产规模相似的农民工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期不同,近几年预计有大额资金支出(如子女结婚、医疗支出等)的农民工对于创业失败的风险承担能力更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创业意愿的产生。农民工金融知识的回归系数在所有潜变量中排在第四位,可能的解释是,尽管金融知识对农民工创业意愿等经济行为构成显著影响[27],但由于西部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有相当一部分受访农民工的金融知识水平有待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潜变量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力。由于风险厌恶的普遍存在,很多在物质和知识方面的积累已经十分丰富的农民工仍然对于是否创业表现出很强的犹豫,而创业态度较为坚决的农民工往往亲戚朋友中有创业并且成功的案例。这表明,在没有现实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农民工创业意愿产生的阈值会明显升高。

(三)稳健性检验

本文采用主观法对农户增收潜力进行重新测度[28],将农户增收潜力分为“非常低、比较低、一般、比较高、非常高”,赋值1—5,要求农户对自己的增收潜力进行评估。在采用相同方法对其他潜变量进行处理后将所得数据代入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增收潜力及其他潜变量的系数符号和显著性发生显著变化。为删除极值对于模型回归结果的影响,在删除5%最低增收潜力和5%最高增收潜力后的子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依然得到相似结论。说明本文的研究结论较为稳健。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农民工增收潜力为研究视角,对其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增收潜力、创业物质基础、创业知识储备、金融知识及创业环境等因素对创业意愿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工增收潜力影响力大于其他几项因素。研究同时还发现,我国西部农民工对创业的看法较为积极,普遍具有创业想法,但受到主客观种种因素的制约,真正形成创业意愿的农民工还较少。

为进一步激发农民工创业意愿,有关部门应着重帮助农民工不断提升自身增收潜力。调研中发现,西部农民工增收潜力可提升空间巨大,有关部门应在重视农民工收入数量提高的同时,加大对其增收潜力的关注度。继续加大提高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技能含量的工作力度,提高其参与工作技能培训的积极性,进一步降低农民工收入波动性,保障其收入长期可持续增长,提高农民工资产积累规模。同时,要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优化农民工收支状况,运用财政、金融等手段加快农民工财产积累。在进一步加强对创业相关知识的传播力度的同时,大力整合高校、企业等社会力量,聘请相关领域专家,为农民工量身打造“专业智库”,针对农民工在创业构想乃至创业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专业服务,帮助农民工更有效率地掌握创业相关知识。针对农民工教育程度较低的特征,推出相应金融服务。加大宣传解释力度,增强金融工具对农民工经济特征提升的带动作用,使农民工的金融知识逐渐丰富。引进相应风险对冲机制,降低农民工创业失败风险,创造条件引导大型企业与农民工创业企业之间建立业务联系,降低农民工创业阈值,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使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

猜你喜欢

潜力意愿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潜力榜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