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野下党员干部楷模杨善洲的精神价值
2020-11-26袁芬
摘 要:杨善洲的精神世界里的标准内核就是超越意识。杨善洲的精神价值评价内涵充分体现了杨善洲精神的时代生命力;对杨善洲的精神价值评价坚持实践标准和历史标准才能使杨善洲精神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杨善洲; 精神价值;价值评价
一、杨善洲的精神价值标准内核
杨善洲是一位执政为民的好干部,他的精神境界表征着他的现实活动,并在实际工作中彰显出再造功能。精神价值具有极强的塑造性,值得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和效仿。他的精神世界里的标准内核就是超越意识。
人要突破自己拥有生活世界、精神世界、意义世界,就需要一种超越精神。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世界分为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自然世界,自然而然形成的世界,这个世界给人类提供了基本物质支撑,人和动物生存都要依靠大自然索取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但是,在自然中生成的人类,却要向自然界开火,要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把自然世界打上人类的烙印,变成“属人的世界”。为了从世界之中找到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类去探寻真,寻求善,实现美。把自然的世界变成了真善美的世界。这不正是人类对本源世界的超越吗?杨善洲在退休以后,放弃颐养天年的美好时光,奔向农村山林。在这里他重新认识自然界,认识那里的水源,认识那里的土壤,认识那里的气候环境,永远抱着一个敬畏自然之心。在林场中每一处都是人与自然结合,没有打破人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
人类超越了自然世界,实现了“属人的世界”,这样一种超越也标志着人从生存活动转向生活活动,但是人在生活活动之中,要对人生了解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造活动,也就是要去寻求生活的意义,去追求理想人生价值,去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最终把社会变成人类所憧憬的理想的现实。在这里人类也就超越了自然而然的人类生命活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超越性存在。
作为这样的超越性存在,人类区别动物,是有“意识”的存在,人不仅仅具有把自然世界当作自身对象的“对象意识”,同时自身也存在感觉与知觉、欲望与目的、情感和意志、思想和理想的“自我意识”,在这种“自我意识”中,人类可以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所以就超越狭隘存在,变成了无限的世界,这也就是关于人的“超越意识”。人的超越意识决定着人类无法忍受“单一的颜色”,希望自己的世界是五彩缤纷。人的意识是有“联想”和“想象”,有“思想”與“理想”,所有这些意识特质就创造人的“文化世界”即“神话的世界”、“宗教的世界”、“常识的世界”“艺术的世界”、“伦理的世界”、“科学的世界”、“哲学的世界”。人的意识能创造这么五彩斑斓的世界,试问又怎能忍受“单一的颜色”?
人每天都在崭新的世界中生活,世界千变万化。马克思提出,时间是人类存在的空间,人类以自己创造性活动来构建自己“属人的世界”,人类不容忍世界空间每天都是一个样貌,因此,人无法忍受“凝固的时空”。
人无法忍受“凝固的时空”,因而人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追求自身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人类的历史也不过是追求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动过程,在这过程里人无法忍受“没有价值”的生命和“没有意义”的生活,人生活在现实中,同时又生活在理想的生活中,现实规范着理想,理想又引导着现实,理想又让现实超越了“存在的空虚”。人只有过上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才能表征人的存在。因此,人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
人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因而人无法忍受“自我的失落”。人类是通过劳动去创造和改造世界的,在这改造过程中人成为“主体”,并且把自己的改造对象变成了“客体”,人类与世界关系也就变成“主客体关系”。但是这样的都是为我而存在的,人类作为“类”的存在,在改造过程中成为了“大我”,而人作为个体独立存在又成为了“小我”。在“大我”和“小我”的关系中存在矛盾,也就要求“小我”不断实现超越,最终融入“大我”之中,又要求“大我”在整体进程中实现“小我”的发展。因此,人无法忍受这样双重的“自我的失落”。
人无法忍受“单一的颜色”和“凝固的空间”,无法忍受“存在的空虚”和“自我的失落”,因而人以自己的超越性的生命活动去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当前,党员干部要学习领悟杨善洲精神。在工作意识上实现超越,在工作理念上实现创新,在实践中不懈奋斗,对社会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
二、杨善洲的精神价值评价内涵
价值评价是价值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价值评价,可以确认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存在与发展的肯定或否定意义,可以确认价值客体的属性满足价值主体需要的程度、价值主体对价值客体属性的影响能力,即评价价值客体主体化程度与价值主体客体化程度。从总体上来看,价值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认识价值主体的需要,并在认识价值主体需要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价值主体的需要是否具有合目的性与合理性。二是认识价值客体的属性与规律,分析客体具有哪些属性、哪些属性具有潜在性、哪些属性具有现实性,理解客体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客体的发展趋势。三是以价值主体的需要衡量价值客体的属性与规律,判断价值客体是否能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1]杨善洲的精神价值评价目的在于认识作为精神客体的杨善洲精神的价值及价值本质,通过认识杨善洲精神的价值及价值本质。把握杨善洲精神及其价值的基本规律,促进价值主体的发展与完善等,提升价值主体实践杨善洲精神的能力与水平。
杨善洲的精神价值评价,是价值评价的一种特定形式,主要表现在:评价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客体,而是客观存在的精神客体,即杨善洲精神;评价的内容不是物质客体的价值,而是精神客体的价值,即杨善洲精神的价值。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杨善洲精神的价值内涵,还要评价杨善洲精神对多元价值观与社会思潮的引领程度,评价杨善洲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其价值功能的实现程度。因此,杨善洲的精神价值评价可以定义为:价值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对杨善洲精神这一精神客体的价值内涵、杨善洲精神引领各种社会价值观与社会思潮的功能、杨善洲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价值功能所作出的评价,这种评价的目的在于提升杨善洲精神的社会功能,实现杨善洲精神的价值由“潜在价值”走向“现实价值”,从而体现杨善洲精神的价值生命力。
三、杨善洲的精神价值评价标准
价值评价标准是多元的,对杨善洲的精神价值评价坚持实践标准和历史标准才能使杨善洲精神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创造力。
1.实践标准: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
一八四五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2]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杨善洲的精神价值评价要坚持实践标准。其原因在于:一是价值本身是一种关系,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评价要坚持实践标准,实践标准是价值主体标准与价值客体标准统一的中介。二是价值问题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这种效应的体现是通过实践实现的。三是价值体系的生成及其价值功能也是构建在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社会生产方式实践将决定价值体系的性质与功能,因此,将实践作为杨善洲的精神价值评价标准,才能真正找到价值评价的核心。杨善洲的精神价值评价的实践标准,要求我们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要来创建理论、指导实践。杨善洲精神也是根据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价值观建设、道德建设、理想建设、信仰建设却相對滞后,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强杨善洲精神的弘扬与传承,以杨善洲精神引导社会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理想建设、信仰建设,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提供思想支持和精神动力。杨善洲的精神价值评价的实践标准要求我们在价值评价时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一切符合人民群众利益与需要的价值观与行为都是社会主义所倡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一切行为都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杨善洲的精神价值评价的实践标准要求我们在价值评价时立足于中国实际,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西方一些价值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本性、普适性,但是它不一定适合中国社会现实。因此,对当前各种社会价值观与社会思潮的评价要坚持实践原则,反对盲目地全盘接受和否定,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加以利用,对那些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要予以抵制。
2.历史标准:人类历史进步方向
价值具有历史性,任何价值,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都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同时,价值的发展过程也是新价值不断产生和替代旧价值的过程。因此,价值评价要坚持历史标准。评价一个社会价值体系的价值,首先要看它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如何。凡是有利于实现人类社会的解放与全面发展的价值体系就是进步的、合理的,否则就是落后的、不合理的价值体系。一定社会的价值体系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决定的,评价社会价值体系,要立足于它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与文化基础进行综合评价。杨善洲的精神价值评价的历史标准主要体现在:一是以杨善洲精神引领各种社会价值观和社会思潮,使之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二是推进杨善洲精神的内涵构建与内涵发展,将社会主义建设中最新形成的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价值观内化到杨善洲精神中。三是积极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与发展趋势,深化杨善洲精神价值理念研究,使杨善洲精神更好地引领社会思潮、引领社会发展,从而保持杨善洲精神旺盛的生命力和永续不断的创造力。
注 释
[1] 周家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视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马恩选集》新版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
作者简介:袁芬(1981- ),女,汉族,云南陆良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价值哲学、杨善洲精神研究
注:保山学院2020年度培育项目“党员干部楷模学哲学用哲学典型经验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