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截面非均匀对称配筋的无量纲诺模图*
2020-11-26任志文周东华双超李露罗莎
任志文 周东华 双超 李露 罗莎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昆明 650504)
0 引言
圆形截面是在工程中常见的截面形式,如桥墩、抗滑桩和桩基础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下文简称为《规范》)给出了计算圆形截面配筋的超越方程组,其求解的难点在于须迭代求解,通常超越方程组可能存在有很多解,迭代计算所得到的解是否是真正所需要的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给定的迭代初始值,因此迭代求解并不简单,还需有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在工程设计中求解超越方程组是十分不便的,也并不可取,而最为需要的是能简单快速计算的方法或能手算的工具。《规范》中引用了等效矩形应力图换算,而换算系数又是用矩形截面换算系数α1和β1,这样就存在了两次近似,换算时使得合力点的位置比真实位置外移了2.9%,导致内力壁增大,偏于不安全[2]。另外,《规范》公式是基于纵向钢筋沿圆周均匀布置推导的,一部分位于中性轴附近的钢筋因应变很小,其应力远小于屈服强度,使得这部分钢筋对截面承载力的贡献很小,这对于配筋量较大的大直径圆形截面(如抗滑桩)是很不经济的。因此本文拟通过推导、计算和绘制诺模图来提供方便设计人员手算的实用工具,同时还要考虑钢筋沿周边可不均匀布置的方式,即将计算上所需的受力钢筋尽可能地布置在远离中性轴的地方,从而增大力臂和提高钢筋的使用效率。
1 非均匀配筋计算方法推导
1.1 支撑条件
文中公式推导时所采用的符号含义均与《规范》中相应符号一致。混凝土与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本构关系)采用《规范》给出的公式:
(1)
(2)
圆形和环形截面配筋及承载力计算的无量纲诺模图[2]中根据规范推出了混凝土和钢筋应变的变化范围,即图1的5个应变区域。
注:εc1、εc2分别为混凝土截面的上、下边缘应变;分别为钢混截面的上、下部钢筋应变。图1 混凝土及钢筋应变变化区域
如图1所示的5个应变区域,涵盖了混凝土与钢筋所有受力下可能出现的应变之间的变化情况。5个区域的特点以及对应的受力情况参考新的混凝土配筋计算方法:无量纲图表法[3]。
1.2 圆形截面中钢筋应力和内力计算
与常规规范[4-13]的设计理念不同的是,本文的配筋方式如图2所示,圆形截面中的上边缘与下边缘同样的角度内配均匀的受力钢筋。为方便积分计算,可先假定上面有受力钢筋的部分为90°,沿y轴对称分布,下面与上面部分沿x轴对称分布。
注:φ为截面任意角度;dφ为截面任意角度的积分增量;εsi为任意角度对应的应变;rsdφ为积分增量对应弧长;z为长度坐标。图2 钢筋截面参数
可以将均匀分布的钢筋等效看作连续的,钢筋的总面积(As)便会均匀地平摊到上下有受力筋的部分,由此部分的角度可得弧长为半圆的周长,因此钢筋总面积均摊到弧长为
(3)
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变对应变化,可以得出受压区高度与混凝土及钢筋应变之间的几何关系:
(4)
截面配筋部分任意单元处的应变(仅在有配筋部分使用,无配筋区域钢筋应变εs0=0):
(5)
为了使式(5)中的z与截面配筋部分任意单元具有相关性,如图2所示引入参数hi,可得:
z=x-hi=x-(r-rscosφ)
(6)
(7)
将式(7)代入式(2)求得截面任意单元应力即
(8)
由图2可知,钢筋的应变随截面上边缘和钢筋下边缘的应变而改变,参考式(2),钢筋应力的分布有两种形式,一种为三角形(-εy<εs<εy),另一种为矩形(εs<-εy,εs>εy) 。两种分布形式的内力计算如下。
(1)矩形区钢筋应力弯矩计算
此区域与上面的区别是钢筋应力变为了一个常量,故此轴力及弯矩的计算如下
(9)
(2)三角形区钢筋应力弯矩计算
三角区截面钢筋任意单元的应变即为式(8),对式(8)积分即可求得其轴力为
(10)
对过圆心的水平轴取矩积分可得到钢筋三角区的弯矩为
(11)
此时求得的轴力与弯矩与截面尺寸有联系,为了消除这种关联性,应将式(9)和式(10)除以πr2fc,式(11)除以πr3fc,即得到钢筋无量纲的轴力和弯矩。
(12)
式(12)中的上下限与式(1)相关,εsi达到屈服应变前为弹性,属于三角形区,达到屈服应变后为塑性,属于矩形区。为方便表达积分上下限与应变区间的联系,引入一个值q,令q=(r-hi)/r,则圆心角φj=arccos(q)。结合图1的5种应变区域,可将式(12)中的上下限分为3种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钢筋各应变区积分角度计算
1.3 圆形截面中混凝土的应力和内力计算
与式(7)相同的原理可推出混凝土任意单元的应变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13)
图3 混凝土截面参数
将式(13)代入式(1)便可得到圆形截面混凝土任意单元的应力。
(14)
引入系数K1、K2、K3,将式(14)改写为
(15)
与钢筋应变的三角形区和矩形区相似,混凝土的应变根据式(1)可分为抛物线区和矩形区。下面分别推导抛物线区和矩形区的内力及弯矩。
矩形区混凝土的轴力和弯矩为
(16)
(17)
抛物线区混凝土的轴力和弯矩计算由式(15)积分可得出此区域的轴力和弯矩为
(18)
(19)
同式(12)相似,为了消除轴力和弯矩与混凝土截面尺寸的联系,令式(16)和式(18)除以 πr2fc,式(17)和式(19)除以πr3fc,即是无量纲的轴力与弯矩。
(20)
式(20)的积分上下限可归纳为表2。
表2 混凝土各应变区积分角度计算
由钢筋和混凝土的无量纲弯矩,可根据应变的变化区间推导出总的无量纲轴力与弯矩,当满足εc1≥-0.002和εs≥-εy时,为
(21)
当满足εc1<-0.002和εs<-εy时,为
(22)
将构件破坏前的所有应变区域代入运算,混凝土应变与钢筋应变便成为了已知量,无量纲轴力也成为了已知量,对无量纲弯矩m赋值,即可得到相应的强度配筋率。使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即可得到图4,使此公式运用更为简便。
图4 圆形截面非均匀对称配筋诺模图
2 计算例题
为了验证本文的计算方法是否合理有效,特选取以下示例与规范配筋进行比较。已知圆形截面参数为:r=400 mm、as=60 mm、C40、HRB400。分别取不同的受力情况,且分别用《规范》与本文方法计算,结果如表3。
表3 算例1~7
由表3内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到:《规范》仅可用于偏心受压,遇到小偏拉以及大偏拉时,算出的配筋面积比本文少了甚多,而本文的计算图皆由本构关系推导,《规范》的计算存在着两次近似的过程——等效矩形应力换算和换算系数近似值。因此本文的配筋方法相对更为合理。在轴压和轴拉时,配筋面积很接近,相对而言,本文的方法更加精确。而纯弯以及大小偏压都能不同程度地节俭钢筋,这是因为偏心受压以及纯弯时,中性轴附近钢筋应力小,非均匀配筋布置正是减少了中性轴附近的钢筋。
3 结语
与《规范》不同之处在于,本研究未使用矩形等效系数,全程利用积分的形式推导公式,消除了迭代所产生的误差的影响,使得配筋结果更加精确。《规范》属于超越方程,运算时还需计算机编程辅助才可求解,由截面钢筋混凝土应变间的关系得出:纯弯、大偏压和小偏压时,中性轴处钢筋应变小,钢筋未能达到合理利用,由算例可知,运算结果确实可有效地节省配筋面积,为工程实际提供一种简便且有效的圆形截面非均匀配筋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