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城博览在山西”的几点认识

2020-11-26王杰瑜

史志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长城山西

王杰瑜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一、山西长城修建史及遗存情况

山西长城修筑的历史,屡见历代文献。20世纪二三十年代始,寿鹏飞、王国良、张维华等先生用历史学方法系统的梳理了中国长城修建的历史和地理分布状况[1]寿鹏飞.历代长城考.王国良.中国长城沿革考.二书收入《长城研究资料两种》.兴亚印刷公司1978年影印.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中华书局,1979.(P97-102),1979年李文信先生又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2]李文信.中国北部长城沿革考(上、下).社会科学辑刊,1979,(1、2).。这些成果成为我们认识山西长城修建史和长城文化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文物主管部门组织了几次实地调查,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山西长城的研究[3]主要有以下成果:艾冲.北朝诸国长城新考.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长城学会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白音查干.汉长城考察与研究.内蒙古师大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于晓磊.北朝长城现状调查.中国文化遗产,2000,(1);李逸友.中国北方长城考述.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1);高鸿宾.张家口战国赵长城考.文物春秋,2003,(6);朱大渭.北朝历代建置长城及其军事战略地位.中国史研究,2006,(2);李鸿宾.隋朝北边防务与长城问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第16卷第4期);罗火金.山西晋城大口隘关城及长城调查与研究.中国历史文物,2008,(2).,也摸清了长城遗存保存的大致情况[4]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文物出版社,2006;王杰瑜.东魏肆州长城.文物世界,2001,(3);山西省北齐长城调查研究.中国文物报,2009.5.8.。

1.战国秦长城。

乾隆《潞安府志》云,在潞州、泽州交错的地方,横亘着一条山岭,这条山岭西起今高平市的丹朱岭,东至陵川县的马鞍壑,上面有一条古长城遗存,当地人说是五代时期梁、晋交兵时修筑的[5]乾隆.潞安府志(卷十).古迹.。光绪《山西通志》则以史事考证,认为是长平之战时,秦国人为了绝赵国救兵以及运送军粮而修筑的[6]光绪.山西通志(卷四十八).古迹.。正合《史记正义》:“秦壁,一名秦垒,今亦名秦长垒。”[1]史记(卷七三).白起王翦列传.经调查,现存遗迹,大体呈东西走向,西起高平市丹朱岭、逶迤向东经南公山、羊头山、金泉山直至陵川与壶关交界的马鞍壑,沿山亘岭构筑,长达百里,以石垒砌,现存最高2米左右,宽2~3米。

2.东汉长城。

东汉初,卢芳与西羌、匈奴结交和亲,“掠取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称汉帝”[2]后汉书(卷一二).卢芳列传.。东汉政府命王霸“将弛刑徒六千余人,与杜茂治飞狐道,堆石布土,筑起亭障,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3]后汉书(卷二十).王霸列传.。王霸、杜茂所筑的长城,因地制宜,或石或土,沿线设有亭障,具体分布:从东汉代郡治所地(今蔚县代王城)始,西经广灵、浑源,折北抵大同。这条长城的目的在于保护飞狐道,即是由保定北上经飞狐口抵河北蔚县。此外还构筑了三条传递军情的烽火线:从西安市到夏县。从太原至井陉,“皆筑堡壁,起烽燧,十里一堠”[4]后汉书(卷二十二).马成列传.。建武二十一年(45)秋天,马援率兵三千,从今阳高县,“经雁门、代郡、上谷起障塞”[5]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按照张维华、王国良两先生的理解,这几条障塞是以堡城、烽火台相联缀而成,非以绵延城墙为形态,目的在于传递军情、屯驻军士[6]参见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中华书局,1978.158;王国良.中国长城沿革考.商务印书馆,1928.37.。

3.北朝长城。

北朝时期,山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方面是重要的都城地,其中大同市作为北魏都城97年,太原市作为东魏、北齐陪都43年;另一方面山西存在着复杂的民族关系。因此,在山西长城建置史上,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历史时期。

(1)北魏“畿上塞围”。

“畿”指北魏首都平城,即今天的大同市,“塞围”即拱卫京城的城防工事。为了平城的安全,魏武帝在太平真君七年(446)六月,“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止于河,广袤皆千里”[7]魏书(卷四).世祖本纪下.。历时一年九个月。具体分布,南起上谷(上谷郡,北魏属东燕州,今在山西广灵县西),沿今山西河北边界到天镇县附近,折而向西,围绕平城,直达黄河东岸,东西南北约千里,所以叫做“畿上塞围”[8]王国良.中国长城沿革考.(P37)。笔者曾在天镇县新平堡镇大营盘附近考察时,发现一段长约3公里的长城遗迹,土色微红,类紫色,从夯层厚薄上看类似北朝时期夯土长城墙体,结合文献记载,当为“畿上塞围”段落。

(2)东魏肆州长城。

北魏永熙三年(534),高欢兵逼洛阳,赶跑孝武帝元脩,另立元善为孝静帝,是为东魏。东魏虽都邺城,但高欢于晋阳建大丞相府,成为事实上的政治军事中心。为了防御北部柔然等的威胁,于武定元年(543)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管涔山与恒山两大山系的相连处,高欢召集5万多民夫,费时40多天,修筑了一条长城,历史称之为“肆州长城”[9]魏书(卷十二).孝静纪;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八).梁纪十四.。这条长城分布于今宁武县、原平市北部,约长75公里,目前局部段落保存较好[10]王杰瑜,师月菊.东魏肆州长城.文物世界,2001,(3).。

(3)北齐长城。

北齐立国之时,西有北周的虎视眈眈,北有突厥、蠕蠕(柔然)、契丹等的侵扰,形势严峻。因此,自建国始就不惜巨资,屡兴长城,可谓“在秦以后明以前,总算推之为第一”[1]王国良.中国长城沿革考.(P43)。

据《北齐书》记载,北齐在山西境内修筑了四段长城:

黄栌岭至社干(或子)戍长城。卷四《文宣帝纪》:“天保三年九月辛卯,帝自并州幸离石。冬十月乙未,至黄栌岭,仍起长城,北至社干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这是北齐政权首次在山西境内修筑长城。

夏口至恒州长城。卷四《文宣帝纪》:天保六年“是岁诏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城,自幽州北夏口,西至恒州,九百余里”。夏口即今天北京之下口,恒州在今大同境内[2]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四).大同县:后魏道武帝自云中徙都于此,初为代尹治,迁洛后为恒州治。高齐废恒州置恒安镇,寻复为恒州。。

总秦戍东至大海长城。卷四《文宣帝纪》:天保五年,击退柔然对肆州侵袭后,于十二月,齐文宣帝“北巡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又云七年,“先是,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重城”。卷四《文宣帝纪》:天保八年,“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而东,至于坞纥戍,凡四百余里”。

轵关长城。卷七《武成帝纪》也载:“河清二年三月乙丑,诏司马斛律金光督五营军士,筑戍于轵关。”《列传第九》:“四月,(斛律)光率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西,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三戍。”

经长城调查队的调查,山西境内现存三条北齐长城遗迹:第一条在今天五寨县城南1千米处的大洼山上,长城顺山坡而下,基本呈南北状。第二条西起于岢岚县西境的阳坪乡,经岢岚,越芦芽山入宁武,沿管涔山主脊向东,止于黄花岭,又于代县太和岭起,经代县、应县、浑源、广灵进入河北省。第三条在晋城泽州县南大口、小口一带。

(4)北周及隋长城。

公元557年,西魏辅政大臣宇文护的操纵推翻了西魏,立宇文觉为帝,建立北周。周武帝建德七年(577)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周静帝大象元年(579),突厥兵峰南下攻打并州,故派出大司徒于翼巡长城,六月征发山东(指潼关以东地区,今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诸民修长城”。本次修筑是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创新改旧”,而非新筑,起于雁门,止于碣石[3]周书(卷七).宣帝纪:静帝大象元年,突厥犯并州,六月发山东诸民修长城。《周书》卷三十,《于翼传》记载:“大象初,征拜大司徒。诏翼巡长城,立亭障。西自雁门,东至褐石,创新改旧,咸得其要害云。”《资治通鉴》,卷一七三,《陈纪七·宣帝太建十一年》,胡三省《注》称:“修齐所筑长城也。”。应当说北周所筑长城只是对北齐东段长城的加固和改造。隋开皇元年(581)四月,在汾州征发稽胡筑长城[4]隋书(卷一).《高祖纪》上,开皇元年四月条:“是月,发稽胡修筑长城,二旬而罢”。,仍是借用北齐天保三年所筑黄栌岭至社干戍长城墙体,其目仍然在于防御突厥[5]李鸿宾.隋朝北边防务与长城问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第16卷第4期).。

需要说明的是,岢岚县将这段长城称为宋长城,文献依据是《武经总要》,实物上主要依据青城山约300米长的墙体内侧,每隔7米有2.7米长,宽2.3米的敌台。

4.五代长城。

据《资治通鉴》载,李克用与后梁争夺潞州(今长治市),后梁筑“夹寨”“甬道”[6]资治通鉴(卷二六六).梁纪一.开元元年.。现存遗迹位于沁水县十里乡孝良村北雨峻山上,大致呈东西走向,长约10千米。墙体为片石垒砌,基宽约4米,残高约2米。长城西侧约2米处有障城1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4.5米,南北宽约10.5米,墙体石砌,基宽约1米,残高约1米。2000年试掘,出土有残瓷片,确认为五代遗迹。

5.明代长城。

明代从永乐年间开始到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政府为了应对蒙古人的侵扰,在北边逐渐设置了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山西、固原等九个镇,史称九边重镇。嘉靖三十年,为保护皇陵和加强京城的防务,于蓟镇又析置出昌镇和真保镇。到了万历年间,又从蓟镇析置出山海镇,从固原镇析置出临洮镇。山西有大同镇、山西镇,局部有真保镇墙体。

大同镇设立较早。永乐元年(1403),江阴侯吴高镇守大同开始,到永乐十二年,明政府任命都督朱荣充总兵官,镇守大同,节制山西都司、行都司备御军兵,大同镇正式形成。

山西镇,又名三关镇,成立的时间较晚。天顺六年(1462),蒙古部入居套内,偏头、宁武之间,时时突扰,以及于岢岚、五寨。成化二年(1466),宁武设关并筑城。四年,命镇守山西署都督佥事王信移镇代州,提督雁门、偏头、宁武三关,这是三关镇形成的开始。至嘉靖二十一年(1542),移偏关副总兵驻宁武,而改副总兵为总兵。至是三关才最终稳定下来。

真保镇,总兵驻保定。真保镇分紫荆、倒马、龙泉、固关四路镇守,每一路设一参将。管辖的长城北起紫荆关,经倒马关、龙泉关、娘子关、南至固(故)关。其中“二边”部分,西至山西灵丘县境之牛帮口与山西镇衔接。所辖之倒马关、紫荆关,与蓟镇的居庸关,合称为“内三关”。

6.清代长城。

清同治七年(1868),捻军济河入晋,犯吉州乡宁,平、蒲告警[2]清史稿·张曜传(卷四五四).。为防御捻军,清政府在黄河东岸修筑了一道“长墙”。这道“长墙”起自今乡宁小滩村,沿黄河向北经吉县壶口镇、大宁割麦乡,止于永和县。保存状况较差。

表一 山西历代长城地域分布表

明 清土墙 石墙 烽火台敌楼 关堡 壕沟土墙 石墙 烽火台关堡 乡宁 吉县 大宁天镇 阳高 大同县 新荣区 大同城区 大同南效区 左云 右玉 灵丘 浑源 广灵 平鲁 山阴 应县 朔城区怀仁 宁武 偏关 神池 河曲 繁峙 五台 代县 昔阳和顺 左权 盂县 效区 平定 黎城

二、长城修筑的历史地理背景

山西成为长城修筑的重要区域是与山西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山西位于我国三大阶梯状地形上第二阶梯中部的前缘地带,从整体上看,全省地势高耸挺拔,对周边地区处于居高临下之势;其次,全省总地势呈“两山夹一川”的态势,主要的山脉和河流大都呈南北向,经向性(南北向)特点十分明显,且山峪原隰相间,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特点;第三,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下降,成为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性地带;第四,环境相对封闭,但与外界保持有通畅的交通条件。因此自古山西称“表里山河”,形势最为完固,“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方舆纪要序.中华书局,2006.。

从全国范围来看,现在的山西省位于中国大陆腹地,在我国占据着联系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华中乃至华南区的重要地理位置,是我国东、西部的连接点,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桥头堡,尤其地处北京西面,是拱卫首都的重要屏障。在古代,山西更具有重要的地理区位优越。

第一,经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考古工作,遍布全省的石器文化遗址说明,早在石器时代山西就是全国的一个文化中心[2]谭其骤.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应山西史学会之邀在山西大学所作报告的记录.晋阳学刊,1982,(3).。传说时代,山西南部是夏文化的发源地[3]参见刘起于.古史续辩.13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王克林.华夏文明论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华夏文明发端于斯,离不开当时山西居“天下之中”的地理区位。

第二,山西居京师左右,即史称“京室之夹辅”之地[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方舆纪要序.中华书局,2006.,历代王朝视山西为腹里。自商周以来直到清末,不论朝代如何更替,我国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址主要选择在西安、洛阳、安阳、北京、开封等五个地方。宏观地看,五大古都在地理上呈扇形分布于山西周围,历代王朝系国家安全于山西。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诛陈豨,定代地,便立刘恒为代王,驻扎山西,刘恒成为汉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5]汉书(卷四).文帝本纪.;唐萧宗任李隆基为潞州(今长治)别驾,李隆基后为唐玄宗,开创了唐代的开元盛世。东魏、北齐虽都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但政治中心一直放在太原,号为“霸府”;唐代实行四都制,太原为其北都、河中府(今永济市)为其中都;辽金时期,大同更为两朝陪都(西京)近200年。明初朱元璋为防御蒙古,“大封诸子,建亘边陲”,号为九边“塞王”,山西有晋王朱(棡)、代王朱桂(大同)。明成祖朱棣建北防九镇,山西有太原、大同两镇。更为有趣的是,明代万里长城在山西境内分内与外,并与河北地区长城相连,平面呈平行四边形状,位于北京西部。这些足可证明山西重要的地理区位。历史上山西称之为“河东”,是“唐之京师在关中,而其东则河,故谓之河东”;金元以后,都城在北京,便将太行山之西称之为山西,“其畿甸之所近而言之也。”[6]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一).河东山西.甘肃人民出版,1996.

山西具有这样的政治地理区位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大漠内外的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山西是必经之地。传统中国是一个大陆性国家,大漠内外的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威胁最大,因此,“一国首都的选择,是应接近当时最大的敌人的,而不应该迁就于当时的经济中心。”[1]史念海.娄敬和汉朝的建都.河山集(四).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二是山西“左有恒山之险,右有大河之固”[2]成化.山西通志(卷二).形胜.,地理形势最为完固,“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3]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方舆纪要序.。

第三,由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特点,使山西正巧处于历史上南北两大文明交结地带。新石器时代,华夏文明的缘起,正是华山脚下的仰韶文化与燕山地带的红山文化,通过山西的“S”形通道进行接触、交流、撞击而出现的。南北朝时期,北方长城地带的游牧文明与中原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形成了大致南北并行的两个地带,山西正处于这两个地带的通道上,形成了“工”字形态势。在北人南下的过程中,太行山上下是一条主要通道,当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建立国家后,山西又是他们重要的基地和后方。这些少数民族带来了战乱,同时也带来了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山西是北朝文化昌盛的地方,山西境内遗留了大量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结合的煌辉的北朝文化遗迹遗物,……大唐盛世的诸多典章制度源于北朝。”[4]苏秉琦.晋文化与北朝文化研究的新课题.三晋考古(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第四,省境内山峪川塬相间的特点,容易构成封闭性较强的经济文化地理单元,从而成为历史上分裂时期割据政权的都城地。

三、“长城博览在山西”的初步探索

2017年山西旅游发展大会上,楼阳生同志提出了“黄河之魂在山西,长城博览在山西,大美太行在山西”。要充分挖掘长城的边塞、军事、农牧、贸易等历史文化元素,凝练爱国主义、民族融合主题,建设古建长城、军事长城、民族长城、丝路长城的历史文化旅游公园。4年来,打造旅游的实践“小步慢走”,经过筛选、核查,确定了长城规划范围的主要4个市,即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阳泉市,共有563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大同市144个;朔州市159;忻州市193个;阳泉市67个,进行规划,促进长城文旅产品的培育。“长城博览在山西”究竟博什么,览什么呢?

1.“长城博览”博什么。

长城博览山西,“博”在五个字:多、长、广、全、特。

(1)构筑的时代多:文献记载,历史时期战国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五代、宋、明、清等11个朝代或政权在山西境内有构筑长城的历史。

(2)长城遗存长,分布广:山西省境内现存长城长度1401.23千米,占全国长城资源9.74%,全国排第二位;分布于全省近四分之三的市和三分之一多的县域(分布于大同、朔州、忻州、晋中、阳泉、吕梁、长治、晋城8个市39个县(市、区)。分别占到全省市的72.72%和县域的33.77%)。

(3)构筑形态和要素全:一是长城墙体有夯土墙、片石墙、砖包墙、山险墙等形态,不同形态墙体的构筑方法和形式都可以在山西找到清晰的标本;二是长城防御体系中长城墙体、关隘、堡寨、烽台、敌楼等要素全。

(4)特色鲜明:一是北朝时期修筑的长城时代多(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修筑长度之长,现存遗迹之丰,居全国之首;二是明代内外长城构成一个巨大的“人”字,横卧于山西北部,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长城区域,在这个区域内,长城的单体建筑、关堡、现存遗迹数量,分别占全国的17.66%、27.04%、19.01%,居全国之最。

表二 山西长城资源与全国长城资源比较表

2.“长城博览”览什么:山西长城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史。

长城是中原王朝或政权与北方民族部族或部落,综合力量相互权衡的产物。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或政权与北方民族部族以长城带为轴进行交往、交流和交融,最后共同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山西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或政权进行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区域。从先秦时期的鬼方、贡方、燕京戎、楼烦,到秦汉时期的匈奴,再到魏晋之后的山胡(稽胡)、柔然、鲜卑、羯、氐,隋唐时期的突厥,宋代的契丹、西夏、金(靺鞨),明代蒙古族,到清代满族。山西就是中华民族的熔炉,历史上凡进入山西的民族再没有走出去的,早在这个“炉”子里被“熔”化了。

长城不仅体现了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交流交融历史,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长城是雄壮美丽的人文景观,又与自然界线精准吻合。作为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中国长城山西段,已经深入人心。

长城地带,文化上属于农耕与草原两大文明的交错地带。历史时期多民族杂处,互相碰撞、交流交融和演进,由此孕育发展而成一种个性显明、鲜活多元的文化区域——边塞文化区,文化个性鲜活显明——胡风强劲:待客讲“义”气,做事有“兵”气,做人有“正”气。

这个区域是构成山西文化重要且有机的部分,不讲长城文化,不讲边塞文化,就无法讲清山西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长城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书”写山西 以艺战疫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大美太行在山西
守护长城
登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