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念认知治疗对老年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2020-11-26熊鸣琴张燕廖梅钟畅艾嘉绮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22期
关键词:正念状态情绪

熊鸣琴 张燕 廖梅 钟畅 艾嘉绮

(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 长沙 410011;2长沙市第一医院)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指腹部手术后发生胃排空迟缓,出现一系列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1〕。近年来,腹部手术患者的PGS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国内报道发生率高达2%~10%,国外发生率略低,为0.6%~7.0%〔2〕。老年腹部疾病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高血糖、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等,术后较易发生胃瘫综合征。引起胃瘫综合征的原因复杂,主要与手术麻醉、迷走神经损伤、术后兴奋性激素、长期卧床导致的腹腔内积液、感染等因素有关,其中精神心理因素也发挥重要作用。正念认知治疗〔3〕结合正念理念与传统认知疗法,可改善负性情绪状态,最早起源于我国佛教禅修内心调节,在焦虑与抑郁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与研究。本研究拟分析正念认知治疗对老年PGS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三甲医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100例老年PG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纳入标准:年龄≥65岁;全麻下实施胃部手术;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等可能引发胃瘫综合征的基础疾病;胃镜或造影未见明显胃蠕动波,胃内造影剂少量通过胃肠吻合口,胃部未有流出道机械性梗阻;未有明显的酸碱平衡失调或水电解质紊乱;伴有焦虑抑郁症状;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抗焦虑、抑郁药物应用史;伴有精神障碍;入组前应用过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n=50)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持续胃肠减压,禁食禁水,采用3%温盐水洗胃,应用胃复安肌内注射。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给予肠外营养支持,随着肠道功能恢复,逐渐过渡至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帮助其减轻焦虑、紧张情绪。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正念认知治疗。实施人员:由经过正念认知培训的专科护士及精神心理学硕士一起进行,精神心理学医生参与指导。采取正念呼吸、正念冥想和正念行走的训练方式。实施方法:①在开始各项训练前,先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指导患者穿着舒适、透气的衣物,采取自觉舒适的坐立姿势或平躺姿势,将手机等电子设备调至静音状态,尽量减少或避免来自外界的干扰。②每日下午4点结束治疗后,在安静、舒适、温馨的房间中进行治疗,第1~7天:90 min/次,3次/w,治疗分为正念训练阶段(前30 min)、主题活动阶段(后60 min);第8~14天:90 min/次,3次/w,为正念认知未来应对阶段,启发患者面对情绪困扰时,采取自己有控制感的应对与处理方式;与患者讨论如何以正面的态度面对、处理来自生活中的压力,针对其认知障碍予以及时纠正,使患者对当前的身体、心理状态保持平常心与足够的耐心,不对自己的想法、情绪等身心状况做主观判断;相信自己,保持自信与乐观,对目前的现状学会接受,不努力强求。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4 d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心理弹性、希望水平及应对方式各项评分变化。①焦虑抑郁情绪状态: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4〕进行测定,两个量表的各个项目都为5级评分。0分:无症状;1分:轻;2分:中等;3分:重;4分:极重,评分越高则焦虑/抑郁越严重。②心理弹性评价: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5〕,共3个维度,25个项目,各项0~4分,评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强。③希望水平:采用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HHI)〔6〕进行评价,包含积极行动(P)、亲密关系(I)、对当下与未知的态度(T)3个维度,共包含12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总分范围12~48分,分值越高,表明希望水平越高。④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7〕进行评估,包括回避、放弃、面对3个部分,20个问题,参照1~4级评分法,分值越高则该方面倾向越显著。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后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2。

2.2两组CD-RISC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CD-RISC乐观性、坚韧性、力量性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19.445、35.512、20.101,均P<0.01),见表3。

2.3两组希望水平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HHI 3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7.325、7.649、3.468,P=0.000、0.000、0.001),见表4。

表2 两组焦虑抑郁状态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CD-RISC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希望水平评分比较分)

2.4两组应对方式评分比较 干预后,两组MCMQ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回避、放弃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5。

表5 两组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PGS常发生于术后第 6~12天,患者在停止胃肠减压可以进食或改变饮食状态由流质开始改为半流质饮食时,突然发生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疾病。本研究两组患者干预前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与黄红莲等〔4〕研究结果一致。部分学者认为,焦虑可以导致5-羟色胺、激肽酶和糖皮质激素等一系列激素水平的改变,从而减弱胃平滑肌蠕动,引起胃瘫的发生〔8~10〕。同时,老年胃部手术患者由于发生胃瘫,病情反复,长时间留置胃管引起身心不适,担心疾病预后等,又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焦虑抑郁也直接影响患者的希望水平和应对方式。因此,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老年PGS患者的心理状态,认识焦虑抑郁对患者疾病的不良影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对自身疾病持以正确的观点,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促进疾病向良好的结局转化。

正念认知治疗融合了正念减压疗法与认知疗法两种治疗模式,是一种国外心理治疗中常用的手段〔11〕。依照现代应激理论,患者在各类不同应激源的刺激下,若发觉了自身在满足需求能力方面存在局限性,就会产生一系列行为反应、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12〕。正面、积极的应对方式,具有缓解心理应激的作用,而消极负向的应对方式则起反作用〔13〕。针对胃部PGS,临床以胃动力药治疗为主,并予以胃肠减压、禁食、输液等干预,但老年患者的术后消化功能恢复慢,效果欠佳,甚至出现重复手术的情况,因此患者不良心理应激因素增加,并诱发或加重疾病症状。当前的医学护理模式逐渐重视身心治疗,临床实践显示,传统药物为主的治疗手段对缓解患者症状有一定帮助,但对其焦虑、抑郁等情绪改善效果并不理想,体现了单纯药物治疗PGS的局限性〔14〕。本研究通过实施正念认知治疗,引导老年PGS患者以开放、中立的态度认识和对待疾病,使其对当前的身体、心理状态保持平常心与足够的耐心,减轻压力,增强承受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从而减轻焦虑抑郁,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平衡状态〔15〕。本研究结果提示正念认知治疗可改善老年PGS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其心理弹性与希望水平,改善其应对方式,促进患者症状的缓解。

综上,老年患者年老体弱,PGS作为一种身心疾病,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正念认知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PGS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增强患者的希望水平与心理弹性,改善应对方式,可使患者在有效治疗的同时得到全面的心理支持,激发其潜在的积极因素,促进术后恢复。

猜你喜欢

正念状态情绪
早餐
正念训练对老年抑郁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状态联想
亲子正念练习从哪里开始?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