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风险与防范策略

2020-11-26都小丽

关键词:护理人员血液因素

都小丽

(邯郸明仁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2)

在当前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实际开展中,需要相关护理工作人员注重其中的风险因素,并且需要以有效策略进行风险防范,以实现更理想的血液透析护理。本文特选择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78例,针对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及防范策略进行分析,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中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78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这些患者。在对照组中患者的总数量为39例,其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48~68岁,平均56.8±2.8岁;观察组中患者共包括39例,该组中的男19例,女20例;年龄46~66岁,平均55.6±2.6岁。

1.2 方法

1.2.2 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就目前临床上的血液透析护理工作开展而言,其中的护理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比较差,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过程中有一定的操作风险存在,若出现操作不当,情况比较严重的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2)护理人员未对尿毒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未及时告知患者血液透析质量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及血液投资后应当注意的问题,致使患者与医生未积极有效配合,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

1.2.2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的防范

在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开展中,对照组中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中患者在对学生实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其护理风险防范,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作为血液透析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的开展中应当形成较强的风险意识,对于血液透析护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需要及时发现,且要能够依据这些风险因素制定有关防范措施。(2)护理人员需要将血液透析后的有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对于患者日常生活及饮食需要密切注意,在患者出现不良生活习惯时需要对患者进行纠正指导,以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风险事件的产生。(3)在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主动进行沟通交流,在指导患者尿毒症的相关知识的同时,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有效避免出现护理风险[1-2]。(4)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在血液透析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科室内部及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以实现更理想的护理风险管理,也就能够保证护理工作开展中的风险因素减少。在这一方面,需要科室内部针对血液透析工作的特点及相关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在该制度中需要严格规定护理人员的职责及工作内容,并且要对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关的要求及标准,保证护理人员可以依据相关标准开展护理工作,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进行,也就能够为避免护理风险提供依据。(5)严格规范相关操作。血液透析工作的实际开展中,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对于护理人员的各种操作需要将严格规范,对于透析管路需要依据相关要求进行严格管理,从而有效防止导管感染及并发症的出现。另外,在实行血管穿刺过程中,需要选择固定血管穿刺,且需要固定穿刺点,在患者使用内瘘情况下,对于动脉与静脉穿刺点固定选择三个,其间隔控制在大约1 cm,对于每个穿刺点应当依据患者透析频率及是否存在渗血情况适当更换,同时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尽可能选择一条静脉,以便对其它静脉进行有效保护。此外,患者所使用的透析机及病虫应当相对固定,避免错床,防止引血错误发生,使血液透析护理安全性得到保证。(6)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患者之间加强沟通交流,以便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及实际需求,对于患者的需求要尽可能满足,并且要给予心理状态不理想的患者一定的心理干预,使其能够以健康积极心态配合血液透析工作,在此基础上使血液透析工作的开展得到满意的效果,也能够避免由于患者不配合而出现风险。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研究结果以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1.0统计分析,通过均数±标准差对计量数据,利用%对计数资料表示,且行t检验与x2检验,统计学差异以P<0.05为标准

2 结 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

在观察组患者患者中,出现风险事件的比例为7.7%,而在对照组中高达28.2%,两组差异明显。

2.2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在观察组患者中表示对护理表示满意的达到94.9%,而对照组中仅仅为71.8%,其比较结果具体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比较(n,%)

3 讨 论

随着目前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开展中,对于护理质量及效果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而护理风险的发生对于护理效果及患者安全会产生直接影响。就目前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开展而言,护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未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都是风险因素,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风险意识,对患者实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增加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改善其心理状态,以有效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使血液透析护理工作得到满意的效果,实现患者的更有效治疗[3]。同时,还需要注意在血液透析过程进行规范操作,对于各个方面的操作都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及规范执行,在确保血液透析护理能够得以有序开展,在此基础上避免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出现不安全因素,使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得到更好的保证。此外,需要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充分了解患者各个方面的情况,依据患者的情况开展更加适当的血液透析护理,在此基础上保证血液透析护理的落实更加有效,使护理安全性得到更有效的保障。依据本文研究,观察组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在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开展中存在一定风险因素,通过以有效策略进行风险风险,可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有效降低,使护理满意度有效提升,需要护理人员在这一方面重视。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血液因素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