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企业单位的应收账款管理及风险控制研究

2020-11-26麻雅兰

经营者 2020年17期
关键词:坏账账款单位

麻雅兰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应收账款额度也大幅度增加,对企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正常运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少企业单位处于快速发展期,因此提高产品销量与市场占有率,成了很多企业单位管理者的主要发展目标。但他们却往往忽略了对企业单位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了企业单位的坏账风险,给企业单位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当然,企业单位应收账款不可能完全避免,因此企业单位必须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及风险控制工作,让应收账款在企业单位现金流中的比重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保证企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相关理论介绍

(一)应收账款的含义

在我国,应收账款通常指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也就是因企业单位赊销产生的应收未收的款项。因此体现在财务报表中的应收账款,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

(二)应收账款的利弊

应收账款的出现是企业单位为了提升产品销量,采取赊销等销售方法导致的。该方法在提升产品销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单位的资金风险,其利弊具体如下。

第一,一方面,提升了产品的销量,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减少了产品库存,降低了企业单位的成本。

第二,首先,应收未收款项导致资金回笼不及时,企业单位现金流减少,增大了企业单位资金周转的难度。其次,其他成本费用增加,如因缺乏现金流而增加的企业单位销售费用等。最后,收入虚增,不利于企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企业单位的现金流与财务报表上的资金收入不符,容易产生坏账。

二、企业单位应收账款的成因

(一)企业单位内部管理因素

一是企业单位管理人员缺乏对应收账款的认识,盲目地追求企业单位营业收入的增加,而忽略了对应收未收款项的管理。二是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应收账款制度执行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对销售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与激励机制,销售人员为了提高业绩,往往会在企业单位管理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采取赊销的方式,导致企业单位的大量货款不能及时回收。

(二)外部市场因素

一是目前我国的市场信用体系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信用缺失情况。二是当今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企业单位为了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得不给客户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导致赊销情况屡见不鲜。三是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存在差距。企业单位产品的销售时间与收款时间之间存在差距,也是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之一。目前大部分企业单位都存在销售与收款时间不一致的情况,数额越大的产品交易,货物结算越需要时间,这也是客观存在的情况,这时企业单位只能自行承担额外支出。

三、企业单位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及问题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单位的应收账款数额巨大。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20%左右,而在我国,这一数据已经超过50%。大量的应收账款占用了企业单位大量的流动资金,一旦出现不能及时收回的情况,会对企业单位的正常运转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单位停产。此外,应收账款数额巨大,往往会导致企业单位表面盈利但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不利于企业单位的长期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企业单位的应收账款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单位赊销的决策过于草率,盲目扩大应收账款规模

我国很多企业单位没有制定合理且完善的赊销政策,为了提升产品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管理者往往会草率地作出赊销决策。虽然短期内提高了企业单位产品的销售量,增加了企业单位的营业收入,但是企业单位的应收账款额也大幅度提升。一旦不能及时回收,甚至出现坏账的情况,则会对企业单位的正常运营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二)缺乏有效的催款制度

首先,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不重视企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企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应收账款的认识程度不足,没有建立有效的催款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其次,企业单位财务部门没有有效履行对应收账款的监督职能。最后,企业单位的销售与催款工作脱节,部门与部门之间责任不明确。

(三)企业单位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市场的信用体系还在初步建设当中,企业单位的信用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企业单位的信用意识还有待增强。很多企业单位恶意拖欠账款,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有序发展,但是又无法给予有效的制裁,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四)应收账款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

国内大多数企业单位缺乏一定的风险意识,疏于对企业单位进行内部管理,无法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控制。

(五)应收账款缺乏规范的日常管理,且方法落后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单位现金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单位应该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但是,目前国内很多小企业甚至都没有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即使建立了,对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各个关键流程也缺乏明确的制度规定。各项工作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日常管理极其不规范,严重制约了企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六)企业单位考核激励机制不合理

我国很多企业单位在制定考核指标时,对销售人员仅仅考察其销售业务的增长情况,即营业收入的增加,对应收账款的重视程度不高。而销售人员的赊销权往往比较大,这就导致很多销售人员为了完成考核任务,盲目开展赊销活动,导致企业单位出现大量的应收账款,提高了企业单位的坏账风险。

四、企业单位应收账款管理的风险控制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和赊销审批制度

管理层要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对应收账款的认识,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规范应收账款管理流程,从制度上对应收账款管理进行约束,并加强企业单位范围内的学习,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最有效的方法是对应收账款产生的源头进行控制。要制定赊销审批制度并严格执行,赋予不同级别的人不同的赊销金额权限,超过自身权限的应由上级进行审批。同时,实行赊销责任制,各经办人员必须保证对自己负责的赊销款项进行追踪,即使人员离职,也需要明确交接责任人,确保赊销款项的及时回收。这样企业单位就可以在赊销活动初期,做到权责明晰,加强赊销活动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可以减少不必要、不合理的赊销业务,降低企业单位的坏账风险,增加企业单位的现金流。

(二)规范应收账款的记录事项

为保证应收账款事项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有必要对应收账款的记录事项进行规范,明确相关责任人,加大回收力度,提高回收成功率,即进行有效的应收账款事前管理。第一,大量经验表明,纯粹的应收账款事后管理很难生效,并且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管理费用,增加企业单位的成本;而如果有规范的事前管理,则可以大大提高回收的成功率。第二,进行有效的应收账款事前管理,可以明确催款责任人。

(三)加强内部审计,发挥督查职能

企业单位内部应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其督查职能。应建立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追责制度,从事前的赊销审批与责任划分,到事中的赊销对接与记录以及事后的催款入手,全方位介入,明确各流程的责任人,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的成功率,降低坏账风险。

(四)精选优质客户,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的成功率

翔实、具体、完整的客户资料是精选优质客户的基础。客户资料越完善,企业单位对优质客户的评估就越准确,采取的优惠政策就更合理,应收账款的回收成功率也就越高。

(五)建立应收账款风险机制

再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也无法避免坏账风险,因此要建立相应的风险机制。例如,设立坏账准备金,避免坏账导致企业单位现金链断裂,影响企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五、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随时都面临着停产、破产、倒闭的风险。作为企业单位现金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单位应收账款的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做好企业单位应收账款的管理,才能将企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促进企业单位的长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坏账账款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填单位 要推敲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