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BCL-2、CD44、VEGF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关系分析
2020-11-26秦卫
秦 卫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473000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主要是人体内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并浸润到肝、脾和淋巴等器官,抑制机体造血功能[1]。临床症见为贫血、疲惫、乏力以及广泛性出血等,本病病情进展迅速、生存率低且复发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2]。近年来该病的发生率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探究相关影响因子以帮助治愈本病有重要作用,骨髓细胞BCL-2、血清中CD44和VEGF水平表达可能与AL治愈程度相关。本文主要探究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骨髓细胞BCL-2、CD44、VEGF水平表达与本病治疗程度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7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64例AL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6例,女28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5.85±9.42)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4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根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评价患者病情改善程度,分为完全改善的A组35例和未完全改善的B组29例。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6.25±10.05)岁。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观察组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AL诊断标准且经过细胞形态学与组织化学染色法确诊;②所有取材均良好且无污染。 (2)排除标准:①其他类型白血病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②合并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者。
1.3 仪器、试剂与方法 所有观察对象行骨髓穿刺得到骨髓组织,使用特殊方法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配套试剂(均由美国MBI公司提供)测算出其中BCL-2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上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5ml置于抗凝管中,分离得到血清,采用ELISA法及配套试剂(由北京博尔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所有样品的血清CD44与VEGF水平。观察组患者在接受2个疗程治疗后,按上述同样操作方法检测骨髓细胞BCL-2、CD44与VEGF水平。
1.4 观察指标 (1)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骨髓细胞BCL-2、CD44与VEGF水平;(2)比较观察组内患者的骨髓细胞BCL-2、CD44与VEGF水平;(3)分析骨髓细胞BCL-2、CD44与VEGF水平分别与疗效相关性。
2 结果
2.1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骨髓细胞BCL-2、CD44与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比较
2.2 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A组患者较B组患者的骨髓细胞BCL-2、CD44与VEGF水平均显著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A、B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比较
2.3 相关性分析比较 Pearson 相关性分析 患者治疗效果与BCL-2 mRNA、CD44与VEGF均呈显著的负相关性(r=-0.447、-0.558、-0.545,P均<0.01)。
3 讨论
AL是机体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 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急性淋系白血病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L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肿瘤细胞凋亡机制关系密切[4]。BCL-2是一种癌基因,被发现于滤泡性B淋巴瘤中,其可参与抵抗凋亡信号传递以保障细胞存活与增殖。有研究显示,BCL-2在相当多肿瘤组织中呈现高表达状态[5],BCL-2被认为是影响AL患者病情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6]。CD44是一种结构复杂多样及功能丰富的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其在白血病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及转移,淋巴细胞的归巢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参与凋亡信号的传递[7]。VEGF是一种生物蛋白标志物,VEGF水平变化能够反映机体血管新生能力与细胞凋亡[8]。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骨髓细胞BCL-2、CD44与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组骨髓细胞BCL-2、CD44与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治疗效果、BCL-2 mRNA、CD44与VEGF均呈显著的负相关性。
综上所述,AL患者体内骨髓细胞BCL-2、CD44、VEGF水平表达与本病治疗程度呈显著的相关性,且治疗效果越好,其骨髓细胞BCL-2、CD44、VEGF水平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