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解决问题”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2020-11-26

读与写 2020年36期
关键词:长方形动手解决问题

李 洋

(辽宁省大连庄河第二实验小学 辽宁 庄河 116400)

1.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要少批评多鼓励,让他们在愉快、和谐、民主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他们在课堂上才会敢疑、敢问,敢纠正、补充,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样就会出现更多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例如《体育中的数学》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中国队所在的小组共有4支球队,每2支球队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中国队在小组赛中要进行几场比赛?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解决,是3场,当我继续问学生:“整个小组共赛多少场?”时,学生意见不统一,出现分歧。有的说12场,有的说8场,还有的说6场。学生发生争执,这时我并不怕学生浪费时间或为了保持安静而制止争论,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尊重学生并相信他们自己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我先鼓励他们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让他们“争一争”,看哪一方的结论最终能站住脚,能取得大家的共识。此时的课堂气氛无疑是民主和谐和活跃的。他们就会主动的想办法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当然最终是6场的同学赢了。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呈现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图解法、列表法、计算法。课堂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场面,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活跃,他们会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学习既轻松又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会知识固然重要,但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尤为重要,这样他们就可以随时随地用,会受益终生。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每位学生掌握有效的分析问题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小学最常用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2.1 数形结合策略。低年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吃西瓜》一课时我就用到了数形结合的方法,把抽象问题化成直观图形来解决,这样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当学生自主尝试解决同分母分数2/8+3/8=多少时,我就提示学生可以用准备好的纸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等方式解决问题。学生汇报时,呈现的方法不同,有的把长方形纸平均折成8份,其中的2份是小熊吃的,大熊吃了3份,合起来一共吃了8份当中的5份,就是5/8。还有的学生用正方形纸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等其他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概况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

2.2 猜测与验证策略。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潜意识常用的是猜测与验证的方法。猜测是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借助直觉思维对问题作出判断。但它是概括的、不准确的,最终还需要进行科学地验证猜测的准确性。如第六册教材统计与可能性《猜一猜》这节课,需要借助抛图钉判断可能性的大小,由于学生己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当图钉落地时问学生会出现几种结果,学生猜出两种结果:钉尖朝上或者躺着的。再让学生猜测一下哪种可能性大些?学生猜测结果不一样。有了猜测后,学生就会比较感兴趣,接下来就迫不及待的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我提出的要求是小组内每人重复抛5次,最终统计得出结论,钉尖朝上的可能性大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因为对于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局限于结论的获得,学生不仅必须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实践出真知,如果通过验证,发现猜想是错误的,应立即调整思路,重新分析,只有引导学生把猜想和验证有机结合起来,猜想才具有意义,如果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猜想—验证—成功的过程,便是一个“乐学、会学、活学”充满个性的过程。

2.3 列表的策略。在《体育中数学》体操表演一课中,48人组成体操队进行队列排列,如果排成长方形,可以有几种排法?有的学生用算式表示,如48×1=48 24×2=48等,有的学生用文字叙述如有24行,一行站2人等,这样一直写下去也比较麻烦。还有租车等问题也存在类似情况。像解决这种出现结果相对多的问题时,引导学生用列表格的方式把你想到的方法记录下来。这样既简洁又较条理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动手操作中解决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摆一摆》这一课属于空间与图形内容,动手操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让学生先估计教材中展示的3个长方形的面积,然后自己想办法求出这3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自己动手摆不同的长方形。摆的方法不一样,但最终自己在动手摆的过程中发现规律:长方形面积=长×宽。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解决问题,把原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上教学生用数学方法和策略解决问题,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关键,教师的点拨是保证。教师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教学生。让他们不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猜你喜欢

长方形动手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解决问题的设计
小长方形找朋友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有多少个长方形
铺瓷砖
巧替换,妙解答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