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考

2020-11-26段续平孙圣龙

商品与质量 2020年21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农田水利农田

段续平 孙圣龙

昆明兴地农业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农田水利工程可以缓解季节性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然而,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产生了严重阻碍,使得节水成为当前农田水利工程的重中之重。所以,在水利建设中应用高效节水灌溉的过程必不可少。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农田水利建设中高效节水灌溉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相应对策。

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概述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指当地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依照当地水文特征予以科学合理的资源灌溉,这样既能提升灌溉效果,又能节约水资源,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效益。当前,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喷灌技术、滴灌技术以及低压管理灌溉技术,其中喷灌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该项技术主要是借助压力把水资源以喷洒的方式输送到农田当中,不但节约水资源,还能减少劳动力,增加农田产量,为此被农田水利工程广泛应用。而微灌技术则是对农作物的根部输送水分,通过精准控制,实现灌溉周期短,水流量小,节约水资源的优点[1]。

2 我国农电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现状

2.1 规划与设计缺乏合理性

一些设计人员在工程勘察时多根据已有资料进行设计,关于现场实地勘察工作不能认真、仔细的开展,如此会导致节水灌溉设计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情况,如不能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项目内的种植结构、对水源水质中的问题缺乏充足的了解、对于建设区域内土地隶属问题不明确等。同时,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对农田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设计时只能根据自身经验,如此也会导致规划设计的不合理,因此相关规划设计人员有必要仔细、认真的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准确、认真的分析,在获得第一手资料后再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设计,如此才能保证高效节水灌溉与我国农田发展实际需求相符,并将其有效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2 农田种植作物的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新农村经济建设正在不断进行,农村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农民增产成了最主要的农村工作建设任务之一,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就是在这样的任务需求下应运而生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之所以提出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农民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农民的收入,然而由于对于经济增长需求的逐渐迫切,导致了在农田实际生产的过程中,种植结构逐渐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使得农田建设的各项工程失去了本身的促进效果,也会使得农民经济无法真正发展,新农村经济建设也将停滞不前[2]。

2.3 缺少相关节水灌溉标准

部分农田水利工程未明确节水灌溉的使用标准,工作人员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统一的灌溉准则。在开始水利灌溉之前缺乏进行整体规划操作,往往没有统筹周围环境和灌溉需求,更没有将节水灌溉纳入规划之中,很难达到良好的节水灌溉效果。因此,应制定统一的节水灌溉标准,才能按照规定开展精确的水资源配置,通过给定的标准进行灌区的用水需求,从而在灌溉过程中有效地兼具节水和灌溉质量。

3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3.1 水运输节水技术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大多使用渠道输送方式完成农田灌溉,但这种输送方式会使水资源在途中蒸发,导致水资源流失。针对这种情况,必须采用行之有效的节约用水方式,防止输送过程中蒸发浪费。应先寻找渠道出现渗漏的原因,然后采用行之有效的防渗漏措施,强化渠道防渗措施。各种防渗透材料因性能不同,其自身的防渗作用也各不相同。其中渠道内壁混凝土衬砌、U型槽渠等都是节约水资源的良好方法。这些方法不但能够提升水资源输送临率,还能防止水汽蒸发,降低渠道后期维修养护费用,延长渠道使用寿命。

3.2 喷灌式节水技术

在大规模农田中,主要使用喷灌式节水技术,利用喷灌机压力转动卷盘,让卷盘作为中心旋转,向四周灌溉。喷灌机的工作方式简便,在喷灌机上安装喷头,以便于获取充足压力,实现稳定喷灌,完成大规模农田的喷灌作业。在设计喷灌节水设备时,要全面掌握农田的具体情况,到现场调研,充分分析地理条件,才能让设施满足农田灌溉需要,同时能够保证灌溉水量达到农作物生长需要。应用喷灌机可随时移动设备,对农田进行全面的喷灌,全程操作简单便捷,可以充分结合自动化设备,保证灌溉效率。但由于喷灌式设备占地面积大,浪费土地资源,且灌溉期间还需要其他设备配合,对于农民的操作技能提出一定要求[3]。

3.3 滴灌技术

这些年来,滴灌技术这一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技术的使用,能够在植株的根系部均匀的渗透水滴,这样一来,植株根系的土壤便可以获取充足的水分,从而取得良好的发育环境。进行对植株的灌溉时,采用滴灌方式,有利于水分渗透土壤,而且,水分以点滴的形式进行渗透,也不会损坏到土壤的结构,同时也不会出现地表径流的问题。近些年来,科研人员不断完善滴灌技术,将覆膜技术和滴灌技术有效结合,最终研究出了膜下滴灌技术,这一技术被普遍应用到了棉花、玉米等作物的生产当中去,通过对这一技术的使用,不但可以让土壤的水分含量得到保障,还可以让化学肥料的施加量得到良好控制,进而促使经济效益的提升。

4 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建议与思路总结

4.1 将农业发展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结合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还处在水资源匮乏的状态,优化水资源配置成了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之一。因此,在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进行具体的项目规划和设计之前,相关设计人员就必须对当地的水质和水资源状态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尽量在最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基础之上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计划的展开,使农业发展和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能够完美结合,从而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目的。

4.2 调整使用水资源

现阶段我国没有丰富的水资源,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提倡节水,但在农业灌溉中将会用到大量水资源,并且控制水量的要求较高。从而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优化配置节水灌溉的技术措施以及设备,使水资源应用更具科学性,同时根据农业生产要求、地区水资源规划和地区气候条件进行充分的考虑,优化建设农田水利工程。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应具备科学发展观,以此科学规划农田生产用水与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同时根据气候数据和地区水资源状态报告等综合分析地区灌溉要求,从而有机结合地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的规划配置,加强运用水资源的效率,同时在地区内倡导节约用水,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期间应用节水技术的效果[4]。

4.3 加大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力度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可以顺利规划并正常使用,那么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一定会带动起当地的水利工程发展与建设。因此,高效节水灌溉的示范工程建设力度是不能忽视的,参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分析当地水质,在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开展示范工程的建设,进而通过示范工程的成果来深入促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计划的实际展开,这样才能有效促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开展[5]。

4.4 在当前灌溉技术基础上不断引进新的节水灌溉技术

目前,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与科学技术进行了高度结合和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随着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不断展开,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也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因此,为了更深入的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展开,增强其对农村经济生产的发展促进作用,需要在不断完善节水灌溉计划的基础之上,不断研发并积极开展新兴灌溉技术的应用,将更先进更广泛的科学节水灌溉技术作为深入发展的基础,不断完善高效节水灌溉计划,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达到更新的高度,从而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开展,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6]。

5 结语

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实现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且能够更好的调整我国农业结构,为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我国政府部门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日渐重视,为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并将工程所具有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就需要对现有灌溉方式进行不断发展与调整,并重视新型技术的研发与引进。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农田水利农田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农田创意秀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