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际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0-11-26蔡建雯张孟佳
蔡建雯 张孟佳
(1.荷兰莱顿大学心理学系,莱顿 2333AK;2.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083)
1 引 言
群际关系(intergroup relations)长期以来一直是社会心理学、政治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学科中重要的研究领域。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群体成员对所属群体的认同能预测一系列的群际行为(Tajfel & Turner,1979),包括最重要的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贬损(Levin & Sidanius,1999)等。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看似简单的群际行为会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引发有关不平等、歧视和社会排斥的政策议题(Greenwald & Pettigrew,2014;Abrams & Killen,2014;Sirin,Valentino,& Villalobos,2017),造成社会群体间乃至民族国家间的仇恨、冲突和极端暴力行为(Mäs & Dijkstra,2014;Motyl,Hart,& Pyszczynski,2010)等。当代社会心理学中的群际关系研究极大地受到接触假说(contact hypothesis;参见Allport,1954)、现实冲突理论(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参见Campbell,1965)和社会认同论(social identity approach;参见Tajfel & Turner,1979;Turner & Oakes,1986)等几个主要理论的影响。基于对这些理论视角的发展和整合,致力于阐明群际态度和群际行为背后心理过程的实证研究在上世纪末以来就不断涌现,并在近几年逐渐与减少性别、种族和宗教等偏见、应对社会不平等以及缓和暴力冲突的干预措施联系起来(Kteily & Mcclanahan,2020;Halperin & Schori-Eyal,2020;Zezelj,Miloševic-Dordevic,Van Niekerk,& Pavlovic,2020)。
建立在社会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群际关系研究在近年来呈现出多学科的发展趋势,向社会学中的移民和宗教研究(Sarigil,2018;Matera,Picchiarini,Olsson,& Brown,2020)、政治学中的族群冲突和国际关系研究(Zeitzoff,2018;Chayinska,Minescu,& McGarty,2017)、管理学中的组织和商业关系研究(Roberson,2019;Li,Arikan,Shenkar,& Arikan,2020)、社会政策中的不平等和社会干预研究(Edmiston,2018;Vezzali,Bernardo,Stathi,Visintin,& Hewstone,2019)等领域输送了许多实证研究成果。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研究者能够充分了解研究现状,总结和预测整体发展方向,找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研究展望。这对于整合跨学科概念,建立完整的群际关系理论知识体系,从而在群际偏见、歧视和冲突等社会议题上发展政策干预有着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选用CiteSpace软件(Chen,2004)作为文献数据分析工具,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检视了2010—2019最近10年的群际关系文献。以梳理目前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为核心目标,我们致力于对以下几个问题给出回答:(1)10年间群际关系文献的发表数量及被引频次如何变化?(2)群际关系领域内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向?(3)群际关系文献中有哪些关键的文献节点?(4)研究热点是如何变化和演进的?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国际公认反映了科学研究水准的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S)中两大引文库SSCI和A&HCI为检索源获取样本文献数据,对2010—2019年10年间群际关系文献进行检索
由于截至数据导出日期,2020年的研究文献尚不完整,不具代表性,故未将其纳入本研究的分析范围。
。
经过对比以多种检索方式获得的文献数据后,确定检索词为TS=(“intergroup relation”OR“intergroup relations”),该组检索词涵盖了“群际关系”英文单词的单复数形式,所得文献数据最契合研究主题,能较为准确地反映群际关系领域的研究成果。经检索,得到有效文献1294篇,因只关注同行评议期刊的学术文章,仅选取类型为期刊文献(article)的文献1194篇。另外,为确保获取的文献均在“群际关系”主题范围内,我们又逐篇阅读了初步检索所得文献的题目、关键词、摘要等内容,发现有9篇文献未包含群际关系相关的研究内容,故而将其剔除。导入CiteSpace软件进行去重处理,显示无重复文献,最后得到2010—2019年间的群际关系有效文献1185篇。
2.2 研究方法
本文将首先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呈现近10年群际关系相关研究年度文献发表数量和被引频次的统计,分析二者在10年间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了解群际关系研究领域在最近10年中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历程。
随后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中,采用CiteSpace网络可视化工具分别对被引文献(研究方向的聚类分析和关键节点文献分析)和关键词(研究热点演进分析)两种节点类型进行词频统计和共现网络可视化。在本研究的可视化方案中,我们用节点大小来代表词频(对于两种类型节点分别代表文献被引次数和关键词出现频次)。除词频外,中心性(centrality)也是体现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的指标之一(贾海波,梁君英,杨持光,沈模卫,2019)。在CiteSpace可视化方案中,这一指标严格意义上是指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它量化了节点落在网络中任意其他两个节点间的最短路径上的程度。在聚类分析中,我们还探讨了聚类网络的模块性指标Q和平均剪影度指标(Mean Silhouette)两个结构指标。其中,前者反映网络中形成的各个聚类的显著程度,后者反映聚类内部节点的同质性程度,两者共同表明形成的聚类质量的高低(Chen,Ibekwe‐SanJuan,& Hou,2010)。
3 结果与分析
3.1 群际关系研究领域文献发表数量和被引频次分析
我们对1185篇群际关系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文献发表数量和被引频次的年度统计,以揭示文献的增长及老化规律,从而在了解群际关系领域迄今的发展状况基础上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做出预测。图1中,被引次数表示所有相关文献在当年的累计被引频次。
整体上,2010—2019年间群际关系领域的文献发表数量、被引频次均呈上升趋势。文献发表数量在10年间增长平缓且小有波动,总体增长率达到90.2%。其中,在2011—2012年和2016—2017年两个时间段,文献发表数量经历了较大幅度增长,增长量(率)分别为41(56.2%)和48(42.1%)。由此,我们可以将群际关系发文量的变化划分为四个阶段:增长期(2010—2012)——平稳期(2012—2016)——二次增长期(2016—2017)——再平稳期(2017—2019)。这两次文献大幅度增长的部分原因可能在于2010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的难民潮和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导致的族群关系紧张,以及随之兴起的西方右翼民粹主义引发的学界普遍担忧(Sambaraju & Mcvittie,2017)。
文献被引频次则稳定且极为迅速地增长,10年内增长了超过60倍,1185篇文献共计被引16497次(其中排除自引次数则为14678次);尤其在最近的2018—2019年中,被引频次增加了1239次。这说明,群际关系文献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且近年非但热度不减,还大有继续升温的势头。
图1 文献发表数量和被引频次年度统计
3.2 研究方向的主要聚类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对样本文献进行了文献共被引分析,时间跨度为2010—2019年,时间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选择“引文(Reference)”,阈值设置为“从每个时间切片中选取被引次数排名前30%的文献,至多100篇(top 30% per slice,up to 100)”。为简化网络和突出网络的主要特征,我们运用“寻径(pathfinder)”算法和“合并网络裁剪(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策略裁剪网络,其他参数则保持默认,运行后得到群际关系研究的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在该网络图谱的基础上进行自动聚类,使用TF*IDF加权算法提取聚类标签,最终生成的文献共被引网络聚类图谱如图2所示。该图共生成22个聚类,网络模块性指标Q=0.8649(>0.3),说明该网络图谱的聚类结构非常清晰;平均剪影度指标(Mean Silhouette)=0.3942(接近0.4),说明各聚类内部的同质性尚可。
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图中包含节点数大于33的前7个主要聚类进行汇总,它们代表了2010—2019年间群际关系领域的7个主要研究方向。其中每个节点的剪影度均大于0.8,说明这些聚类内部的同质性指标非常优秀,7个聚类各自包含的节点数、剪影度指标和标签等信息汇总于表1。
图2 文献共被引网络聚类图谱
7个聚类分别为“群际接触”“外群体非人化”“积极回应”“人际过程模型”“群际行为”“具象识解”“社会分类”。其中“群际接触”和“社会分类”是群际关系中的最经典研究视角,前者以Allport(1954)的接触假说为基础,而后者主要涵盖了交叉分类范式(Vanbeselaere,1987)和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Gaertner,Dovidio,Anastasio,Bachman,& Rust,1993)等减少群际偏见的心理学干预研究。“人际过程模型”、“群际行为”和“具象识解”聚类的研究则分别结合了心理学研究中的亲密关系的人际过程模型(Reis & Shaver,1988)、情感—认知一致理论(Rosenberg,1968)和识解水平理论(Trope & Liberman,2010)。相较其他5个聚类,外群体非人化(如Kteily & Bruneau,2016)和群际帮助的积极/消极回应(如Halabi,Dovidio,& Nadler,2016)研究在时间线上则相对靠后,但在2010—2019这10年中仍受到了群际关系研究者相当多的关注。
表1 共被引文献的主要聚类
3.3 关键节点文献分析
在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中,我们摘取了中心性0.15以上的10篇文献。同时,这些节点也具有较高的被引频次(最低被引10次,最高被引89次)。在CiteSpace中,这些高中心性的关键节点被定义为控制着文献领域由一个时期向另一个时期过渡的转折点(pivotal point;Chen,2004)。在本研究中,这些关键节点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它们是具有不同研究主题的文献之间的“桥梁”,与多篇文献形成共被引关系;同时也很可能是群际关系研究领域中承前启后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段时期群际关系研究的热点主题并控制着研究热点在两段时期之间的发展走向。
表2 中心性0.15以上的关键节点列表
表2中的10篇关键节点文献根据研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提出基本理论模型、对理论的拓展和对不同理论的整合。
1.基本理论模型。在10篇文献中,Gaertner与其同事提出了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Gaertner,et al.,1993)。该模型基于社会认同论,提出了一种减少群际偏见的方法——突显可以将内外群体同时纳入一个共同整体的类别划分,使原有的内群体和外群体认同转移到更具包容性的共同群体认同之上。这也是10篇关键节点文献中,唯一一篇构建了基本理论模型的文献。
2.理论拓展。在10篇文献中,有7篇文献致力于拓展已有理论。一种理论拓展的方式是寻找理论的适用情境,例如Islam和Hewstone(1993)区分了接触假说在群际接触不同维度下的适用性,Wright、Aron、Mclaughlin-Volpe和Ropp(1997)发现接触假说可以拓展到群体成员不进行直接接触的群际情境,Devos和Banaji(2005)探讨了美国族群的社会分类。另一种理论拓展是澄清了原有理论模型的因果机制,例如Pettigrew(1997)基于接触假说发现,相较低偏见对群际友谊的预测,群际友谊更能预测低偏见。还有则是通过引入新的预测变量扩充原有理论框架,例如Iyer、Leach和Crosby(2003)以及Doosje、Branscombe、Spears和Manstead(1998)对负罪感的研究拓展了群际关系的情绪理论框架,Leach、Ellemers和Barreto(2007)发现道德也能影响内群体认同。
3.理论整合。Jost、Glaser、Kruglanski和Sulloway(2003)进行了元分析,将政治保守主义视为动机驱动的社会认知,整合了人格理论、认知和生存需求理论以及意识形态合理化理论。这一文献节点有相当大的跨领域贡献,作为“桥梁”连接了与意识形态研究及人格、认知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相关的庞大文献群,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何它的中心性在所有被引文献中最高。此外,Hornsey和Hogg(2000)比较了相互群际分化模型和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整合分析了这两个模型对减少群际偏见的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关键节点文献内容多为基本理论及对基本理论的拓展和整合,这恰恰体现了这些高中心性的节点作为连接不同时段和不同研究主题的“桥梁”角色。这些高中心性文献的研究对象大都是被剥离出具体社会情境的内群体和外群体(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要保证研究的内部效度以明确基本因果关系),但在2010—2019近10年的群际关系文献中,更多结合具体社会问题的研究开始涌现。在实验室情境外,研究者们开始将关注点投向具体社会群体(如移民群体、性别群体、污名化群体等)间的群际关系。这些关键节点文献为随后20年中一直处于增长形势的群际关系文献——特别是为那些在具体政策议题中验证基础性理论成果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这些研究的主题在后来也逐渐成为群际关系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后续研究的方向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指引。
3.4 研究热点的演进分析
研究热点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受到联系紧密且数量较多的一组文献关注的研究主题。对研究热点的分析有利于领域内的研究者把握哪些主题在哪些时段受到过其他学者的大量关注,并了解领域内的不同研究视角在如何发展和变化。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分析关键词的词频确定群际关系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些关键词往往是研究主题的缩影,是文献内容的高度概括。在CiteSpace软件中,仍将时间跨度设置为2010—2019年,时间切片为1年,节点类型选择“关键词(Keyword)”,阈值设置为“从每个时间切片中选取出现频次排名前30%的关键词,至多100个(Top 30% per slice,up to 100)”。网络图通过“寻径(Pathfinder)”算法和“合并网络裁剪(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策略裁剪。为了在时间分布上观察研究热点的演进,我们选择“时区(TimeZone)”视图,得到如图3所示的关键词共现网络时区图。
图3 关键词共现网络时区图
在图3中可以发现,出现频次较高(节点大小较大)的关键词主要聚集在2010年时区中;而文献中新出现的关键词数量则在2015年时开始明显减少,在2016年经历一波激增后持续下降。其中,出现频率高于50次的关键词的首次出现时间均为2010年,且2010年时区中的关键词节点与随后9年每年时区中的关键词节点都有密集的连接。这说明2010年(以及2010年以前)研究的主题很可能较为基础和宽泛,是后续研究的铺垫。而后续研究的主题和视角很大程度与2010年(及2010年以前)的研究主题有关,可能是对其做出的某种拓展或者结合实际问题的反思。
表3汇总了2010—2019年10年中每一年在群际关系文献中首次出现的高频关键词,据此我们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分析群际关系研究每个阶段的研究热点。这些关键词正印证了我们之前的想法——研究主题由基础向实践演变。
大体上,我们可以将群际关系研究热点的演进按照关键词首次出现时间分为四个时段:
1.2010年以前:群际关系基础性变量研究
在2010年时区中首次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几乎都是群际关系研究中的基本概念,例如群际关系(intergroup relation)、偏见(prejudice)、态度(attitude)、认同(identity)、接触(contact)等。其中偏见和群际态度是迄今为止群际关系研究中探讨最多的因变量之一,相当多的群际关系研究致力于揭示群际过程如何产生偏见和预测其他群际态度,这个基本因果关系也是接触假说提出的基础。此外,认同也是一个群际关系研究中的基本概念。这个术语在该领域的运用源于群际关系研究奠基者之一的Henri Tajfel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人们对自己属于哪个群体的认同是预测他们群际行为的重要途径(Tajfel & Turner,1979)。
2010年是我们研究摘取的文献数据的起始年,但通过回顾更早的文献,我们发现群际关系研究基本概念的提出更多是在2010年以前,尤其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交汇期。因此,我们将我们研究界定的“近10年”之前的时间作为热点演进的第一个时段,这是群际关系研究的奠基期,这一时期提出的许多概念成为后续研究争相验证和拓展的基本变量。
表3 在各年度首次出现的高频关键词
2.2010—2011年时段:群际关系的理论拓展和尝试性的实践融合开始出现
在第二时段,研究者开始尝试拓展群际关系领域的基础理论,例如前文中曾提及的在经典的接触假说基础上形成的拓展接触理论(extended contact theory;参见Wright,et al.,1997)。该理论在群际接触促进积极群际态度这一假设的基础上,提出观察和了解内群体其他成员与外群体成员间的群际友谊也能带来与直接的群际接触类似的效应,因此这种“拓展接触”也显著改善了群际关系。
此外,研究者在这一时段也开始尝试将理论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但主要还是限于移民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多数族裔群体与移民群体间的群际关系。例如在高频关键词中就新出现了多数群体(majority)、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和移民(immigration)等。
3.2012—2015年时段:群际关系的跨学科研究尝试和方法论的拓展开始出现
在第三时段,群际关系研究开始做出大量的跨学科尝试,例如结合了宗教研究(religion)、政策研究(policy)和管理学研究(management)的知识,以及引入传播学中的舆论(public opinion)、政治学中的意识形态(ideology)、色盲(color blindness)和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等概念。此外,调节作用(moderating role)在关键词中的多次出现则说明,许多研究通过引入调节变量探讨原有理论的适用情境,这也是对理论拓展工作的持续。统计学概念元分析(meta-analysis)在2014年时区中占据首次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位置,表明群际关系研究采用了较新的文献统计方法进行文献回顾。这个研究方法论上的拓展说明,除实证研究(尤其是实验研究)以外,群际关系研究者们也开始重视领域内不可以缺少的文献研究。
4.2016—2019年时段:群际关系研究与更广泛社会议题的结合开始出现
在热点演进的第二时段,我们了解到关注实际社会问题的群际关系研究已经开始出现,但当时绝大多数相关文献仅限于对多数族裔—移民群体群际关系的研究。在第四个时段,群际关系研究已经开始与更广泛的社会和政策议题相结合,例如在2016年时区中首次出现的关键词民族多样性(ethnic diversity)、媒体(media)、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公共产品(public good),2017年时区中的社会规范(social norm)和种族认同(racial identity),2018年时区中的欧洲(Europe)和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以及2019年时区中的社会公正(social justice)、幼儿(young children)和善意的性别歧视(benevolent sexism)。
第四时段内部的研究热点演进也极其有趣。2016年起出现最多的新关键词仍是传统上与群际关系相关的种族/民族议题,但是诸如“媒体”“全球化”“公共产品”等更加与全球社会生活相关的社会学术语也开始出现。2017年的热点则进一步走进人们的生活,显得更加“社会学”——“规范”“网络”等词语开始出现,同时种族议题热度不减。而2018年起的研究则可能受到愈演愈烈的英国脱欧影响,开始把关注点投向欧洲,以及与欧洲一体化相关的文化多样性。到了2019年,表3中摘取的出现频次和中心性最高的三个关键词均是与人类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联系非常紧密的社会政策议题,这些议题在近几年的西方社会科学各学科文献中都受到极大重视。这说明,群际关系研究不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基本因果关系探究,它正在走向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也致力于在社会干预和社会政策层面上为人们实现社会福利的手段提供新的见解。群际关系研究的热点演进表明,群际关系研究已经愈发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不可分。
4 讨论与结论
本文对2010—2019年的群际关系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发文量和被引量、主要研究方向、关键节点文献、研究热点演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从文献发表和被引的整体概况来看,群际关系领域的研究热度一直处于增长中。虽然近10年内发文量有增长也有缓和期,但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特别是文献的被引量,10年内以超过60倍的速度迅速增长,该研究领域的文献受学者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第二,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我们发现群际关系研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架构。聚类分析显示群际关系研究分布在几个基本的研究方向中,包括群际接触、外群体非人化、群际帮助、人际过程、情感—认知一致、识解水平和社会分类等。各方向间有相当的重叠,具体的文献节点大部分是在现有研究方向上的拓展。进一步的关键节点文献分析显示,关键节点文献多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发表,内容主要是基本理论及对基本理论的拓展和整合。这些关键的文献节点是承前启后的“桥梁”,它们控制着群际关系理论发展路径中一个时段向另一个时段的过渡。
最后,对关键词共现网络时区图谱和各时区高频关键词的分析显示了研究热点从理论到实际问题、从基本模型到跨学科跨领域尝试的演进。研究热点越来越能够反映出人类的现实生活和热点社会问题,跨领域尝试也使得群际关系理论在不同情境下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越来越强。这一发展趋势体现了当代社会心理学学科朝干预主义方法(interventionist approach)发展的趋势(Halperin & Schori‐Eyal,2020)。当代社会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同时也伴随着许多社会问题的涌现,例如全球化所带来的种族和移民偏见、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不平等、霸权主义与宗教扩张带来的区域紧张局势和暴力冲突等等,因此社会对合理干预措施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要求群际关系研究者不仅要通过基础研究揭示社会现象、帮助人们理解群际关系的心理过程,还要尝试发展基于证据的干预措施、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建议。
回顾过去10年,群际关系的研究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但从长远来看,该领域的研究仍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我们认为,未来群际关系的研究还可以从至少两个方面深入发展:
一是群际关系研究或可与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在前文分析中,“网络”作为高频关键词直到2017年才在群际关系文献中首次出现。尽管学者已经探明了影响群际关系的个人差异和情境因素,但对于内群体成员的群体间或群体内社会网络关系如何影响他们的群际态度和行为,文献仍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Granovetter(1985)提出预测社会行为时必须考虑行为者在社会结构中的嵌入性,在群体情境中更是如此,这种网络嵌入性研究或可作为接触假说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神经科学和生理学与群际关系的交叉领域值得重视。神经科学和生理学无论在理论还是在方法论上都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特别是在群体压力和其他情境因素干扰下自我报告的测量方法可能具有偏差时,许多群际关系研究的关键变量可以用神经科学和生理学方法测量。例如用神经成像方法测量群际移情(Avenanti,Sirigu,& Aglioti,2010),用眼动轨迹测量对外群体的注意力(Richeson,Todd,Trawalter,& Baird,2008),用心血管指标测量群际威胁的反应水平(Mendes,Blascovich,Lickel,& Hunter,2002;Scheepers,Saguy,Dovidio,& Gaertner,2014)等。这些方法可以对变量进行精确测量,虽已有研究者使用,但受到的重视仍不多,未形成体系化的跨领域理论和方法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