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讨
2020-11-26刘智华
刘智华
(固原市生态环境局彭阳分局,宁夏 固原 756500)
新时期基层事业单位拥有较多的固定资产,实现对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可以为维护固定资产价值提供支持。因此,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对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改进策略。
一、基层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提供产品和服务,这种固有属性不同于盈利性组织,其拥有的固定资产作为社会基础物资管理使用,价值不菲,能否较好的发挥效益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资产管理部门应加强固定资产监督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优化评价指标设计,挖掘固定资产基本服务潜力,合理规划使用,实现政府意图,以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较低
目前,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交互性特征,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者常兼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利于固定资产管理举措的优化创新。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团队专业素养构成情况的分析,未能从职业道德体系建设和管理性工作技能建设两个方面实现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团队成员无法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一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者对于人力资源培训长效机制的重视程度不足,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建设过程中,缺乏对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举措的有效创新,最终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较低,无法在基层事业单位创新固定资产管理方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二)固定资产内部监督举措不够成熟
在事业单位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内部监督工作的价值未能得到体现,无法实现对固定资产价值管控措施的改良。一些基层事业单位缺乏对纪检监察工作运行经验的有效积累,对于经济性质活动的决策制定特点缺乏必要关注,难以为内部监督工作在岗位设计和联合方案构建方面的创新提供有力支持。且对于日常管理台账的设置水平重视程度不足,未能实现对台账漏洞缺陷的有效分析,导致固定资产内部监督工作无法有效地实现对资产价值的维护。
(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从当前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固定资产的价值开发,尤其在当前基层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已经可以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处置的情况下。但是,目前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信息化技术资源应用价值的总结,没能实现对信息化技术应用具体价值的精准分析,最终导致基层事业单位无法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进展,不利于固定资产管理科学性的优化。一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于明细目录的处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固定资产保管责任人的约束,无法为信息技术效率优势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
(四)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较低
从现有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情况来看,很多政府资产的持有部门均以一种所有者的身份管理使用,重视计划采购,超标准预算项目资金,轻视日常的核算管理,导致陷入采购、使用、报废的不良循环。资产管理部门难以对其使用状况进行合理评估,不能及时拨付资金维护保养,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此外,资产持有者缺乏理性经济的思维,增加了资产的机会成本和持有成本,很多固定资产的突出应用价值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部分基层事业单位未能对现有资产分类管理,对闲置资产未有效加以利用,对于现有固定资产贬值现象分析不够全面,无法在资产价值维护方面取得进展,最终导致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较低。在进行重要固定资产购置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绩效评价、领导问责管理机制,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缺乏对成本支出现状的科学分析,未能实现对房屋、公共基础设施等重要资产的科学化管理。
三、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创新优化策略
(一)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政府资产管理部门委托各个资产使用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基层事业单位有责任和义务针对现有的固定资产组成情况,对固定资产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改良,尤其在资产管理人员的使用上应注重“德才兼备”的人员,从职业道德体系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两个方面出发,加强管理。一是在职业道德方面重点关注资产管理人员的个人诚信记录、适用保密的规定、独立客观公正的判断和业务处理能力。资产受托人员责任意识的强弱间接的决定了单位整体的资产信息完整度,这种能力需要从平时的培训积累和专业的脱产学习两方面入手,使其能达到合格资产管理者的要求。二是在业务能力建设上,寻求与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衔接,设置岗位基本进入条件,外聘专业人员从资产规划、评估等方面培训指导,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基层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要制定符合固定资产价值维护需要的具体策略,使基层事业单位可以更加成熟的实现对固定资产管理团队的优化组建,提高该团队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要对专业人才培训长效机制进行调整,健全符合固定资产价值开发需要的各项措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对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关注,避免传统人力资源培训措施的局限性,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二)提高固定资产内部监督举措的成熟度
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加强内部监督。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监督工作的开展可以在充分适应基层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实现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监管。固定资产内部监督具体工作必须能对现有资产管理漏洞进行弥补,使固定资产价值能得到完整开发,以有效优化基层事业单位的工作环境。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固定资产分类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从重要性、易损性上进行判断识别,强调管理主次顺序。对那些日常使用时效较长的、易损耗性的、单位价值较小的资产,可一次性列入当期损益,不纳入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建立不定期检查和定期盘存相结合的制度,对单位价值高、重要性程度强的资产应指派不相容职务的专人单独管理,同时进行不定期检查,其余资产在年末组织进行盘点,对不符事项具体分析,对违法违规事项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处理,同时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的建设,在此基础上要防止相关人员串通舞弊,合理设计资产管理人员岗位职权,实施定期轮岗制度,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强化问责机制,保证资产安全完整。
(三)提高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基层事业单位在制定信息化技术实际应用方案的过程中,应将本单位财务会计和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系统相互衔接,打破管理边界,实现信息资料共享,提高实物、价值的统一管理程度。必须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各环节组成情况的关注,尤其要对公文的转换以及资产的调配等重要工作加以创新,建立健全资产记录系统,测试其安全可靠性,关注常规资产的使用、调配、处置等,还需要将非常规性的资产,如道路、水坝、保障性住房、矿产资源等的计量和管理纳入资产管理系统。具体如可使用扫码贴标等方式实现对信息资源录入管理,以满足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价值开发需求。
利用信息化结果管控固定资产,有利于实现资产的动态管理,满足政府部门对区域内的资产实现统一分配和再利用,提高资产使用部门的透明度,满足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的需要。
(四)提升固定资产的总体利用率
优化固定资产配置。预算管理部门应严格审查资产采购项目,严防控制不按计划、超标准、重复采购,结合资产管理系统审查合规性,重视资产日常管理,明确基层事业单位使用责任人的权限责任,确定单位和个人维护保养义务,制定多联式保养维护记录表单,区别对待一般维护保养和专业大修,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使用维护信息,及时更新资产使用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使用效率。
挖掘固定资产能效。建设统一的资产交易部门,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对闲置、无法正常使用或临近报废时限的资产,报请财政等资产管理部门统一清查盘点,在实践中主要关注以下几类:闲置、超标准配置、因技术过时需报废淘汰的资产、因事业单位合并分立等隶属关系改变需要交易的资产。应由财政资产评估中心或外聘专业评估师度量其价值,分类做出调拨、出租、处置、报废等决定,提出进场交易申请,由交易部门审核资产产权等资料,评价合格后进场交易。
完善绩效评价、问责机制。固定资产特性之一是使用时间较长,需要从全局出发综合考量,尤其是污水处理站、保障房、水利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林木牲畜等公益性的资产,不能满足于工程交付使用的竣工验收,还需在较长时间内评价经济社会效益,从人民的满意度、人民群众获得的幸福感、人口覆盖面的广度等非价格指标入手,理性评价,纳入领导评价考核问责体系。资产利用率的考评工作需要与固定资产管理的总体战略相适应,为固定资产应用价值的全面开发提升提供帮助。
四、结束语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可以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因此,应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的创新管理策略,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综合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