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增强语文教学效果研究

2020-11-26陈敬安

成才之路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教师应教学效果初中语文

陈敬安

(甘肃省临洮县孙梁家初级中学,甘肃 临洮 730500)

初中语文教师要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在既定时间内深入理解教育理念,巩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保证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学任务设定不明确,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授课期间并未设定合理教学任务,如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只是根据语文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分析,花费大量时间讲解阅读内容,虽然学生理解了学习内容,但并未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方法,不能培养自主阅读能力。二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在讲解诗词相关内容时,教师依然采用背诵等教学方法,没有重视词语与句子意思的讲解,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教学方法比较陈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依然将教学重点放于各种考试与测验环节,期间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能更好地领悟语文学习的真正魅力。四是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与沟通,课堂氛围不够融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未与学生进行必要交流,教学中不能真正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且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只是被动学习知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五是教师不重视课堂的实际反馈,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应充分做好反馈评价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第一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但当前部分语文教师并未重视此过程,教学反馈缺乏及时性与明确性,以致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策略

1.认真备课,精心制订教学计划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环节,教师应认真分析课程计划,合理研究教材内容。具体而言,备课期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研读中考考纲与教学大纲,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二是分析学科教材,及时掌握编者的基本意图,在此基础上分析每篇课文的重难点内容。初中语文涉及字、词、句、段、篇、章等学习内容,授课期间教师应突出重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认真学习新课改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授课模式,保证教学效果。四是应在了解学生语文认知情况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学与接受能力,并采取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活动。

2.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有效突破

初中语文正式加入文言文阅读课程,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文言文的学习水平,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降低学习难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微课视频,为学生进行阶段性教学。第一阶段为学生讲解作者的性格特点、生平、写作背景等内容。第二阶段为学生展现动态图片,使学生理解“鸡犬相闻”“落英缤纷”的含义,最后讲解文中的重点难点词语,分析古今异义词。第三阶段鼓励学生利用微课在课下进行反复学习,逐步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3.关注学生差异,开展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学习情况各不相同,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能仅凭单一标准,而应该客观了解每位学生的差异性。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可以真正掌握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生活的社会背景与当下存在差异,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阅历,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中表现的内容,更不能理解百草园中植物的具体形态。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进行分层,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成绩较差的学生需要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则应在理解作者感情的基础上,据此写出读后感加深印象。

4.实行兴趣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可以保持轻松、愉快的学习状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将学生看作教学主体,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至其他学习过程中,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应重视运用兴趣化策略,真正掌握学生的兴趣点,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衣》一课时,教师应结合文章内容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以此为依据打造趣味性较强的语文课堂。在讲解文章内容时,教师应通过故事模式进行讲述,学生可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逐步了解掌握文章中的知识点。这个故事本身便具备较强的吸引力,通过这种突破性的教学模式,能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

5.进行生活化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语文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存在紧密联系。教师在讲解文章内容时,应充分注意语文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巧妙采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可以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利用生活经验,通过感知熟悉的事物,不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印象,保证高效学习。

例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包含的情感,教师应为学生营造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在想象文章中画面时融入自身的生活经历,与文本展开深刻对话,加深对文章精髓的理解,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情感。但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师在营造生活化情境时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了解学生更多的生活阅历,保证学习效果。

6.引入合作交流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的感知与理解认知,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交换意见,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讨论期间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这对此后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具有更好的作用。

例如,《美丽的颜色》一课,文中作者以摄影家的角色记录了居里夫妇的生活情况,通过一幕幕的情境展现,使学生感受居里夫妇做实验的艰苦环境,以此体会各种发明的不易。在完成课文的讲述后,笔者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讨论分析各自的感受,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获得最大的启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会积极参与交流,这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再次被居里夫妇坚定追求科学真理的信念折服,立志向居里夫妇学习,保持坚强乐观的精神。由此看出,语文学习期间采用合作交流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强化学习积极性,在明确学生未来的学习方向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之,为了保证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高效性,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方法,在改变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教学效果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