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与公益性的研究
2020-11-26贾琢
贾琢
(吉林省前卫医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一、引言
如今,我国大多数的中立医院都在实施改革,导致改革的主要原因就是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较为低下,而且监管力度不够,监管形势化严重等问题。内部控制作为现代公立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内部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立医院的正常运作,因此公立医院要想进行改革,就必须要对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进行合理的强化、调整,从而最大化的提升其公益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公立医院的福利。
二、内部控制与公益性基本概述
(一)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主要是指企业,单位组织等在管理层面、治理层面、员工层面中实施的一个明确的,动态化的管理过程。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就是最大化的实施组织的目标,从而实现组织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内部控制理论,国内外的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界定,我们将其归纳为将环境、风险管理、各种活动及企业信息等问题,都联合起来的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将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设置为合理保证企业的合法经营化、资金安全以及技术创新等问题,最后从总体上提升企业的效率,促进企业长远目标的实现[1]。
而在公立医院中,要想实现医院的内部控制,就需要对其进行定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其次对公立医院要实现的目标进行分阶段化管理,最终实现医院目标的最大化。内部控制的实现好坏,在很大的程度上关系到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院的发展目标。同时,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目标要从属于医院总目标的实现,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实现医院公益性的最大化。
(二)公益性概述
公益性作为公立医院独有的特点,主要是指公立医院的发展与政府的一致统一,以人民为中心,保障社会福利,满足人民的健康需要。公立医院作为国家资源的一部分,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一些决策,其公益性也代表着人民接受医疗服务的水平,也在侧面反映着社会公共利益的程度,因此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公立医院来说,都应该重视其公益性,并且最大可能实现公益性目标,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公立医院要想实现其公益性,就必须要了解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特征,首先就是要保证公平性,公立医院必须要保证每一个患者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时平等地拥有相关的医疗和服务,其次是可承担性,这里主要指的是病人接受治疗时所需要花的费用,公立医院应该针对一些低收入人群提供医疗服务,保证其以做少的花费得到治疗,最后就是保证治疗质量和效率,如果不能保证医疗质量,那么也就失去了公益性的意义,因此在实际中,公立医院要保证医疗质量,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服务效果,提高医疗质量,高效的保证医院的快速运转。
三、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目标的核定
本文通过研究相关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其目标进行了分阶段管理,最终确定其内部控制目标如下:
(一)保障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最大化
在我国,公立医院是当地政府建立的,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非营利性组织。是当地政府为了确保当地百姓可以充分地享受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提升人民生活健康水平。公立医院与企业等社会单位在性质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其工作的公益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坚实的、安全的方便的医疗服务。具体而言,公立医院的医疗目标还医疗质量方面,医疗卫生方面,医疗服务方面,医疗费用方面等等[2]。
(二)保障卫生资源可以实现有效的利用
在我国大多数地方,公立医院的主要支持资金来源于当地政府的投入和医疗费用的赚取。而当地政府的投入在很大的程度上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为此,公立医院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会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一旦产生严重的浪费就意味着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更加大了病人的负担[3]。为此,在本文中,我们在实施内部控制的时候,充分地将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考虑进去,最大化的降低成本,提升运行的效率,使得医护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减少资源的浪费。
(三)保障公立医院的合法经营
在我国,公立医院的经营要合法而且还需要符合当地政府的要求。在医护人员执照方面,医疗卫生条件方面,在提供医疗服务质量等做出严格的规定,并遵守和执行相关规定。同时,更要坚守诚信的原则,对于病人负责,这样才是医院良性发展的根本。
(四)保障公立医院的资产合法、安全
资金充足是任何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公立医院也不例外。在我国大多数的公立医院均是来自于其所管辖单位的拨款和患者的治疗费用等。但是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对资金的安全和风险问题进行严格化管理,杜绝资金不充足,资金短缺等相关问题的发生[4]。
(五)保障公立医院财务资金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中,保障公立医院资金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提升其管理决策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5]。保障资金信息的完整性还可以保障其运行的安全,还可以根据公立医院财务相关的资金信息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绩做出监控,以此来对相关的医务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四、实现以公益性为主要目标的内部控制方式
为了有效地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需要着重来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为此更需要不断地完善医院的内部控制,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实现管理水平的精细化。
(一)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完善相关制度
对公立医院的内部体系进行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其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途径,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就是需要建立和完善内部环境体系,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与管理、内部审计、人才的管理与引进等多方面。不断地完善相关制度,提升制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是提升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最高层次,更是建立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核心和方向。如今,公立医院的内部改革就需要不断地界定和政府之间的责权关系,从而在决策、监督等多个方面中,实行明确的权利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决策监督机制,规范相应的制度[6]。
(二)加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医疗服务质量的优劣关乎一个医院的存亡,更是医护工作者的核心,是医院公益性的直接体现。在对公立医院进行内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内部环境进行优化,不断的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对于不同的部门实施明确的分工,加强对不同岗位和职责的监管。与此同时,公立医院还需要加大对其医生和护士进行再教育和培训,不断更新发展医疗技术,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例如,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通过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来医院进行授课等方式,可以通过与较好的医院进行定期交流合作等方式,还可以对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集中的学习与培训等方式来进行。而对于医疗服务的过程是一个极为容易忽视的环节,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要定期的进行检查和规范。最后,公立医院可以将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质量纳入医疗考核中,设计明确的考核方案对其考核,将最终的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相挂钩。
(三)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的控制与管理
加强对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与管理活动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提升医护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关键。公立医院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完善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且绩效指标的建立更加需要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效益性,并以此作为医生和护士提升工作的主要动力。逐步的引导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员工的工作行为,使其都充分意识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目的。为此,在具体的建立绩效指标过程中,需要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为,着重强调医院的理事会对医院管理人员的评价,不断提升医院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将其最终的绩效评价结果与奖金和工资挂钩。第二个方面为,着重加大对医院的各个部门、各个科室乃至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力度。将患者的医疗费用、医疗服务质量、患者的评价结果、服务效率等等多个指标作为综合性的因素来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其考核的结果与相关人员例如院长、普通医护人员的薪酬、晋升等相挂钩。
(四)不断地深化完善监督保障机制
实现对公立医院的内部监督和管理是保障公立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得以发挥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此,公立医院要充分的发挥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大审计部门自身的威信,建立健全相关评价和考核制度,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存在的缺陷提出修改意见和改进方式。除此之外,鉴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公立医院还需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等,不断地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完善自身的服务体系。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结构性改革的不断加大,实现对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是提升其工作效率和公益性的重要方面,将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与公益性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管理,其对于公立医院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对于不同的公立医院,其实际情况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公立医院应该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加大对管理体系的改革力度,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发展水平,规范自身的运营,从而提升其公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