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立医院成本核算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0-11-26田颖
田颖
(朝阳县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全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保政策改革不断加深,对医院的经营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随着全国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加价的全面实施,医院的经营重点也从药品盈利转向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步入了向管理要效益的时代。成本管理是医院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成本核算工作开展得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决定了医院的盈力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一、成本核算对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医院各类资产的合理分配
1.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
通过精确合理的成本核算,深入的成本分析,财务人员能够准确地掌握医院各个部门的资金需求与使用情况,从而为医院领导提出资金使用方案,使医院资金的分配与使用更加合理,较大程度提升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
2.优化医院资源配置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潮中,财政补助资金只占医院收入的很小一部分,医院想要生存和发展,并且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高的经济收益以及社会效益。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对各项经济活动开展全面的成本核算,充分了解各项费用、成本的支出情况,再以此为依据编制预算,合理分配医院资源,将医院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实现充分应用,减少资源浪费。
(二)有利于医院提高盈利能力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的普及,医院患者中参保患者占比逐年提高。现在的医疗保险政策是医保局按病种定额给医院拨款,而医院是按患者实际消费的一定比例予以报销,这样,通过成本核算掌握病种成本构成,努力减少不必要的消耗,降低病种成本,就成为医院提高盈力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有利于医院减耗增效,持续发展
现阶段医院想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光靠政府补助是不可行的,必须建立自身造血机制,不断提高盈利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期持久的发展。目前县级公立医院的医疗收入要按物价部门定价统一收费,病源较为固定,诊疗项目多为基础病、常见病,想要大幅度提高收入较难做到,只有通过科学的成本核算,减少各种物资、材料的消耗,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减少业务活动费用,真正做到减耗增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县级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
自实行新医院会计制度以来,年末会计报告体系中多出了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构成分析表三张成本报表。很多县级公立医院为了完成年末的报表工作,开展了成本核算,但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中各项设置还不够科学合理,部分医院还只是将成本核算作为一项单独项目,没有涵盖到财务管理之中,没有成立专门的成本核算机构,对核算科室的设置含混不清,各项成本费用的分摊方法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是按科室人数简单分配,而不是按照科室实际消耗和需求科学合理的分摊,导致成本核算数据准确度不高,对医院的管理没有太多应用价值。可以说,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已成为各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成本数据取数难
县级公立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将可以直接记入医疗服务类科室的业务活动费用直接记入该科室,将公共使用的管理费用按一定比例分摊到各医疗服务类科室。但由于各医疗服务类科室服务特点不同,对管理费用统一按一种标准进行分配不能完全体现成本费用的真实性。所以,制定不同费用的分配方案是一个难点。例如,综合手术室的费用要分配到不同的手术科室,由于不同科室手术的复杂程度不同,消耗的材料和人力也不同,只按手术例数来分配综合手术室的费用显然是不合理的,只有找到各种费用的合理分配方法,才能取得真实的成本数据,为成本核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成本核算质量不高
1.成本核算意识薄弱
县级公立医院由于长期吃大锅饭,从管理人员到普通职工市场竞争意识差,更没有意识到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大多数医院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没有配备专门的成本核算人员,缺乏科学系统的核算方法,成本控制不规范,没有深入到各个业务流程,造成脱离实际情况,对后续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积极性不高。
2.财务人员的水平偏低制约了成本核算的质量
县级公立医院财务人员水平大都不高,出去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医院会计制度的几次变更,财务人员所面临的财务管理压力越来越大,而县级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对知识更新速度慢,管理手段和水平低,造成医院财务人员管理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医院发展需要。
(四)缺乏成本核算考核制度
县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大多是对收入指标的考核,收入增加,科室的奖金也就随着增长,很少医院把成本指标纳入绩效考核,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成本考核制度,这就使得员工中注重收入,忽视了成本核算在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客观上影响了成本核算的质量。
三、县级公立医院成本核算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以全成本核算为主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医院要将成本核算工作做好,首先,借鉴其他医院先进的方法再结合本院实际,建立全成本核算制度,要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每名职工都是成本核算工作的一分子。其次,要设立成本核算工作专人岗位,成本核算工作隶属于财务部门,但必须设置专人岗位,不得兼职,要对成本核算员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技能,保证成本核算工作顺利开展。再次,县级公立医院要建立以医院全成本核算理念为主的成本核算方法,要将社会效益引入全成本核算概念中,按不同方法对医院所有成本费用通过三级分摊方式,分摊进医疗服务类科室,以准确计算出医疗服务类科室的科室成本,进而计算出床日成本、病种成本、诊次成本和医疗项目成本,通过这些翔实、准确的数据为院领导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采取科学合理、形式多样的数据分配方案
医院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真实反映各科室医疗费用的支出情况,并将其中的可控成本找出来,合理节约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对医院各科室的全成本进行准确核算。可以直接归入科室的直接成本按实际发生金额直接记入该科室成本,而对于无法直接归入科室的间接费用就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分配方法记入科室成本。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不能千篇一律,要充分分析费用性质,按照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合理分配。例如:水费、电费可按各科室职工人数加患者人数平均分配,但对于特殊科室要特殊考虑,放射线科、功能科室等用电大户要安装电表单独核算电费;对透析室、供应室等用水大户要安装水表单独核算水费;取暖费要按各科室用房面积加分配到各科室的公用面积之和平均分摊;像综合手术室这种只有手术科室受益的科室,其费用要在手术科室中分摊。由于不同科室手术的复杂程度不同,除按手术例数分配一般性费用外,还可以引进“手术小时”的概念,按手术时间分配人员费用,按手术级别分配材料费用等。医院要根据本院情况、费用性质制定科学合理、形式多样的分配方案,以确保成本核算数据的精准。
(三)全员参与,努力提高成本核算质量
1.增强全院职工成本核算意识
对事物的思想认知影响人们对待该事物的态度,只有对事物有准确的认知,人们才可以判断出这个事物带来的影响。因此,在利用成本核算加强医院成本管控时,要纠正医院全体人员对成本核算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是医院领导层以及管理层必须认识到成本核算与管控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从战略的角度优化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成本核算不仅是财务人员的事,这是一项需要领导带头、财务主导、全员参与、各科室协调配合的管理工作,医院要健全制度,提高各科室人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为其奠定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2.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引进管理型会计人才
医院在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培训时,一方面,应对财务人员进行财会知识、管理知识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邀请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进行讲课、辅导等专业技术培训和管理意识的培养,保证县级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准。另一方面,县级公立医院应招聘专业技能水平较高,对于新鲜事物接受程度较高的财务管理人才,以提升医院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四)建立适当的成本考核制度
有对比才有提高,有考核才有质量。想要提高成本核算的质量,建立适当的成本考核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网上查找、实地考察等获取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科室成本、床日成本、病种成本、诊次成本和医疗项目成本的平均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再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院的标准成本作为成本考核参数,可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对比的数据纳入医院的绩效考核系统,与奖金挂钩,激励科室人员发扬优点、找出差距、弥补不足,不断重视成本核算,配合财务人员提高成本核算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县级公立医院的经营活动中,成本核算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全方位、多层次地强化成本核算管理力度,认真研究成本核算运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与方法,全员重视和参与成本核算工作,才能做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利用率,科学合理降低成本,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前提下,使县级公立医院平稳运行,持续发展,更好为全县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