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及控制谈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2020-11-26赵俊林
赵俊林
(青岛泽翰物流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一、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风险分类
(一)立项风险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仅能为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在发展中稳步提升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前期的调查研究工作是项目立项时必要的前置条件,依据投资项目要达到的目标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规划设计,促使项目建设更好更快开展。但部分相关工作人员在立项时认为进行前期调研工作和建设规划是没必要的,导致项目立项问题重重、风险变大,常见风险表现为:立项目标不明确、重复投资、达不到企业的预期目标。
(二) 实施风险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与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相适应,能够符合客户对企业的产品预期,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因此、项目建设方案应该具有前瞻性、目的性,使得工程项目建成后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然而在项目实施阶段,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未对于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也没有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以供参考执行,或者由于未对企业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配置相应的高素质的员工,使得新建项目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产能效用,给项目实施带来风险,给企业经营造成额外的经济利益流出。
(三)规划风险
规划风险是指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规划期限内达到项目目标的可能性。这种风险主要由于前期对市场情况误判,对项目分析不够充分,设计规划不理性不科学,导致项目结果与企业的预期目标出入很大。另外,施工企业的选择不当,比如施工企业缺乏资质或者只是空壳背包企业、缺乏施工经验、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是依靠主观判断随意进行设计变更,导致工程不能顺利进行,造成额外成本的增加,使得项目风险增加。
(四)支付风险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通过制定科学的预算实现对资金的有效管理,通过未雨绸缪的运作保障资金投入的需求,专款专用专人负责,并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管理,保证项目的施工进度不受资金的影响,保证工程建设顺利推进,避免出现工期的非正常中断而给企业带来损失。
(五)运营风险
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要在建成后给企业创造最大效益,应在确定目标后要加强项目营运管理,创建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管理规定和系统维护规定,并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并在制度、资金、人员、技术等方面提供保障。部分企业对这个问题置之不理,因日常经营过程中监督力度不强,进而增大了运营风险,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降低了权益增加值。
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良好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风险评价的企业文化
企业投资固定资产时由于投资规模大,所需占用的资金大,经济利益涉及面广泛,从而要求企业高层管理者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但日常经营中,高层管理者知法犯法的行为屡见不鲜。另外,管理者的经营思想、对该风险的态度,会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没有风险意识,没有为企业营造出良好的风险意识文化,出于自身短期利益的考量只注重项目规模,忽略对内控的建设,经常会采取背离股东目标的短期行为即逆向选择,这样的企业文化给企业带来的不是收益而是财产损失。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风险评价控制流程不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是管理者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途径,对舞弊行为的防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增加股东财富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风向评价控制流程势在必行。现实中有不少企业在内部控制流程的设计上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导致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常出现各式各样问题,使得企业经营受损。有些企业虽然花高价聘请专业的咨询,为企业量身定做了内部控制程序制度,但实际执行不到位,只是流于形式,未进行实质的审计工作,内部控制程序没有起到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风险评价呈现两极化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评价应用过程中,常常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形式主义;一种现实主义。通常较缺乏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变化的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形式主义虽然制定了一套固定的风险评价流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仅仅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由的作用。现实主义仅仅针对具体环境下的具体风险进行评价管控,未能做到根据风险的变化,灵活调整,或重新制定和执行风险管理应对措施,不符合即有模式就淘汰掉,这即不符合企业的短期发展战略也与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背道而驰。因此,制定一套既在流程上科学合理,又能在执行上顺应实时变化不断调整运作规范的管理机制对企业来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内部审计制度欠缺
企业管理者通过内部独立部门对项目投资情况进行审计是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对制度流程在设计科学合理及有效性等方面做出客观的评判。有些企业虽然进行了内审部门的设置,但其存在的问题亟须解决。在评判标准方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设计目前没有现成的可参考的标准,评价完全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控制风险无从谈起;在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角度,项目管理者为了使得项目早日创收对内部审计置若罔闻,或者只是走走过程,这时很多企业审计部门的员工对固定资产投资又知之甚少,监督不知所措;在独立性要求角度,内审部门审计监督的对象是他们的直接领导,从而使得内审效用大打折扣。
三、完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风险控制的措施
(一)优化岗位责任制,保证风险控制架构的完整、科学、合理
首先,企业应成立主管部门专门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包括项目立项、规划、预决算,控制部门、监理部门实现权责分明,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做到人人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流程、授权批准制度,各部门行使职责时,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办理工程业务,不得本末倒置、任性行事。最后,企业应充分考虑投资项目的性质特征,委派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处理业务,同时财务人员在胜任能力方面不存在问题。
(二)强化项目决策控制,确保决策有效性
首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决策必须按程序进行。投资比较大的项目经过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其次,项目建议书应由具有相应胜任能力的单位和人员组织编制,由企业最高管理层组织审核、批复。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应当符合相关编制要求 ,做到量体裁衣、适度投资,经济效益的客观预期。企业相关主管部门要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对项目建议书的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并连同讨论结果报决策者进行决策。再次,对投资项目要由专业人员机构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也要经过企业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充分审核讨论,就结果与编制人员进行探讨修正。最后,企业可以先找到目标客户,在按照目标客户的要求进行项目开发建设。
(三)强化投资项目预算控制,保障资金供应
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工期长,资金需求量较大,如果资金链一断会对工程进度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动用生产经营资金保证投资项目资金供应,则会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深远不利影响。所以财务部门作为全面预算主管部门必须依准确预测各个时间节点上的资金需要量,保证建设项目不会因资金问题而中断,尤其是项目经济效益比较好的投资项目资金保证。
(四)强化工程款项支付管控
企业财务部门应当依据经批准的预算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工程款的支付业务,做到无计划不支付,财务人员应在核对合同付款要求和与实际情况相符后,按支付申请办理工程预付款和工程进度款结算。
(五)强化项目竣工决算控制,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反映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竣工以后,应及时开展完成竣工决算的编制工作。在项目综合验收合格后,建设企业与施工企业依据合同约定组织竣工决算,财务部门及时结转在建工程,准确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不得将应费用化的支出资本化,从而高估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如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即使尚未办完竣工财务决算工作,也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规定计提资产折旧,待竣工决算完成后再根据决算价款调整先前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六)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
企业高层管理者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招聘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员工,公司最高管理层要赋予内审部门权利地位,这种地位要使内部审计人员保持客观性、独立性。要使内部审计人员有权直接接触治理层并向高级管理者报告工作,要使内部审计人员不承担任何相互冲突的责任。同时,制定内部审计活动的工作流程包括:计划、监督、复核和记录,制定适当审计守则或类似文件、工作方案和内部审计工作底稿。
四、结论
为促使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投资固定资产项目时,应当对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识别,根据识别的风险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将风险降至企业可接受的低水平。同时还要创建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及风险控制文化,提升管理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修养,控制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全部风险,最终使项目发挥最大产能效用,在增大股东财富的同时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