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s付费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现状及提升思考
2020-11-26林凤兰
林凤兰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相关数据显示,在新的统计口径下,公立医院从2009年开始收入增速放缓,2013年以后收入增速低于成本增速,且其成本收益率在2017年创下近15年来最低的窘境,目前公立医院正面临着风起云涌的变革时代,其发展挑战和压力远远超过其机遇。另外,近几年卫生费用的增速过快,医疗费用大幅增加,医疗保险基金支出面临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大压力。其中,按项目付费是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医保部门需要进行以打包支付为核心的支付制度改革来控制这一现象,重点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的医保支付方式,即DRGs付费。
本文探究在DRGs支付模式下我国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公立医院将传统的发展模式转变为高质量的效益增长献策。
二、现状分析
(一)DRGs的研究现状
目前,从相关文献研究可以发现,学术界相关研究分析了DRGs在医疗保险领域或医疗保险支付领域的相关应用,主要从医院成本管理、医院绩效评价、DRGs实施效果、绩效管理等方面展开了详细分析[1],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视角、不同地域研究得出不同看法,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DRGs在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缩短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方面具有显著成效[2]。
(二)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的转变
目前,DGRs已在全国范围内各大医院推广实行,许多医院也将DRGs权重工作量与CMI等放入医院绩效管理中去,希望能更好地提升医院绩效分配的公平性与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同时,还有一些学者探究了采用DRGs分配模式与传统收支结余或RBRVS绩效分配模式的管理模式,认为两种结合的管理模式能更好地服务于公立医院绩效管理[3]。
(三)DRGs在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DRGs在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主要是在绩效分配、绩效评价与分析以及绩效反馈与沟通这三个方面来起作用的。在绩效分配方面,DRGs由于融合性较强,不仅可以保留原有工作量核算方法,更是科学地评估了医疗服务的内涵质量与工作疑难系数,充分体现了技术难度与风险系数,不仅很好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对于学科水平提升也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在绩效评价与分析方面,DRGs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医疗质量、缩短平均住院时间,还能对不同科室同一病种以及同一科室不同诊疗组进行横向对比,以便医院确立最优科室或诊疗组来作为模板。同时,不断的反馈与沟通对于进一步加强DRGs与实施医院的契合度也具有重要作用。
三、DRGs对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影响与提升对策
(一)DRGs付费对医院绩效模式的影响
DRGs付费的推行,倒逼医院运营机制转换适应,对医院绩效模式带来重大的影响。原有的绩效模式下科室要多得绩效,需要多收才能拿到,DRGs付费推行,如果医院绩效模式不变,结果会造成刺激增收,医保不买单,导致增收不增效。所以,对绩效模式首先带来的挑战,就是绩效指导思想。
(二)DRGs付费下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不高,不利于DRGs对绩效管理的应用。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高低对DRGs的后期使用效果与分组质量有显著影响。尽管目前各个医院对于医护人员病案首页信息的书写进行专场培训,设定了更高的要求,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许多现阶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对“出院日期”的书写规范尚未形成标准,各地区并未统一,相关医护人员在撰写时不知道应该是设定为患者离开医院的时间还是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的时间,因此对于填写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对于后续DRGs分析过程中计算时间效率存在影响[4]。
2.各地区DRGs体系不成熟,难以保证病例数据的准确性。从前文有关DRGs衡量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指标介绍中可以发现,相关衡量指标的计算涉及当地医院的医疗服务定价、平均费用、平均住院日等关键性信息,若不能够准确地获取这些信息,对于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也难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由于DRGs方法对于标准化和系统化的诊疗编码技术要求较高,但目前我国各地区仅北京市具备此条件,其他地区因医疗技术、价格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尚未形成成熟的DRGs体系,若只是单纯套用北京的成熟体系,会由于不契合本地实际情况从而得出有误的结论信息[5]。
(三)DRGs应用于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提升对策
1.改变传统绩效考核模式,建立完善与DRGs付费模式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模式。顺应医保买方市场变化,调整医院绩效核算模式,传统绩效核算模式需要迭代升级,需要适应医院精细化运营机制转变,按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指标和要求,精准设计绩效核算模式,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实现医院公益性。
2.统一标准,对于病例首页的相关信息设定进行规范。为确保病例首页信息质量从而确保DRGs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第一,要设定统一的书写规范,对于一些具体的定义内容需要进行统一,以免受到相关医护人员主观性带来的影响;其次,对于一些专业性的手术名称术语应尽量按国际上已经成熟的标准来进行规范。第二,提升医护人员对于病案首页信息的重视程度。应正确引导医护人员养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和素养,意识到首页信息的重要性,主动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与书写规范的学习。第三,医院应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对于各科室病案首页信息的书写进行定期检查与培训,设定奖惩机制,确保病案首页信息质量。
3.制定配套政策,确保公立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根据DRG付费特点,明确相应的经办管理政策性文件,完善价格、收费等管理政策。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保证医保基金安全,维护参保人的权益,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实现公立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四、结语
目前,DRGs应用于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规范医院绩效管理、提升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我国发展DRGs的时间较晚,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提出应统一标准,对病例首页的相关信息设定进行规范,完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保证医院病案首页的准确性,尽快建立适合当地实情的DRGs数据体系。DRGs着重于医疗技术服务价值,而目前大多数医院收入主要依靠服务费和材料费,在二者相矛盾的情况下,医院应当转换思路、转变管理方式,为实现公立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这一目标不断探索,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