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2020-11-26高爱亮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城小学
高爱亮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城小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核心教学内容。但是在现实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依旧有很多小学体育教师采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违背了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观念,同时还会严重的降低小学生们对小学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小学体育教师要在核心素养教学观念的引导下,及时地转变教学观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这样不仅可以在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们的体能,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传统小学体育教学方式的影响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方式中,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体能素质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采用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在体育教学中比较重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会教授学生大量的运动技巧。但是新课改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要让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体育品格进行锻炼和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并没有重视新的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中依旧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存在忽视的情况。学生在进行大量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会感到非常疲惫和枯燥,甚至有的小学生还会对小学体育教学产生厌倦心理。
(二)小学体育教师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已经跟不上当前教育的改革和变化,所以就存在一部分体育教师并不重视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还有很多小学体育教师普遍的认为,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就是简单的带领学生进行活动就可以。这样会让小学体育课程变的非常枯燥,同时还会影响小学生的体育素养发展。还有的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让学生跟随自己的动作进行模仿,这样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体育教学时间,同时还影响小学体育教学真正教学作用的发挥。针对这样的情况,小学体育教师要及时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让小学体育教学更符合当前的教育要求,同时还能在教学中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身心快速发育的阶段,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首先小学体育教师要提升学生对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其次就是要控制学生的体育运动量,这样可以在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留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就是小学体育教师要结合相关教学素材,对学生开展专业运动技巧的讲解。并且小学体育教学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以及不同年纪段学生们的体育运动能力,来引导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目标不仅可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同时体育运动知识的教学,还能让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遵守相关的运动规则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二)提升小学生的体育专业技能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开展专业的体育训练,来提升小学生的专业体育运动技能。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教授大量的专业运动技巧和相关的运动知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些基础的热身训练,之后便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所以小学生掌握专业运动技巧的情况非常不理想。针对这样的情况,小学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开展专业体育运动技巧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运动知识以及熟练的应用运动技巧,同时还能有效的提升小学生们的体能素质。
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将培养学生体育专业技能作为体能锻炼的基础。这样就可以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既能帮助学生熟练的掌握运动技巧,同时还能在训练的时候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小学体育教师要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
小学体育教学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体育教师不仅要保证在教学中有充足的耐心,同时还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小学体育教师不仅要根据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要求设定长期的体育教学目标,同时还要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制定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小目标,并且要将教学目标进行细化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进行结合。这样可以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基础的体育理论进行学习。不仅如此,合理地安排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在教学中教导学生学习专业运动技巧的过程中,还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对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至四年级第七章《武术》这节内容教学的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从而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调查一下学生们的喜好,这样在开展武术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就会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中的健康锻炼意识。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播放一些武术的宣传动作片或者是武侠电视剧中的武术场面,这样可以让学生们更积极地参与到武术教学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教授专业的武术技巧,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意识。在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武术动作表演,并且要对学生们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们对体育教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们学习武术技巧的信心,并且在日常锻炼中对武术技巧进行练习,从而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是体育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体育精神进行培养。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少有体育教师会对学生的体育精神进行培养,这样就会严重的阻碍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教导学生学习专业的运动技巧,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背后的体育精神进行学习。体育精神中的顽强拼搏精神非常适合对学生开展核心素养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用更加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为学生之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小学体育教师要在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体育精神进行学习。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对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三至四年级第六章《球类活动》这章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体育精神进行学习从而给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对足球运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耐力以及灵活性,但是有很多学生在坚持到一半的时候就会产生放弃的念头。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足球比赛的视频,在学生观看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讲解,足球运动员使用的场地更大、比赛中跑动的距离也更远,但是这些运动员从来没有产生过放弃的想法。在之后的足球训练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引导学生们坚持,让学生们完成比赛。在长期的教学中,学生逐渐会养成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还会将这种精神运用到不同的事情中,从而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
小学阶段学生们的主要学习动力就是兴趣,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们感到枯燥和无聊,在教学中对学生开展核心素养教育的效果也非常不理想。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适当的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定体育游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次就是小学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很多小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原因就是认为体育运动没有乐趣。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来开展教学活动。在这样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会更积极的参与,提升小学体育的教学效率。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对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五年级至六年级第八章《轮滑》这章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来设计体育游戏,从而在体育游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学生们掌握基本的轮滑技巧之后,可以在班级中举办轮滑接力比赛的游戏。学生们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轮滑技巧,甚至还有学生在课后主动的练习轮滑技巧。多样化的小学体育教学方式,不仅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们对小学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还能通过体育游戏来提升学生们的体育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教师要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教师不仅要合理的安排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同时还能提升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更多的运动技巧,提升小学生的体育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