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造景和城市绿化中的树木配置
2020-11-26张焦乐
张焦乐
盘锦市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盘锦 124000
1 园林树木的配置技巧
(1)密度适宜,树木种植密度是否适宜将直接影响绿化功能的发挥。从长远来看,种植距离应根据成材树冠的大小来确定。为了在短期内达到绿化的效果,可以就近种植,当树龄增大,密度较高时,可以适当间伐。同时,树木的排列要注意密度,虚实结合,创造自然多变的风景[1]。
(2)树木的布局必须从整体上考虑,以大地方为中心,从小地方开始,再考虑穿插部分的细节,做到 “大地方添景,小地方添趣”。
(3)主次是截然不同的。在一个景点中,首先确定植物的主题和主要的观赏区域,然后再安排二级景区。选择主要景观树种,然后选择匹配的景观树种。
(4)高低选择。在花园空间或灌木或一组树木,乔木是脊梁。因此,在植物配置上,首先确定乔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然后由高到低,以灌木和藤蔓分层,覆盖植物和花卉,从而形成一个完美的主等高线。
(5)远近选择。安排树木时,不仅有必要考虑协调的树在一个风景区,而且有机结合原始树木,也呼应了相邻空间或遥远的树木,背景和其他风景,为了获得艺术构图的完整性的花园空间。此外,还应注意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的匹配与协调,远近结合。
2 城市绿化与树木配置重要性
总的来讲,对于人类现代文明来讲,是一个重要的标注,而城市景观则是彰显城市特色的名片城。城市环境的改变不仅能有效地优化城市环境,而且能提高城市的质量,还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是建设生态安全、人居和谐、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的一项系统工程。园林树木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通过艺术手法,将不同形状变化的园林树木合理安排,巧妙搭配,展现园林植物美丰富独特的姿态、色彩、芳香和韵味,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更好地满足人们幸福生活的需要。在城市绿化中,选择正确的道路树种是重中之重。在城市植物景观建设的规划设计中,各种树木能否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应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树木的选择和配置。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目的是美化道路、遮阳和保护。对于行道树,树木要求具有抗修剪能力,抗有毒气体,不怕强光照射,寿命长,树形美观,根系深,遮荫大,适应多种土地。在城市中对园林进行绿化能够对生态进行很好的美化,其中生态功能主要包含的有净化空气、净化水质、降低噪音、减少污染、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而美化功能主要包含的有调整城市景观、提供市民休闲娱乐场所、美化城市风貌、突出文化特色等,提高城市质量,改善人居环境等[2]。
3 园林造景和城市绿化中的树木配置的策略
3.1 植物的层次配置
在对树木进行排列时,可以对植物进行分层排列,即通过色彩搭配和分层排列,使园林景观更具层次性,避免景观的单调。例如:关注灌木和树木等植物;根据花色、花期的不同安排植物,使景观更加生动,达到延长造景观赏时间的目的;前后景观树同时按顺序排列,相应增加栽植密度,使其呈现最佳的绿障效果;色度较大、色调不同的植物的协调应用,可以体现互补的效果。
3.2 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的配置
城市园林生态设计,必须科学地配置观赏植物,观叶植物,并使用优雅的绿叶的合作和鲜艳的花朵,让他们出现的观看时间更长,从而提高整个园林观赏自然景观,这样人们可以不仅可以欣赏花更好,欣赏优雅的绿叶。例如:在花树配置的过程中,注重色彩鲜艳的植物,如红叶梅或红枫,或根据秋季的变化选择银杏和枫叶,以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除了提高景观水平,它还可以延长观赏时间。此外,合理配置四季常绿植物,如草坪、梧桐、柳树等,也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在配置它们时,选择颜色对比大的植物来增强花园的绿化效果。
3.3 植物季节配置原理
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通常会呈现出不同的季节特征。为了使人们更好地掌握植物的四季的变化规律,可以使用季节性作为重要基础在设计一个花园,供参考和匹配的植物类型根据相关原则阻止花园植物的安排太单调。掌握植物的季节特征,形成最佳观赏效果,如早春桃花、紫丁香,晚春玫瑰、玫瑰等。同时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变化,避免植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 结语
城市绿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树木承载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美化视觉环境两大功能。在配置树时,应该考虑这两个因素。研究和探索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科学合理配置,使其充分发挥两大功能,对改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之,城市园林绿化优秀树种的顺利发展,不仅需要园林绿化工作者通过理论和实践不断探索适宜的植树原则,更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研究,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只有提出一种有效的园林绿化树种的种植配置方法,才能保证城市园林绿化效果的充分实现,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逐步改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