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0-11-26刘红伟

成才之路 2020年30期
关键词:美术交流教师

刘红伟

(甘肃省通渭县义岗川镇文化小学,甘肃 通渭 743322)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种方式鼓励学生以集体荣誉感为核心,实现个人利益的获得,从而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完成任务,共同解决问题,能够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审美能力与美术素养,促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应用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基于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对合作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一、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礼记·学记》中提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古代人教育的智慧同样适用于如今,在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如今的学生独生子女偏多,享受着家长的宠爱,不善于与人交流,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关心很少。学生思维活跃,更愿意与同龄人一起活动,而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合作学习中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为了小组的荣誉努力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改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是单方面地传授知识,课堂上缺乏交流与沟通,使得师生关系比较疏远。而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让学生自由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然后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学生帮助。这个过程加强了师生的交流与沟通,改善了师生关系,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容易投入到学习中。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而合作学习是释放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知识面宽度都不同,因此在小组内可以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互相启发,将一些学生的思维导向一个新的领域,进而产生一些新的视角,或提出一些值得争论的问题。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知识不断生成、不断建构、具有创造性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重要作用。

4.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合作学习重视在达到小组目标的过程中是否每个小组成员都提高了自己的认知水平,因此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共同进行美术创作。这个过程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合作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合作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主,虽然是教学策略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种,但是想要灵活运用也绝非易事。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需要,合理应用合作学习开展美术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1.引入合作学习,丰富课堂组织形式

学生性格活泼,不喜欢被束缚,往往对一些有趣的事物感兴趣。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案。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将素质教育作为重点,再利用合作学习模式,合理设计、安排教学,推进美术教学高效开展。教师也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是被动学习知识,而是主动探究和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特长分组,让学生在自身擅长的领域感受教学丰富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活跃度,帮助学生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感受学习的愉悦氛围,激发学习的动力。例如,在教学“吊饰”一课时,教师可先讲解吊饰组成、所用材料以及一些注意事项,让学生自己分工,设计材料收集以及制作的过程,完成任务,整个制作过程都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在学生遇到棘手问题时给予帮助。制作完成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做成品展示,让学生分享制作心得,自己和其他同学一起点评。这样,可在改善师生关系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对美术产生探索兴趣。

2.引入合作学习,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美术教学中,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参与积极性不高,是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为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在美术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直接分享、发表自己的建议与想法,充分激发学习积极性,也能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身的美术能力。例如,教师让学生合作创作一幅关于猫的画作,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再通过交流就能描绘出猫的特点。这样,学生在作画时就能更细致地描绘猫的各种特点,提高绘画水平、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

3.引入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第一,合作意识。合作学习讲究的是小组所有人员之间的配合,然后通过交流与沟通提出自己的意见,逐步改进、完善,因此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在教师要求学生合作完成一个以“过年”为题的作品时,小组成员就会彼此沟通,交流自己对过年的想法,以及一些过年时常做的事,最后决定选取哪些题材作为作品的中心。学生有着不同的想法,看待问题也有不同的角度,因此在合作时就会出现不同的意见,必须通过交流进行取舍,因此对合作能力的培养有重大意义。此外,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会为了团队荣誉共同努力,逐渐树立集体荣誉感,这对培养合作意识有重要作用。

第二,创新精神。将合作学习引入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对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有重要作用。在合作学习时,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的同伴,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容易打开思路,冲破传统思维,产生新的想法,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一个组都完成一幅画,小组成员自己选定画的先后顺序,但是画画时只告诉第一个成员要画的内容,让学生接力完成画作。这样,小组成员就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前一个成员画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之后再创作。这个过程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前提,对学生想象力的激发有重要作用。第一个作画的人会对整体内容进行构思与协调,会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画笔将内容更好地呈现出来,让以后作画的学生清晰地知道自己所表达的意思,而后续作画学生也会思考同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就要不断创新,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创新精神。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美术教学的根本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审时度势,利用好美术教学中的资源,并且针对这一优势与时代接轨。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对学生开展训练,使学生逐步提升学习效率,以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美术交流教师
如此交流,太暖!
最美教师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意美术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圆我教师梦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