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刍探

2020-11-26

成才之路 2020年30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作文生活

马 婕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石鸡坝小学,甘肃 陇南 74640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对学生字、词、句的综合运用进行训练,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基于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针对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一、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

1.为学生学习打好基础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字、词、句、段、篇都十分重要,需要学生下功夫认真学习,只有学得透彻,学得扎实,才能不断增加自己知识的储备量。学生学习写作就是将字组成词,词组成句子,句子组成段落,从而成为一篇文章的过程。因此写作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好字、词,为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2.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书面语能锻炼思维,培养品格,在学生学习、生活中都十分重要,所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十分有必要。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组合素材、斟酌文字、反复推敲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低年级学生的字、词掌握,注重锻炼和提高高年级学生作文技巧和写作水平。这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学习状况,但语文作文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类问题。

1.部分学生缺少写作兴趣

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对作文兴趣不大,直接影响到作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一方面原因在于学生对字、词的掌握不够,在写作文时常常拿起笔不知道写什么,长此以往就会丧失写作信心,也对作文不感兴趣。另外,个别教师教学观点错误,觉得小学作文直接套模板即可,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记忆大量写作素材,写作时直接套进去,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利于作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2.知识积累不够

语文作文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而部分学生写不好作文的根本原因就是知识积累不够,导致提笔不知道写什么内容,无话可说。学生不重视积累作文素材,写作时就会东拼西凑,内容不搭边,想到什么写什么,只是单纯地凑字数。除了缺乏写作素材外,学生往往也缺乏写作技巧,不会运用课文中学过的字、词、句等,不会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写出的作文给人一种记流水账的感觉。

3.缺少真情实感

语文作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作文缺少真情实感、缺乏创新的现象。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落后,教学过于形式化,导致学生不能理解。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生缺少真正的生活体验。许多家长不敢让孩子独自外出,学生上下学都是家长接送,他们和同龄人在一起玩耍交流的机会也很少,缺少观察生活的机会,导致作文缺少真情实感。

三、语文作文教学问题解决措施

习作能力的锻炼,并不是让学生生搬硬套或者做大量无意义的习作。教师要积极探索,从多方面入手,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激发学生作文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作文教学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果学生缺乏兴趣,那么写作就会应付了事,写作能力就很难得到提升。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教学,实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目标。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与学生融洽相处,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哪种教学方式最容易接受,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选择写作话题时,要尽可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写作时有话可说,顺利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更容易体会成功的滋味,就会产生写作的动力。

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有发散性思维,要敢于创新。因此,语文作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思维。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观察机会和想象空间。例如,教师可让学生以“未来生活”为题进行写作。虽然也是命题作文,但对学生的限制不大,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可以对二十年后的生活进行畅想,如二十年后出行方式、购物方式、工作方式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样的作文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举两得。

3.掌握观察技巧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学生的写作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视野窄,思路单一,作文生搬硬套,胡编乱造。例如,写“我的爸爸”时,很多学生都写爸爸是一位医生,救死扶伤,我要以爸爸为榜样,长大后也当一位医生。实际上,很多学生的父亲并不是医生。这就是因为学生平时没有观察生活,所以在写作时无话可说。作文是生活的写照,学生想要写好作文,一定要立足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在自然中寻求写作的灵感,将自然作为写作素材。例如,在以“春天来了”为题进行写作时,学生可能一时难以下手。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刚长出的小草、解冻的小河、刚开的野花、放风筝的小孩……走进生活,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灵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4.积累写作素材

好作文需要好的素材做支撑,而素材的积累需要大量的阅读做后盾。一些学生的作文给人感觉十分干瘪、枯燥,欠缺灵动性,原因就是缺乏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要想让学生写出丰富的、能够打动人心的好作文,教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把好词、好句记录下来,养成摘录好词、好句的习惯,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进行摘抄、背诵,以便于在今后的写作中加以应用。例如,在以“彩虹”为主题进行写作时,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北大荒的秋天》。这篇文章的语句非常优美,给人印象深刻,许多学生都将其背诵下来在写作时进行借鉴并改编。其中一名学生这样写道:“彩虹在阳光的照耀下,眨眼间变成一座拱桥、一条丝带、一个滑梯、一条项链,又好似蒙娜丽莎嘴角淡淡的微笑。”描写形象且优美,这就与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分不开。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加强课外积累,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发现好词、好句、名人名言等,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教师可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活动结合起来,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联动。例如,教师可举办语文阅读抽奖活动,鼓励学生日常多读书、读好书,积累读书笔记,每月举办一次抽奖活动,积累素材最多、读书笔记最多的学生有一次抽奖机会,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常用的笔记本、钢笔作为奖励。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利用阅读的方式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四、结语

总之,语文作文旨在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奠定学生后期成长与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不断探索,找到有效的培养策略,最终达到提高语文写作教学质量与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作文生活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生活感悟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