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想象力的培养探赜

2020-11-26张淑梅

成才之路 2020年30期
关键词:想象力想象高中语文

张淑梅

(甘肃省民勤县第四中学,甘肃 民勤 733399)

语文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往与未来。在这座长桥上,颗颗璀璨明珠等着学生去采集与欣赏。一代又一代文人正是因为吸收了足够的营养,才使文学的形式更加多样,文化得以有效传承。学生要想实现深度学习与全面发展,也必须有效吸纳语文之美。阅读是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应让学生在文字表面畅游,而要立足阅读发展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使学生茁壮成长。本文基于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审美想象力的重要意义,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想象力培养的有效策略进行论述。

一、依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发展学生审美想象力的重要意义

想要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力,教师就必须持续推进文化审美教育。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单纯从基本概念、语言思维的角度学习语文,使语文的工具价值得到了重视,但学生对审美价值的忽略,将不利于个性发展,而且会逐渐失去对语文学习的探究动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可以使学生形成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审美教育,以文育人,使学生能够锐意进取,不断创新。

学生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价值取向,在审美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或善于思索,或细腻观察,或有效拓展,或综合关联。学生一起进行语文学习,能以更加多元的视角发现语文之美,进而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力,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判断,还可以获得多种学习体验,将审美与创造融为一体,这对综合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在阅读和鉴赏的过程中,学生还能深度探寻知识,思考问题,独立创造,扎实文化基础,使学习目标逐步明确,给语文课堂增添生机与活力。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想象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高中阶段的语文审美教育需要以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积累法、联想法、想象法,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并进行再创造,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

1.结合认知积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高中阶段学生的视野已经比较开阔,所掌握的知识种类也比较多。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想象,对记忆中已有的知识进行对比性加工,使学生对语文的感知更加敏锐,对情感的把握更有深度。教师应让学生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开展必要的联想和想象,进而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培养。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项串联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相似或相关的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开展对比阅读,以充分发展学生对美的自然感知。例如,古诗中对于“月”的描写非常常见,而在现代文阅读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相似的意境,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古诗句,让学生充分体会其表达的异同。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语文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结合生活实践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其具体的想象意象。其次,可以通过情感共鸣加深学生的理解。很多文学作品在情感表达方面非常细腻,而教师的讲解会削弱这一效果。这时,教师可以尝试借助音乐、影视片段等方式呈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表达欲望。此外,诵读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可以把听众带入到文章的意境之中,对增强审美体验有很好的效果。

2.梳理与归纳,使学生在交流与碰撞中提高审美认知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习惯,引导学生摘抄和整理一些优美的诗句、经典的文案、巧妙的构思。对于已经学过的一些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梳理。这样,既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印象,又能够使学生的信息意识进一步提升。对于学生梳理完成的资源也不能忽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效的交流,在互动与观点碰撞中进一步升华学生的审美认知。例如,《红楼梦》是一部传世巨作,每个人在其中都能读出不同的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与解读,让学生明确作品在人物刻画方面的成功,进而在学生头脑中映射出一个个具体而丰满的形象。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更加生动的诠释。

3.联想与想象,激发学生的审美再创造

在高中语文阅读审美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联想与想象,还要引导学生进行适度再创造,以达到阅读与创作相交融的目标。创作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激励学生再次进步与努力,进而达成语文阅读教学的正向促进目标。随着学生阅读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审美水平也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对一些低俗劣质的作品,已经能够自主有效地筛选,创作欲望也很强烈。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教师要鼓励学生以有效的联想与想象为基础,进行适度的再创造。例如,教师可让学生尝试用现代的语言有效表达与分析古文,还可以自选角度尝试论述或辩论。这种创作方式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有效的思考、自主化的创作中,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优势或不足,并进一步积累和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4.文学与艺术相交融,丰富学生的认知

文学与艺术有很多交融之处,因此在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借助一些艺术形式,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想象与再创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美术作品或影视片段,让学生在对作品的鉴赏基础上,再联系文本深度揣摩作者在心理描写、情境烘托、悬念设计方面的独到之处,并鼓励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画家莫奈笔下的睡莲,让观者如梦如幻,这是画家将自己对生活的寄托有效融入到画作中。而在周敦颐的笔下,莲又变成了另外一种姿态,同样都很美,但是各有各的不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莫奈的《睡莲》,让学生对比不同作品中的莲有何不同。文学作品中类似的意象还有很多,大气磅礴的江山、层叠交互的江南小桥,在不同的作者笔下都各有姿态。这是文学之美,更是学生审美创造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整合,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多角度开拓其个性发展空间,并在文学审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效想象,帮助学生兼容并蓄,厚积薄发。

总之,高中语文审美教学不是让学生简单套用一些华丽的语言,而是要让阅读直达学生内心,使他们在审美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加工,使他们在文学海洋中广泛探求,丰富想象。因此,教师应以阅读为基础,帮助学生全面认知客观世界,以更好地体会文学真谛。

猜你喜欢

想象力想象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