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政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研

2020-11-26

成才之路 2020年30期
关键词:时政政治课知识点

潘 妍

(江苏省淮北中学,江苏 泗洪 223900)

在政治课中开发运用时事政治资源,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学生更加了解国内外形势,拓宽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判断社会现实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家国情怀。本文对时政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研。

一、以时政激发学生政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中阶段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政治学习,可以说是萌芽阶段。因此,教师更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适当融入时政,能够极大程度地激活政治课堂,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激发学生政治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政治学习产生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政治知识的学习,并深入了解深层内涵。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开展“时政大播报”的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有如下作用:其一,能起到课堂调节剂的作用,给学生营造一个较为舒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缓和;其二,能将时政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印证理论知识的学习,实现政治知识的巩固与强化;其三,能激活课堂教学,使政治学习富有生命力,学而有味,学而生趣。教师对于“时政大播报”的活动,具体时间安排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或每周一次,或在正式上课之前,抑或是以班会的形式。在时政的播报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学号顺序轮流进行,其内容要求与教学内容相关。如此,既能够让学生主动进行时政的查阅和了解,又能够促使学生提前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对相关知识点有初步的了解。此外,这样的活动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以时政强化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其教学内容绝大多数都是较为抽象的概念性理论,教师如果仅以教材实施教学,课下要求学生对所讲的理论知识死记硬背的话,会严重影响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还会使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陷入思维逻辑的误区,认为政治学习就是应付必要的考试,从而无法实现其更多的应用价值。为了避免这种教学现象的发生,教师在对某些抽象性理论知识讲解时,可适当穿插相关的时政内容,将时政与教学结合起来,推进生活化教学,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时政热点的融入,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政治知识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时政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政治学习的重要性,实现政治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强化。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顺境和逆境”的相关课程时,很多学生会根据自己对“顺境”和“逆境”两个词的字面含义简单判断即将要学习的内容。然而,即便是学生以字面的意思对教学内容进行推敲,或根据“顺而不骄,逆而不馁”的导学已初步理解“顺”和“逆”,但这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远远不够。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需要在原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挖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这样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化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该内容的教学时,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融入时政,结合当下我国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如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科学技术等,带领学生一起对我国现阶段发展格局进行探讨,让学生了解到尽管我国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科技不断进步,经济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着来自国际复杂环境中某些势力的阻挠。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具有现实意义的时政,使“顺境”和“逆境”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助力学生将抽象知识具体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所蕴含的核心内容,实现政治教学的初衷。

三、以时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是不能满足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学生无法在45 分钟的课堂上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当下,综合型人才的“市场需求”是主打,提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发散,打开学生的新视野。因此,教学不能只是局限于课本,教师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结合时政对知识内涵进行深度挖掘,把政治教学引向深处。同时,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以实现教学实质性的飞跃,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收获更多知识,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学生学习能力是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重点之一。学生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得到能力的培养,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青少年时期,是能力提升的关键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非常重要,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例如,在对“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十九大”作为教学参考材料,带领学生一起重温“十九大”内容,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讨论交流,把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意义、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大会中提出的问题和所对应的解决方案。互动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从最为真实的生活出发,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分析讨论,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政治学习,不仅需要有具体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还需要有相关的案例作为理论的支撑,并且要将所学的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不仅能收获知识,还能收获快乐,提高学习能力。

四、结语

总之,开发运用时政资源,有利于丰富政治课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增强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教师要重视时政的穿插讲学,通过对时政热点的介绍与分析,激发学生政治学习兴趣;以相关的时政要点,帮助学生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借助时政的力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时政政治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