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探索

2020-11-26赵信军

成才之路 2020年30期
关键词:时政法治道德

赵信军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李湾中学,甘肃 庄浪 744616)

初中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阶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时政教学,提高学生的时政分析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本文主要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一些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第一,学校重视不足。一些学校在安排课务时,总是将道德与法治课排在后面。比如上午第一节、第二节课从来不会排道德与法治课,一般都是排在上午最后一节和下午,有时甚至排在第三节课或体育课之后,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还有些学校的领导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都象征性地带一两个班的思想品德课,遇到开会、出差等情况时直接让学生进行自习。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道德与法治课失去兴趣。第二,教师流于形式。受条件的限制,一些教师外出听课和接受培训的机会少,再加上缺乏竞争意识、专业化水平低,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要求。一些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停留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平时上课“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照本宣科,考试前发几张讲义让学生背一背,考出高分就行。这种重分数轻能力的做法,造成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欠佳。因此,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采取积极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进而全面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分析

学生只有会自主解决问题,才能从思想和行动上体会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学习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时政分析能力,保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时政热点内容,提高课堂导入的效率

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直接带动学生分析具体的学习内容,进入到学习思考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十分明显的,他们比较喜欢接受知识范围内的新事物,如时政热点问题的分析。如果教师在课前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解,对学生擅长且乐意接受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进行了解,就会与学生有共同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教师对学生的监督不到位,只注重知识的引导,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掌握基本知识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点的关键,学生只有具备较深厚的基本功底,才能够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要核心素养,而时政分析能力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时政分析能力对他们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积累时事政治素材,寻求新颖的有特色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进而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知识体系。

例如,在“融入社会,肩负使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正规的渠道了解时政新闻,如新华网、人民网等。从《人民日报》中,学生可以看到“始于初心,成于坚守”的相关时政报道,了解“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报道,学习并分析这个短句的意义。学生还可以学习到中国在保持对外大政方针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推动对外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注重阐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丰富和平发展战略思想,强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和贯彻正确利益观,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提出和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由此可见,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需要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保持政治觉悟,勇于承担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入时政视频,让学生对视频中的法治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提升学生的时政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2.创新时政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教学模式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时政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要积极学习并提高自己的时政分析能力,将来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提供可靠支撑。时事政治问题往往与国家的安全相关,学生只有主动承担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才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公民。时政分析能力是学生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基础上的基本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的安全秩序。因此,在讨论国家的时政问题时,教师要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正确的观点,真正维护国家的安全。

明辨是非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法治精神,敢于拒绝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当前,一些学生受社会、家庭的影响,并不具备较高的时政分析能力。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来源于法律,也受制于法律,学生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就要把遵纪守法作为完善“三观”的重要部分。比如邪教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当学生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与邪教作斗争。

3.加强师生交流与互动,合理融入时政内容

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明显,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审时度势能力要求较高。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政治教师要站在宏观的角度,注重师生角色的互换,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关注学生在时政学习过程中的真实表现,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更多发挥自己的机会,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实现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时,教师可以适当融入不同的时政内容,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机会。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个人的真实想法和意见。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形式,能实现学生角色的互换,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在完成前期的课堂教学实践内容之后,教师要结合学生前期时政内容学习过程中的真实表现,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引,确保学生能够产生更多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意愿,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时政知识,提高自身对时政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应用水平。除此之外,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明显的辅助作用,教师可以开展情境教学和小组合作教学,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时政课程学习的态度与意见,进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让他们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获得更多的收获。

三、结语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时政热点内容,提高课堂导入的效率;创新时政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加强师生交流与互动,合理融入时政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时政分析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时政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