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的针灸穴位名称英译

2020-11-26陈雅琴

现代英语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三维转换译本英译

陈雅琴

一、 引言

穴位是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英译在针灸对外传播中起到桥梁作用。 准确的穴名翻译不仅能让外国友人深刻理解穴位疗效,还能传播中国文化。 因此,穴名英译研究值得重视。 为此,文章拟运用“三维转换”分析若干个穴名的不同英译版本,选出符合生态翻译学的译本,提出符合生态翻译学的穴名英译策略,以期丰富相关研究。

二、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借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原则,从“选择”和“适应”视角对翻译本质、过程和方法等做出阐释。 该理论的核心理念包括生态模式、译者中心、适应选择、三维转换等。 文章主要运用“三维转换”,该方法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将选择转换的重点集中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

语言维要求译者在词汇、句法、语篇等层面对语言形式进行选择。 词汇上,选择词义、风格和搭配适切的词语。 例如,一个汉字可能有多个对应英语表达,译者要根据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表达。 句法上,应避免语法错误,并选择合适的句式和时态,并尽可能保留原文的修辞手法。 语篇上,应将原文文体特征适当转换为译文文体特征。

文化维涉及文化内涵的传递和阐释。 源语和目的语文化往往存在差异,为避免误解,译者不仅要注意转换语言形式,还要考虑和适应译语所属文化体系,即文化生态系统。 也即,译者要注意文化差异,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从而实现顺畅沟通。 对于穴名英译,译者应克服文化差异,帮助读者理解,并传递中医术语所承载的文化意象。

交际维强调交际意图的实现。 这种转换要求译者注重交际效果,具体便是目标读者看到译文时,要有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读者要能理解原文,并了解更多源语文化。 交际维旨在维护原文与译文的“交际生态”。

三、 “三维转换”视角下若干个穴名的不同英译版本分析

文章以承泣穴和箕门穴为例,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分析穴名的不同英译版本,这些译本主要来自《经穴释义汇编》《汉英双解中医小辞典》《中医基本名词术语》《简明汉英中医词典》等,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等知名出版社出版。

(一)语言维

“承泣穴”因其位置得名。 该穴位于眼球与眼眶下缘间,有祛风清热明目之效。 下文将从语言维分析其四个英译版本:Contain Tear, Tear Container, Tear Receiver, Lacrimation Receiver。 汉语中,“承”意为“接收”,“泣”意为“眼泪”。 因此,“承泣穴”的字面意为“承接眼泪的穴位”。 “泣”,眼泪,可译为“tears”。 译本一Contain Tear 采用直译,在某种程度上是可接受的,因为英语中“contain”意为“包含和保留某物”。 但是“contain”在此为动词,而穴名宜使用名词短语。 因此,译本一在句法上不符合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 译本二Tear container 和译本三Tear receiver 也使用直译,将“泣”译为“tears”,如上所述,这是恰当的。 两版本区别在于“承”字的翻译。 英语中,“container”意为“可装载物品的瓶子或箱子”,而“receiver”常指“能接收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声音和图像的装置”。 因此,“container”比“receiver”更合适。 译本四Lacrimation Receiver 将“泣”译成“Lacrimation”。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lacrimation”是“分泌眼泪”之意,指眼泪的分泌过程,而非眼泪这一分泌物。 而“承泣穴”中的“泣”是一种分泌物,因此,“tears”比“lacrimation”更准确,可见译本四未能在词汇层面实现转换。 译本二Tear Container 实现了词法层面的转化,达到语言维转换要求。

“箕门穴”以家居用品命名,可用于治疗排尿困难、遗尿等疾病。 “箕”指簸箕,可用于储存大米等物品。 该穴命名为“箕门穴”是由于其位置和病人姿态:位于两腿内侧,医生要针灸该穴位时,病人需坐着,双腿伸展成簸箕状。 下文将讨论四个译本:Inner Thigh Gate, Stretching Gate, Squatting Gate, Basket Door。 该穴名中,“门”指簸箕的开口侧。 四个译文均将其译为“door”或“gate”,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这两个词均有中文的“门”之意,故适合用于翻译“门”。“箕门穴”位于大腿内侧,故译本一采用意译和直译,译为“Inner Thigh Gate”体现穴位的位置,是可接受的。译本二和三分别用“Stretching”和“Squatting”表示医生针灸该穴位时病人的姿势。 “Stretching”意为伸直胳膊或腿;“Squatting”意为膝盖弯曲坐在脚跟上,臀部靠近脚跟。 但如上所述,患者的坐姿应为“坐着,双腿伸直成簸箕状”,因此,“Stretching” 更合适,译本二“Stretching Gate”在词汇层面实现了更好地适应和选择。 译本四“Basket Door”是逐字翻译。 “箕”译为“basket”,该词在英文中意为用于装物品的容器,语义同中文的“箕”。 因此,该版本用词准确,在语言维上可以接受。 综上,Inner Thigh Gate, Stretching Gate 和Basket Door 在语言维上进行了成功转换。

(二)文化维

译文不符合语言维,往往也不符合文化和交际维。因此下文只讨论“承泣穴”的译本二Tear Container。该穴位因其位置和作用得名:位于眼睛下方,眼泪所及之处。 此外,针灸该穴位可治疗与眼睛相关疾病,如眼睛发红疼痛、夜盲症等。 Tear container 采用直译法,准确诠释“容纳和保存泪水”的寓意,也传递穴位位置和功能这一文化信息,成功实现文化维度转换。

“箕门穴”有三个译本实现语言维度转换:Inner Thigh Gate, Stretching Gate, Basket Door。 该穴位命名使用隐喻手法:“箕”即簸箕,用于比喻医生针灸该穴位时病人的姿势。 译本四basket door 直译“箕”,保留比喻手法,成功传递文化内涵:病人的姿势,因此,该译本符合生态翻译学的文化维。 译本一Inner Thigh Gate和译本二Stretching Gate 采用“意译+直译”的方法。“门”直译为“gate”。 译本一译出穴位的位置,而译本二使用“stretching”描述病人的姿势:医生针灸“箕门穴”时,病人应坐着,双腿张开,宛如簸箕开口侧,以便医生找到该穴位。 可见译本一和四虽未能保留隐喻,但传递了其他文化信息,即穴位位置和病人姿势,因而也做到文化维上的转换。

(三)交际维

“承泣穴”的译本二tear container 是唯一一个符合语言维和文化维的版本,故下文只讨论该译本。 读者看到Tear Container 时,可联想到这是一个可以容纳眼泪的穴位,从而联想到该穴位位置:眼睛下方。 而其位置可提醒读者其功效:治疗与眼睛有关的疾病。 可见该穴名可告知读者其位置和功效,从而实现交际维的转换。 综上,译本二在语言层面上进行了较好的转换,成功地传达了文化内涵,达到了交际目的,实现了“三维转换”,是最佳译本。

“箕门穴”有三个译本符合语言和文化维度要求:Inner Thigh Gate, Stretching Gate, Basket door。 Inner Thigh Gate 采用意译,体现“箕门穴”的位置,读者看到该译本时可想到其位置,因此,符合交际维度。 而读者看到Stretching Gate,可能无法理解何为“伸展的门”。而译本四Basket door,可被理解为“篮子的门”,令人不知所云。 综上,译本一Inner Thigh Gate 最符合“三维转换”的要求。

四、 “三维转换”视角下的穴名英译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文章总结了“三维转换”视角下的穴名英译策略。 针灸穴位命名方式多样,包括穴位的位置、疗效、自然物体、病人的姿势等。 分析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同命名方式的穴位应采用不同的英译策略,方能实现“三维转换”。 下文将详细介绍不同命名方式的穴名的英译策略,并举例说明其可行性。

穴名含有的意象在源语与目标语中有不同文化内涵时,应采用直译加注释。 例如,“日月穴”以自然物体命名。 中医中“日”等于“阳”,对应胆囊;“月”等于“阴”,对应肝脏。 该穴位命名为“日月穴”是因为其可治疗肝脏胆囊相关疾病。 英语国家中也存在“日”和“月”,因此可将其直译为sun 和moon,从而实现语言维度转换。 然而,英语国家人们虽也知道“太阳”和“月亮”,却不知其与肝胆有何对应关系;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为达到文化和交际维度要求,译文需添加注释,传递文化信息,帮助读者理解。 综上,可将其译为Sun and Moon (a point of the gallbladder meridian mainly used to treat disorders of liver and gallbladder),符合“三维转换”。

穴名以疗效和经穴位置命名时,应采用直译。 如,“安眠穴”因其功效得名:促进睡眠。 “安眠”有其对应英文表达“sound sleep”。 因此,可将其直译为“Sound Sleep”,实现了语言维度转换。 该穴位文化内涵是其功效,因此,该译本在文化层面做出了适应性选择。 至于交际转换,读者看到Sound Sleep 时,可联想到该穴位具有“安眠”之效,该反应与原文读者一致,因此,该译本符合交际维度要求。

穴名含义过于复杂或穴位命名采用修辞时,应采用意译。 例如,文化内涵丰富的“坎宫穴”。 “坎宫”是“九宫”(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玉帝居所分为九个部分,即“九宫”)之一。 而在针灸领域,“坎宫”指“眉毛”。 故可意译为“Eyebrow Point”,体现穴位位置,交际维转换得以实现。 如,采用直译,译为Kan Palace Point,会令读者困惑何为Kan Palace,添加注释又难以解释。 而Eyebrow Point 虽然无法解释其中一部分文化内涵,即该穴为何命名为“坎宫穴”,但是却传递“位置”这一文化内涵,故文化维度转换是成功的。

穴名中含有中华文化特有概念,应采用音译加注释。 例如,“气户穴”位于胸部,犹如“气”之门,故得名。 “户”意为“门”,可直译为gate。 而“气”是中医独有概念,英文中无对应词汇。 在此种情况下,可将其音译为“Qi”,从而实现语言维转换。 为满足文化和交际维要求,应添加注释解释“气”。 因此,可采取音译加直译加注释,将其译为Qi Door (Qi means energy and is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uman body's composition and the fundamental element that sustains life),由此中国文化得以传递,目标读者也能理解译文,文化和交际维转换得以实现。

五、 结语

生态翻译学指出最佳译文应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实现成功转换,综上所述,不同命名方式的穴名,应采用不同英译策略,方能实现“三维转换”,达到最佳效果:穴名含有的意象在源语与目标语中有不同文化内涵时,应采用“直译+注释”;穴位以疗效和经穴位置命名时,应采用直译;针灸穴名含义过于复杂或是穴位命名采用修辞时,应采用意译;穴名含有中华文化特有概念时,应采用“音译+注释”。

猜你喜欢

三维转换译本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从生态翻译学看翟理斯《罗刹海市》英译本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字幕经典台词翻译
外宣英译改写策略的生态翻译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