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探究
2020-11-26周宏
周宏
莱西市建筑工程质量服务中心 山东莱西 266600
目前,建筑领域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绩,但其中也暴露出不少质量问题,建筑单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建筑工程中存在的管理与质量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1 建筑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问题
1.1 盲目施工,质量隐患严重
在一些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并没有严格参照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工程规定进行承包资质和承包商信誉的审核,造成一些资质不足的施工企业进入到工程项目施工中,这些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专业素质不足,在施工中会出现盲目施工的现象,造成工程的质量隐患,也不利于工程的科学化管理。另外,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存在问题,无法实现对工程施工中细节问题的合理控制,尤其是在工程项目经过多次分包以后,分包单位的管理流动性和稳定性都非常差,这些问题极易引发施工中的安全与质量隐患,无法保障工程顺利施工[1]。
1.2 缺乏高效的施工现场管理
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能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能确保施工的材料使用方面,施工流程方面,各类机械设备使用方面以及施工人员的分配方面等等都科学合理,从而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目前的建筑工程大部分都采取分包的方式进行,一个建筑项目往往有多个施工单位,这样虽然能保障施工周期,但是无法有力的控制和监管施工质量,发生问题时极易发生责权不清的现象,必定降低施工的整体质量。
1.3 工程成本管理不严格
建筑单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管理工程时,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控制施工成本,通过工程建设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一些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控制出现了问题,由于成本管理不严格,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另外,一些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工作态度消极等,无法保证工程质量,造成返工频率较高,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此外,在施工材料方面,在一些项目的施工现场有浪费施工材料或对施工材料保护不当的现象,会导致施工材料因外界干扰而发生质量问题,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导致材料浪费,从而增加施工成本[2]。
2 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有效举措
2.1 完善质量监督体制,加强协调工作
首先,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要实时掌握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结合工程管理目标以及实际施工情况,严格落实对工程的质量监督,保障管理体系的落实,根据各施工阶段的管理任务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保障工程顺利施工。其次,建筑工程施工具备的复杂性比较高,而且也涵盖了非常多的管理项目,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加大对各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严禁出现协调和沟通问题导致的施工延误。最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制定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加大对质量责任制度的落实,明确严格的考核制度,保障工作人员起到对工程质量的监督作用,提升工作人员的管理态度,让每一位工作人员意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施工中做到各司其职,推进工程质量的增长。
2.2 妥善保护好施工现场和环境,提高施工技术
各种天气原因等外界因素也会影响着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程,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会拖长施工的时间,还会降低工程的整体质量。基于此,施工单位还要做好关于外部环境方面的防控措施,在每一个工程开始之前,都要细致的进行现场考察和未来一段时间天气的预测,一定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和材料能够应对各种天气以及环境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措施和方案,来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使外界因素的破坏力降到最低处。施工单位应该重视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定期进行考试和检查,另外,还要不断的引进人才和先进的施工技术融入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来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的进程和质量,提高施工单位的整体经济效益[3]。
2.3 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1)在各项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由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例如开展抽样检查,实验分析等方式,对材料的具体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从源头上提升施工材料的质量。(2)对各项施工材料进行科学的堆放与合理的保管。充分结合材料自身的性能特点,选择最佳的堆放与保管方式,避免材料因堆放保管不合理而影响材料的实际使用质量。同时加强对材料保管仓库的防火防盗措施,提升材料管理的安全性。(3)材料管理人员对材料的实际检查抽检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并将其进行统一保存,为后期工程验收提供便利。
2.4 加强应用先进的施工设备
由于新型机械及施工技术的出现,工程领域开始普及先进的机械施工设备,但是,在普及过程中,应尽量防止操作失误而导致质量问题,还应节省投入成本、保证施工进度[4]。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进步,工程质量和工程管理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建筑工程质量与管理的严格要求,能推进我国建筑业的稳定发展。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制定完善的质量与管理措施,保障管理方式应用的科学性,公益技术设备以及人员都需要经过合理的分配,优化管理水平,推进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