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26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红星小学郭红梅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红星小学 郭红梅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在教育层面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养。小学生对于周遭事物都具有自己的看法,教师需要结合日常生活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培养,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并且可以深度探索文章的含义。现今的美学教育不仅仅是在于培养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还要引导学生能够在学习文学作品的同时感受其中的意境美、人性美乃至道德层面的美。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美学意识渗透至具体课堂教学中。
一、巧妙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文深层次含义,提升学生审美意识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蕴含着古人在各领域遗留下的文化结晶,古诗文就属于文学范畴中的瑰宝。古人之所以能够写出如此美轮美奂并富有强烈情感的古诗文,自身自然是具备较高的审美情趣,能够与周遭事物进行思想融合,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帮助作者能够借助周遭景物抒发自身情感。古诗文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所在,是文人墨客智慧的结晶,因此,小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字词语句中所蕴含的魅力,借助古诗文的学习陶冶自身情操,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更需要学习并充分吸收古人的智慧精髓,提升自身内心修养,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内涵,肩负传承古代文化的历史重任。另外,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需要在课前加深对古诗文文化的探索和深究,进而帮助学生充分吸收和学习古代诗词歌赋的伟大魅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题西林壁》的课堂教学时,可以发现这是一篇经典的写景诗,此诗不仅诗中有画,同时将人生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引导学生粗读古诗,并尝试通过想象将诗中的景象描绘出来,通过对学生答案的汇集,教师进一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关于庐山的图片以及纪录片视频片段,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并对比自己的想象,思考是否有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带领学生整体感知古诗后,教师需要结合古诗释义引导学生对作者创作此诗时的情感进行感知。通过深度学习,对古诗进行剖析,可以认识到作者苏轼在畅游庐山后有感而发,写下此诗,感慨从不同方向观看庐山竟会有不同体会,为人处世亦如此。每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社会不同,导致他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大不相同,即具备一定主观性和片面性,若是想要认识事物本质,必须跳出自己的思想,从客观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古诗词的表达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了解古诗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强化自身美学意识。
二、巧妙从当代白话文中引导学生体会人性美
中华传统古诗文可以从意境层面和精神层面引导学生体会文学知识中的意境之美,而当下流行的白话文作品更多的是从社会和人性层面体现美学意识。它不同于古诗文,运用的文字语言通俗易懂,文章寓意针对现代社会背景,即使是隐晦的事实都可以通过暗喻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白话文在语言表述上更加具备生活特色,其中充分包含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等不同情感色彩,在表现力和张力层面都大幅度提升。并且白话文出现的时期处于新文化运动的社会背景,通过吸收西方文化的文学资源,在文章结构和用词方面也极为大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同时,更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当下白话文的结构以及文章思想,进而从白话文的学习中体会人性魅力之美。
《刻舟求剑》通过短小有趣的故事形式讲述言简意赅的人生道理,也可以借此对学生展开美学教育,这是一种寓意深刻的思想之美:事物会随着周遭环境不断变化,人需要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不能仅凭主观思想判断事物。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动画故事播放给学生欣赏:一个人驾驶船只渡江,不小心将自身携带的宝剑掉落水中,但是他却不慌不忙,在宝剑掉落的船沿处做上精美的标记,待到船只靠岸后再按照标记下船打捞宝剑。教师在播放视频时,可以就视频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坐船人此时在想什么?你觉得他可以将宝剑寻回吗?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分析后,可以认识到本文所表达的真正寓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通过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放下课堂学习的紧张感,适当帮助学生减轻压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有趣的故事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人生哲理,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同时通过美学教育展现的形式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教材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美学教育巧妙引入课堂教学中。美学教育的素材不仅指在艺术创作中所使用的素材,同样也表现在文学知识的传授中,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增加文学知识储量,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美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