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2020-11-26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9期
关键词:校园数字化建设

刘 璐

(西安工业大学,西安 710021)

0 引言

大数据时代,对于各类数据的筛选、利用水平,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各项工作开展和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数据海量化、来源多样化、内容复杂化,是大数据时代的几个明显特征,这也让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管理面临更多的挑战。高校方面既要顺应潮流,通过加强资金保障、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搭建智慧校园的框架,同时又要关注信息管理人才培养,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为智慧校园的运行提供内在支持。只有多措并举,才能推动数字化校园取得新的建设成果,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 大数据时代建设数字化校园的价值分析

1.1 有利于实现智能化校园管理

构建智慧校园、实现智能管理,是高校开展数字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智能校园为校园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例如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校园一卡通,就是数字化校园的一种基本体现。从学生角度来说,只需要使用一张校园卡,就可以在校园内购物消费、借阅图书;而对于学校来说,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消费信息,这也能够作为贫困生评选的一个重要依据,让助学金的发放更加公平、公正。另外,智能校园背景下还能够对校园网上的各类信息进行监督,这也可以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要依据。

1.2 有利于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诉求更加多样,如何更好地倾听学生诉求、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是现阶段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通过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作用之一就是在师生之间搭建了一个信息无障碍交流的桥梁。这样当学生有诉求和意见时,就可以通过校园网及时反馈给教师或学校的管理人员。这样无论是对教学还是学生管理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可以定期更新一些招聘信息,对于那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这一渠道选择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为学生的就业求职提供帮助。

1.3 有利于推进高校的深化改革

高校数字化校园中包含大量具有价值的数据,如学习数据、教学数据、科研数据、奖惩数据等,这些数据构成了高校大数据的基础。这些海量数据中既包含常规管理型业务产生的如人事数据、教学数据、财务数据等结构化数据,又包含了大量的由服务与管理所产生的非结构化数据,如多媒体教学资源等。对这些结构化和非结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挖掘,并施加有效的管理,充分利用数据价值,使其为学校管理、教学、服务等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2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面临的挑战

2.1 数据规模增大,数据质量不高

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各系统间的协同效率及使用效果。目前高校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普遍存在数据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1)数据格式不统一,这主要由各业务部门对同一数据的使用习惯存在矛盾所造成;(2)数据维护质量低下,业务部门对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3)对历史数据和冗余数据尚无统一完善的处理方法。例如高校的信息系统在日常运营中,历史记录中包含了大量的缓存文件,这些文件的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利用,并且占用较多的存储空间,并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数据规模不断扩大。数据质量不高,造成了数据资源的浪费。

2.2 对数据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充分

对数据的利用不充分体现在两方面:(1)数据透明度低,无法实时查询、浏览。校园用户须进入各个业务系统,才可查询自己科研、教学、消费等数据。(2)数据的深层价值有待挖掘。数字化校园累积的大量数据中,包含了大量有用的信息。遗憾的是,大多数高校仍停留在数据查询阶段,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并使其为决策提供支持等工作仍有欠缺。高校的数字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对于数据资源的重视程度和利用效率没有同步的跟进。例如,很多高校缺少数据资源分类存储的意识,将所有数据存储到一个整体的数据库中。后期检索、调用数据时,一方面是检索难度大、花费时间长,另一方面是容易掺杂很多无效数据,也会影响到数据资源利用价值的发挥。

2.3 数据信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高校内网遭受黑客攻击而导致信息泄露的情况屡见不鲜,这说明数字化校园建设虽然取得了成果,但是校园网络安全问题仍然存在诸多隐患。结合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情况来看,虽然采取了一定的网络安全措施,但是防护等级较低,多数情况下只能应对一些低密度、低危险等级的访问,但是对于一些针对性较强、破坏性较高的病毒攻击,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例如在2017年爆发的“永恒之蓝”病毒攻击事件,国内的大连海事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5 000台计算机遭到病毒攻击。学生在电脑上的一些文档被恶意加密,需要付费才能打开。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程度的加深,除了师生的个人信息外,还有财务数据等重要信息,做好数据安全保密工作也成为下一步智慧校园建设必须要关注的要点。

2.4 高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高校数字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需要持续性的资金投入。目前来看,许多高校虽然意识到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在具体开展工作时缺少科学规划。没有立足于高校业务开展需要,盲目借鉴其他高校在这一方面的经验、成果,建成的数字化办公系统,也会因为实用价值不高而无法为学校工作开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另外,数字化校园建设是由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工作组成的,现阶段许多高校将工作重点放在了硬件安装上,而软件的应用和维护则重视不足,整体来看信息建设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例如某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内,安装使用的画图软件CAD为2007版。但是目前该软件已经更新到了2019版。新软件增加了很多功能,包括UI界面优化、操作指令的更新等等。如果学校方面仍然使用旧版本进行教学,很多功能无法实现,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2.5 高校信息化管理人才数量偏少

智能化管理设备的运用,在给高校各项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需要专人进行管理。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较快,后期的运行维护、版本升级等,都需要专人负责。目前来看,高校在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中,多数工作重点还是放在了前期的信息系统建设上,而对于配套的人才队伍建设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根据某高校制定的《数字校园建设方案》,要求专职的信息管理人才数量不低于60人,后期在岗的信息管理员工确实达到了这一标准。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其中约有1/3是从其他岗位上临时借调的,专业化程度不足。这种情况下,虽然数字化建设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数据“重保存,轻利用”的问题。如果不能挖掘数据价值,不能为高校工作开展、改革发展提供支持,那么数字化建设的作用和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3 大数据时代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

3.1 严格数据采集标准和筛选流程

大数据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数据海量化、复杂化。高校日常运营中产生大量数据,其中一部分数据具有留存、利用价值,但是绝大多数数据都是无效的,一方面是占据了较多的存储空间,另一方面这些无效的文件,也可能潜伏病毒、木马,必须要进行筛选、清理。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要制定更加严格的数据采集标准,按照关键词或是检索条件,将符合利用条件的数据留存下来进行单独保存,而那些无用的则粉碎、删除。要明确筛选流程,从数据的采集、存储、分类、整理、利用,都要按照特定的流程进行,提高数据利用价值,支持数字校园建设。

3.2 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数据价值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凸显。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之一,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这些数据资源的利用价值,从而支持高校各项工作、改革的开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信息技术的成熟,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智慧校园建设,而且也作为一种工具,开启了数据价值提取与利用的大门。高校的管理人员、教职工,都要通过业务培训,强化“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意识。例如,在学生专业教学上,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近年来各个转学的就业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就业指导。

3.3 采取安全手段保障校园网络安全

数字化校园模式下,高校的人事资料、珍贵档案、财务数据等,全部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数据库中。这种情况下一些不法分子有可能通过病毒攻击、网络破坏等方式,窃取高校重要的资料、数据。在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如何保障校园网络的安全性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为了提高数据安全性,高校要构建立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搭配使用多种安全手段。比较初级的是使用系统自带的防火墙,可以拦截普通的非法访问;还可以在办公计算机上安装杀毒软件,可以对木马、病毒起到一定的抵御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采取数字签名、指纹认证等更加先进的方式,避免无关人员的违规操作和泄密。

3.4 增加资金投入支持信息化建设

无论是校园内信息技术设施的引进还是后期的维护、升级,以及信息管理人才培训等,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为此,高校应当编制专项预算,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为了减轻高校的财政负担,同时也是防止出现资金浪费、挪用的情况,应当综合考虑数字化建设所需的硬件、软件、运维等具体费用,并且对每一项费用的支出进行动态监管,保证费用使用的透明度。另外,还可以采取校企共建的方式,例如吸引社会资本在高校内建设虚拟数据中心,既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又可以节省硬件方面的开支。

3.5 加强高校高素质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顺应形势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智慧校园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管理人才短缺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高校方面要有意识地采取多种渠道,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信息管理队伍。一种渠道是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定向招聘高学历、经验丰富的信息技术人才,在高校的网络安全、智慧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还有一种渠道是采取技能培训的方式,根据各部门的业务开展需要,进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专项培训,使其能够胜任现阶段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要。

4 结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在大数据时代做出的一种最佳选择,从现阶段的数字化建设实践来看,无论是从校园管理、教学改革还是学生成长等方面,都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我们需要客观看待现阶段高校在数字化建设中尚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紧跟大数据发展趋势,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数字化校园的智能化、数字化程度。

猜你喜欢

校园数字化建设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