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
2020-11-26江苏省溧阳市清安小学周慧珊
江苏省溧阳市清安小学 周慧珊
近几年,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模式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问题。例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理念落后,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古诗词教学进展,不利于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对此,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还需采取贴合学生兴趣及成长的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学生理解古诗词内涵,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
一、深度朗读,体会作品情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生年龄小,对语言文字的掌握程度较低,往往难以理解古诗词内容,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古诗词的美感。朗读并非单纯的阅读,而是以一种深度阅读的方式,正确发音、断句,并认识到通假字的应用方法,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后,教师可指导下一步学习,为学生有感情地示范,讲解高低音的朗读方法,注意古诗词中的节奏感及韵律,随着朗读的不断深入,学生会掌握古诗词情感变化,也会激发朗读兴趣。
例如,学习《赠刘景文》时,教师让学生先朗读两到三遍,让学生注意诗词断句,并感受作者情感的起伏。诗词中的第一句是“荷尽已无擎雨盖”,其中描绘了冬天将要来临时荷花凋谢的现象,在朗读第一句时情绪尽量保持低沉,感受花谢的复杂情感。在朗读第二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时,需要改变低沉的语气,体现出菊花的傲骨,因此,低落的语气需变得高亢,表达出诗人不畏磨难的精神。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表达了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虽然冬天是没有生机的季节,但橙橘会进入生活,也是一年中的美好时光。在诵读“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一句时需保持欢快的语气,体现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探究作品结构,欣赏词汇之美
学生把握诗词情感变化后,可进一步探索作品美感,古诗词含有诗眼,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对古诗词中的某个字词应用方法及优势进行分析,认识到词汇不同用法体现的意境,自细节处对整篇作品展开分析,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会囫囵吞枣,而是对文章有整体及细节的双向把控。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在学习后,分析其他的诗歌,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例如,学习《山行》时,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对其中的文字、词汇进行赏析,《山行》第一句是“远上寒山石径斜”,其中,“斜”是本句的点睛之字,体现了山路弯曲的生动景象。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生”体现了山路遥远深邃的景象,白云已经距离人们很远,白云生处地方则是更加遥远,通过这种字词分析模式,也能让学生学会古诗词鉴赏的正确方法,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度认识,学生的文化品质及赏析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三、启迪学生思维,体会作品意境
赏析情感及作品结构后,下一个古诗词教学重点便是掌握诗词意境。古诗词中含有深远意境,古人追求的境界便是“言有尽意无穷”。因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把握文章意境是教授古诗文的重点所在。意境属于精神层面的内容,无法通过实体展示让学生体会,这让古诗词教学迎来挑战。但小学生处于想象力丰富的阶段,想象不会受到限制,教师可通过启迪学生思维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作品意境。
例如,学习《夜书所见》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展现与诗歌内容贴合的视频或者图片,学生结合诗词内容及视频内容想象作者表达的意境。《夜书所见》前两句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教师可在多媒体工具上播放秋季江上风光,让学生想象自己所处江上的景象。最后两句是“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小孩子年少无知,夜深还在游玩的情境,体会诗人在外孤身一人,看着万家灯火倍感凄凉之情。现阶段,教学模式已经呈现多元化趋势,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当选择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意境进行充分想象,结合已经学习过的古诗词,提升教学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小学是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知识的阶段,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感受古诗词情感、精神、意境,接受文学艺术熏陶,强化对美的认识,拓展赏析思维能力。古诗词教学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其学会通过简短的语言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本文提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旨在为学生顺利学习语文知识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