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作文教学的行与思核心探索

2020-11-26江苏省扬州市解放桥小学夏晶晶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34期
关键词:教师应教学活动作文

江苏省扬州市解放桥小学 夏晶晶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比较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亲近感,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应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写作教学结合在一起,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出发,引入思考与思想活动,使行与思结合在一起,为写作教学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炼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提升写作水平。

一、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写作心态

小学生年龄较小,在刚开始接触写作时可能会产生无所适从、抵触等心理,这对写作教学的顺利开展非常不利。因此,教师在开始教授写作时,就应该全面分析写作的重要性和乐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勇敢地面对写作,积极学习写作技巧,确保写作学习顺利推进。同时,教师也需要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心态,不能对刚开始接触写作的学生提出太高的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以鼓励和引导为主,要耐心地指导学生,不能太过急躁,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以免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地安排教学方式和教学时间,在写作课堂上进行即时性的写作指导和训练。在课堂之外,需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记录有趣的事物,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外,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作文教学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学习词语的运用技巧、句型的合理安排、文章的写作结构等,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悉更多的经典文章写作技巧,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加强写作规范指导

小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阶段,学生接触写作的时间较短,为了让学生了解写作的具体规范,教师必须在作文教学开展之初就指导学生掌握具体的写作规范,为学生将来的作文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不同题材作文的写作形式和内容,将形式和内容指导结合在一起,及早指导学生避免写作中存在的“假、大、空”问题,让学生从真实感受出发,从小处着眼,写出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同时,教师应加大对写作内容的重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让学生将写作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提升写作内容的真实性,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其次,教师需要加强作文教学的课前指导。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记录自身的感受,为作文教学做好相应准备。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展开讨论,分享经验,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而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具体情况对学生展开指导,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指导学生顺利开展写作训练活动。另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写作思维指导,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作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促使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三、强化生活与写作的联系

小学生的阅历有限,很多学生在拿到写作任务之后,不知道从何写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写作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入手,挖掘写作方向和写作素材。为了加强写作教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在写作课上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活动,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例如,在春天到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春天的活动,让学生自己从不同角度出发,去挖掘春天的魅力。此外,教师应重视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紧密结合,用阅读文本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例如,先让学生阅读散文《落花生》《白杨》等,然后指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学会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告知学生:为了抒怀明理,状物类散文常常借助客观事物的形象表现人的某种品性,使物与人两者相融相汇、交相生辉,从而使文章产生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借物喻人的写法如同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必须注意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要写出物的特点,再由物联想到人的品质,要注意人与物的相似之处,抓住这相似的连接点。其次,要用恰当而得体的比喻达到准确比喻、寓意深刻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思路,对学生写作思维进行启发,例如,告知学生“做人要像莲花一样高洁,像青松一样坚韧不拔,像雪中寒梅那样坚强勇敢”。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领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将作文教学和课文教学、学生的日常生活等联系在一起,实现行与思的有效结合,确保作文教学活动丰富有趣,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教学活动作文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