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思考

2020-11-26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9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机关计算机

胡 静

(渠县审计局,四川 渠县 635200)

0 引言

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审计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将传统的审计手段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当前在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已经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提升了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在基层审计机关实现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顺应当前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基层审计机关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容易受到管理理念、人才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其信息化建设不能达到预期的标准。

1 影响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因素

(1)观念落后,导致信息化建设工作受到阻碍。在基层审计机关,由于接触到的新事物较少,面对新事物接受较慢,没有充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也不能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

(2)人才方面的匮乏,导致整体审计工作效率较低,基层审计机关的一线审计人员多是财会专业人员,都是一些业务人员,并没有专门的计算机人才,不懂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导致信息化的发展不能跟随社会发展趋势。

(3)资金方面的缺乏,导致不能进行软件开发工作,基层审计机关的经费是有限的,而信息化建设需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资金缺乏,相关的设备不够,影响对新技术的应用。

2 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计机关信息化的建设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推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也能够履行审计的监督职责,通过培养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审计队伍,能够有效提升审计方面的监督能力。近年来审计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际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缺乏统一的计算机审计标准

当前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给审计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计算机审计方面的准则和制度比较落后,没有建立统一的计算机审计标准,导致计算机的审计很难进行评价和判断,给计算机审计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一是审计单位对计算机系统程序缺乏一定的了解,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缺乏,而且在对数据采集方面应用到的方法不到位;二是使用的审计软件技术不成熟,在实际的使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

2.2 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信息化水平不匹配

一是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队伍老化现象严重,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不懂相关的法律知识,有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也是少之更少,导致基层审计机关对新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掌握不到位;二是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不高,一些审计人员虽然拥有财会、审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但是知识结构欠缺,不符合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审计需求,对新的审计方法掌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和对计算机的操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2.3 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与被审计对象不对称

当前,我国的金融行业、税务和社保方面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在审计方面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时间较晚,导致审计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能满足审计行业的实际需求,同时一些审计对象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并不具备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条件,也会影响到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2.4 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不足

地方上的财政经费是很难保证,审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所需经费都需要由人民政府保证,将其列入财政预算中,地方上的财政比较困难,预算经费并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在该种情况下,基层审计机关人员的福利待遇和审计设备更新等各项开支都不能被有效满足。另外,上级部门对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基层审计机关的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于其他行业的发展,基层审计信息化建设也比较困难。

3 对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中,信息也成为社会各个领域中最活跃的因素。审计机关需要针对国家财政资金、公共资源和重大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审计监督,信息化建设是必由之路,而且审计信息化也是审计工作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能够有效适应政务电子化的发展趋势,提升审计监督方面的能力。

3.1 树立基于大数据的审计思维

有关审计工作不仅需要做好对财政收支真实性的审计,还需要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基层审计机关来讲,则需要充分关注行业内数据的纵向特征和各个行业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要从整体性和系统性方面进行思考,要实现审计的价值。审计是依数据而生,用数据说话,数据的收集难、管理难,有效运用更难,如果审计人员不懂得数据分析技术,将会失去审计资格。在当前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相关的治理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审计数据分析也受到宏观决策的支持。需要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能够正确认识,做好系统研究工作,促进审计信息化的有效建设。

3.2 对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

在建立好审计信息系统之后,需要更好利用数据做好审计工作,基层审计机关需要始终树立全局意识,实现对各种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部门、系统和行业间的大数据审计资源,实现现场管理、组织架构和数据资源等多方面的审计协作工作。基层机关在对大数据进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专业对需求数据获取的途径,要充分依托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各个数据平台的有效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起审计大数据资源平台。

4 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4.1 基层审计机关领导者需要提高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一是重视信息化建设,当前信息化科学技术是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对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数量逐年上升,审计监督难度也在不断加大,需要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审计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基层审计机关需要将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加以实施,要将信息化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二是基层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按照标准化和科学化的要求推进,要建立一套完备的计算机审计系统,加大在审计方面的管理力度。例如,在审计方面进行目标考核,将对审计信息化的建设落实到各个审计项目中,通过引入奖惩激励机制,将信息技术建设与管理创新有效结合,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三是营造基层审计信息化环境,被审计单位需要认识到计算机审计是审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及时提供有关财政收支方面的电子数据和技术文档资料。

4.2 加大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

一是审计机关需要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地方上的审计机关需要注重筹措资金,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而且需要及时向地方政府汇报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反映经费紧缺的情况,要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建立审计经费的长效保障机制,有利于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上级审计机关需要加大对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可以采用财政支付的方式,针对基层审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设备配置和设备运行维护方面给予一定的保障。

4.3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审计人员队伍

一是高素质审计人员队伍的建立需要注重对信息人才的引进,要及时引进技术精湛和热爱审计事业的相关技术人才,为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二是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包括计算机技术、个人业务能力和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工作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注重培训的实效。三是培训系统要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能够通过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进行实际操作,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能够有效拓展审计人员的技能,提高审计人员的能力。

4.4 加大审计软件开发力度

审计信息化建设,必须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开发计算机通用软件和能够对各个管理系统进行测试的软件等,通过建立规范的审计数据库,满足审计工作的实际需求,不断积累审计方面的经验。基层审计机关需要结合本地的审计实践,做好对专项资金的审计。

5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需要从经费投入、软件开发和人才配备方面加强保障,为审计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审计的效率。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机关计算机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打开机关锁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机关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