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模式探讨
2020-11-26王明香
王明香
(山东和正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1 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1.1 设施规划建设不科学
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之前,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例如每日污水排放量等,选择能够满足污水处理需求的建设规模,让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然而在有的农村地区,治污时间并不长,经验比较欠缺。开始建设规划时没有考虑到当地污水实际排放量,建设投资过高,建设规模过大,使设备不能够有效运转,浪费了设备资源。还有的污水处理厂规模过小,不能够处理当地每日污水量,污水处理效果降低。
1.2 运营管理人才的缺乏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效果,配备相应的运营管理人才很有必要。对规模比较大的污水处理厂来说,不仅要保证运营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处理突发问题,还要保证一定的数量。然而就现阶段而言,管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主体并不是唯一的,各个管理方之间存在交流和责任划分问题,影响了管理效果。此外,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的管理人员大多是当地村民,专业技能不达标,不能够有效处理运行中发生的问题,也不能很好操控设备,影响了设备运行效果,导致污水处理不合格。
1.3 设施维护资金短缺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需要大量资金,而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一些地区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很难靠财政拨款解决设施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我国目前有许多村由于资金短缺,无法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资金短缺问题亟待解决。除财政拨款外,民间集资因为没有科学方式,使集资效果并不好。
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情况
2.1 缺乏专业的运营管理人员
大中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且人员数量应满足污水处理厂的需要。但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主体较多,既有乡镇政府、乡镇或流域水务站,也有村委会,权责不对等容易造成推诿扯皮、管理失效等现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人员多以当地村民为主,缺乏环保相关知识以及设备操作管理的相关技能,仅能负责设备的日常看护工作,难以胜任专业水平的系统维护,导致污水处理效果波动以及出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
2.2 维护经费无法保障
经费短缺一直是制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难题。全国约有60万个建制村,其中很多村缺乏必要的环保设施,迫切需要资金支持。由于没有科学的集资机制和渠道,民间资金难以投入,单纯依靠财政预算,对于地方财政困难的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难度极大。
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为了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必要的维护经费不可缺少,而许多乡镇地区用于环保事业的资金缺少相应的保障制度。除少数地区将运行管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外,大部分地区仅有很少的补助经费,不能满足设施正常运行需要,出现设备“晒太阳”现象,降低了设施效益的发挥水平。
3 农村生活污水第三方管理模式
针对当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缺乏管理的现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造成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需要及时制定各种针对性的措施。当前我国上海和常熟等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农村生活污水第三方管理的方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越来越引起注意。第三方运营模式是由政府来投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然后通过法律合同的形式,将设施委托给经营管理能力比较强的企业进行运营,同时给予这些管理方以一定的物质补偿。
第三方运营模式的优点。通过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第三方管理的模式,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1)通过签订合同,可以有效划分实施拥有者、运行单位、环保部门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一个权利相互制约的集体。2)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如选择第三方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可以直接签订运营合同,在合同中规定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3)通过运营合同的制约,及时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提高对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的专业化程度,有效提高对污水的处理水平,保证设施可以稳定运行,保证废水排放的达标。
通过采用第三方运营管理模式,虽然不能见到效益,但污水治理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相关投入费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需要重视。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效果和农村环保密切相关,需要提升管理水平。现阶段设施运营管理中的问题很多,包括专业人员缺乏、管理模式不科学、维护资金短缺等。而采用第三方运营管理模式能够获得专业运营管理人员,降低运营资金,提升污水处理的效果。根据本文的研究分析,说明第三方运营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应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