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尖遨游书海中,万缕意蕴纸页间

2020-11-26苏州市吴中区苏苑实验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35期
关键词:整本书教材课文

苏州市吴中区苏苑实验小学 周 超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整本书阅读”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高效阅读,快速提高阅读水平。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来说,阅读不仅有助于促进他们思考,锻炼逻辑思维,还有助于与他人产生精神共鸣,进而增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交流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感。基于此,教师高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不容小觑。

一、创设环境,培养阅读兴趣

据研究表明,现有的教材由于需要兼顾丰富的教学内容与适当的篇幅,多以短篇摘选为主,会对学生造成一些阅读兴趣的影响与阅读体验的落差,偶尔有上下文联系的缺失,还会导致某一段落读起来晦涩难懂。加之语文课堂的四十分钟,学生难以保证在吸取原有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继续高效的阅读训练。课外阅读缺少监督,学生积极性与自主性都难以提高。基于此,为了有效地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与兴趣,提倡可以围绕课文进行课外的整本书阅读,对孩子阅读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做出改善。

以读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为例,就硬环境而言,结合学校的主题教育目标,准备关于鲁迅《故乡》的阅读材料,通过开办班级读书活动,师生共建图书角,开办专门的阅读课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软环境而言,可以播放有关《故乡》的相关教学视频,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宽松自由的气氛,从心理上感到平等舒适,同时与学生展开阅读体验分享、阅读方法交流,营造一个开放共享知识的平台。

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老师的努力,还需要家庭与之配合。家庭中父母可以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与孩子一起展开亲子阅读,让孩子远离数字化阅读和快餐文化的环境,投入到慢节奏、温馨宽松的阅读中。

二、巧妙引导,提高阅读水平

阅读是学习语文课程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与语文课程的学科综合素养,阅读教育刻不容缓。但阅读教育仍然面临着重重挑战——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高效且迅速地完成教学任务,且兼顾精细的阅读?如何在没有专业独立的教材下开展系统的阅读教育?阅读教育如何与课程教材内容挂钩?怎样的阅读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面对这些挑战与困难,现今的教师已经发掘出一套充满活性、与文本相结合的指导方法。

加强小学阶段阅读方法指导的同时,教师要把自身的主观性降到最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需要浅显的讲解与必要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技能自己去分析、探索、体会。比如,以老舍的《骆驼祥子》为例,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把握教材中的生字词,对课文大意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并能理清文章思路。接下来便分段精读,用心品味每一段的含义与描写,自己体悟《骆驼祥子》中所讲述的道理。最后,对于《骆驼祥子》中意蕴深远的经典片段,组织学生再三品读,联系生活实际加深自己的理解,并尽可能地背诵,课后可以要求学生上交读书笔记,或者写读后感。

小学阶段的教师对于孩子的启蒙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阅读教学应该更加注重阅读书目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挖掘以及阅读方法的指导,由此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思维,提高阅读水平。

三、组织教学,开展阅读评价

阅读教学的有效落实除了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加强阅读方面的指导外,还需要系统的教学组织。

以《沁园春·雪》为例,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组织好教学情境,以自己饱满的精神状态为示范,暗示学生要振作精神,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感的氛围,把《沁园春·雪》这篇课文所暗含的情感,尽快融入教学的情感中,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再把握好课堂节奏,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展开心得体会分享,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可以采用提出问题的方式,进行拓展性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激发其阅读的兴趣,以此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用恰当评价进行引导,也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之一。以《孔乙己》为例,教师需要用客观的语言指出孔乙己此人的性格特点,让学生结合课文自主分析哪些是优点,哪些是缺点,在尊重学生自主独特的感悟和思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材的教学取向,结合课文内容与学生体验,巧妙地传播教材所倡导的知识与理念,同时赞扬、鼓励学生的奇妙思考,并及时纠正其不甚正面的评价,让课堂成为开放、包容、平等的交流平台。

由此可见,在现如今的课堂中,教师需要主动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积极剔除刻板、迂腐的“糟粕”,杜绝以教材的单一理念局限学生,杜绝以大众思考否定学生。教师需要具有多元化、包容化、进步化的目光,对学生的个性要呵护、引导、鼓励,为孩子的自由思想保驾护航。随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新意见、新想法,给予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与想象空间,对塑造学生的人文性格有很大的帮助。

整本书阅读无论从内容广度还是思维深度上都更宏大和深邃,能够锻炼人对阅读内容更强的信息提取和理解把握的能力,更强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更深度的思想和更广阔的视野。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培养阅读爱好、奠定人文素养的黄金时期。教师在阅读教育中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倾听学生发言,促进学生思考,更要循循善诱,以学生为主体,指引他们向正确的思维方向前进发展,使阅读技能与人文情怀得到完善与发展。

猜你喜欢

整本书教材课文
教材精读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背课文的小偷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