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善相生,情趣相融——《小山羊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例谈

2020-11-26江西省南城县泰伯学校张红英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35期
关键词:小灰兔小山羊相融

江西省南城县泰伯学校 张红英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然而,如何培养学生的真善美,形成智善相生、情趣相融的生态课堂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以公开课《小山羊和小灰兔》设计为例,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善导生疑,亲近文本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让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为此,我这样导入——

师:前不久,我们积累了不少成语,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谁能说出含有动物的成语。

生: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鸟语花香、鸡鸣狗盗……

师:我就不信考不倒大家,现在我来出谜面,你们猜谜底。请认真倾听。

(师与生互动猜谜语)

师:大家真聪明,猜得又快又正确!

师:你们瞧,今天这两位小动物也来到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一起来书写他们的名字吧!(师贴图并板书:小山羊和小灰兔。)

(兔,两只耳朵在上面,前腿短,后腿长,小点尾巴不能忘。)

师:快来和他们打声招呼吧!

……

如此设计,学生兴趣盎然,同时出示学生喜欢的图片,不知不觉引领学生走进童话。在书写课题时重点指导 “兔”字的写法,不仅让学生注意到写字的要点,更让学生记住了易错字 “兔”的书写。

二、善听促辩,活用文本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这句著名论断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乃至教学观念的冲击和解放。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教材本身,而在于通过教材的学习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加以改造、取舍、增删,以服务于特定的教学目的。

师:同学们,小灰兔想吃森林里美味的蘑菇了(贴图)。我就是这只小山羊。小灰兔们,你们会怎么邀请我去采蘑菇呢?

(课件出示课文内容:“早晨,小山羊和小灰兔一起做操……你在家等我。”)

师:齐读“我们一块儿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好吗?”

(体会小山羊的快乐,师生互换角色朗读)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会怎样邀请你的小伙伴?请大家试一试,要注意后面的小标点哦!

课件出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自由反馈。

师:从你们的语气中我感觉你们已经和这两个标点符号交上朋友了!祝贺你们!

……

通过上面的说话训练设计,紧扣生活,活用文本,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做个有礼貌的孩子,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感叹号表示的语气,学会感叹号的用法,一举两得。

三、善思释疑,丰富文本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语言,应在学生读懂课文后,引导学生将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转化为一定形式的个性化语言,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师:是啊,小山羊在家里等啊等啊,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

生:也不见小灰兔来。

师:小山羊在家里等啊等啊,等得心急如焚,还是——

生:不见小灰兔来。

师:假如你是小山羊,这时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咦,它怎么还不来呢?

生:他去哪儿了呢?

生:他遇上什么事了吗?

生:他是不是忘了?

师:小山羊想,要是我们没有约定好,我就可以去做别的事儿了。小山羊们,如果没有这次约定,你们打算去干什么呢?

生:反馈。

师:是啊,有趣的事儿可多了,但是,小山羊去了吗?

生:没有。

师:而是继续在家里等啊等啊,

师:小闹钟滴答滴答地响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小山羊一直等到快吃午饭了,小灰兔才来。

师:小山羊们,你们等了多久呀?(板书:等了半天)

师:多漫长的等待呀!哪只小山羊能通过你的朗读、你的动作,创造性的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你等了很久。(指名读)

……

本环节对文本进行合理的扩充与想象,让学生在角色的转换中走进人物的内心,在多次有感情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不守信用会给朋友带来困扰,慢慢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提高学生真善美的辨别能力。

总之,“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生命需要不断地超越,这也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永远在路上。我们愿意以文本为依托,以课堂为起点,努力构建“智善相生、情趣相融”的课堂生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小灰兔小山羊相融
小白兔和小灰兔
心相融
小猴过河
尹延新:天人合一 物我相融
小白兔和小灰兔
我能让水油相融哦
不识钟的小山羊
可爱的小灰兔
小山羊和小灰兔
不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