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突围的三条路
2020-11-26管清友
在需求侧,应采取适度的宽松政策来稳定需求,尤其是在一些潜力较大和较为薄弱的重点领域;在供给侧,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改革和开放措施,尤其是在一些关键性的“硬骨头”上“放开”和“开放”。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加大,如何“保增长”随之成为重要的问题。保增长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激进式保增长、对冲式保增长和改革式保增长。不同的保增长方式,将直接决定经济走势。以下是笔者对上述三种保增长方式的思考。
其一,激进式保增长,即奔着“7”去保,用大力度的需求刺激政策,彻底提高经济增速。这一方式的好处很明显,以货币大幅宽松为主要手段,配合地产和基建投资刺激,短期内能够通过提振需求来缓释风险,往往可以迅速收到成效。但与此同时,弊端也很明显,会造成很多长期问题。首先,货币宽松的边际效用会越来越弱,起效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其次,“大水漫灌”会催生金融泡沫,加剧金融风险;此外,还可能会进一步扭曲收入结构,导致收入分配不均。
其二,对冲式保增长,即主要以延缓经济下行的速度为目标,以适度宽松来刺激需求,但不强求经济的回升。其好处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下行过快带来的风险,使经济既不至于陷入危机,也不会继续扭曲收入结构和催生金融泡沫。对冲式保增长就像飞机着陆,下一个台阶就会有一个缓冲的平台期,可以运行一段时间。通过松紧适度的逆周期调节政策,既可避免过去那种“大水漫灌”式刺激累积风险,也不会因过度紧缩造成经济硬着陆。其弊端在于,当前经济形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对保持政策定力和把握调控精准度的要求很高。
其三,改革式保增长,即主要以长期增速为目标,弱化需求管理,甚至主动刺破杠杆、挤出泡沫,转而依靠长期结构性改革来激发经济潜在增长。其好处是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优化,激发长期增长潜力。当前,出口、基建、房地产三大拉动经济增速的需求动能已经不足,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速需要通过改革促进经济长期增长潜力的释放。其弊端则在于见效慢,且改革的过程中还可能加快风险的释放。深化改革需要打破种种思想束缚和利益固化,要以时间换空间,也必然伴有短期阵痛。
笔者认为,综合来看,以第二种需求对冲与第三种供给改革相结合的方式来保增长,可能更适合目前中国的国情。具体而言,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是在需求侧采取适度的宽松政策来稳定需求,尤其是在一些潜力较大和较为薄弱的重点领域。从央行的货币政策来看,大方向应是非典型宽松,把改革式降息作为主要手段。宽松是逆周期对冲的必然选择,但又不能“大水漫灌”,而是要非典型宽松,用利率市场化改革来间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从中央政府的角度看,可以进一步提高对赤字率的容忍度,适当增发规范的政府债券,包括专项国债、特别国债等,由中央作为加杠杆主体把闲置的资金利用起来。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应提高专项债的发行额度,继续补充传统基建和新的科技基建;继续适度扩大地方债发行额度,并做好配套制度改革。从家庭部门的角度看,应适度支持刚需加杠杆,可考虑成立中国版国家住房银行,对合理的住房需求提供支持。从金融部门的角度看,要激活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财富效应:对注册制的态度要坚定,打通PE/VC机构的退出渠道;对科创板的定位要坚定,采取增量改革的方式,落实资本创新。
另一方面是在供给侧采取更加积极的改革和开放措施,尤其对一些关键性的“硬骨头”要“放开”和“开放”。一是户籍改革。应适度放开户籍、编制等对人员流动的限制,进一步释放人口红利。二是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比如土地改革,激活农村土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三是适度放开对文化、娱乐、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的管制,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入民间资本,增加社会供给,优化资源配置。四是加快开放对外资的投资准入,通过开放改善供给,如加快金融业开放,以提升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