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赛式多学科综合诊疗教学模式在胃肠肿瘤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25张昊王璇王浩南党诚学

科教导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胃肠竞赛肿瘤

张昊 王璇 王浩南 党诚学

摘 要 目的:分析比较竞赛式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教学模式与传统MDT教学模式在胃肠肿瘤教学中的优劣,探究更佳的肿瘤学教学模式。方法:随机将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学习的62名学员分为对照组(传统MDT教学组)和试验组(竞赛式MDT教学组),分析比较两组学员在临床综合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等指标上的差异,探讨两组教学模式的优劣。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学员在肿瘤基础知识、临床诊断能力、临床思辨能力等指标上表现较佳(P<0.05),同时试验组学员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的满意度具有显著性优势,显示出竞赛式MDT教学模式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优势。结论:竞赛式MDT教学模式在胃肠肿瘤教学中可以充分提高试验组学员的临床思维和专业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和学员满意度,相对于传统胃肠肿瘤教学模式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 竞赛式多学科诊疗教学模式 胃肠肿瘤 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12.071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intends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mpetitive 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DT) teaching model and the traditional oncology teaching model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and to explore a better oncology teaching method. Methods Randomly divide the 62 students studying in the oncology center of our hospital into a control group (traditional MDT teaching group) and a test group (competitive MDT teaching group),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students. Explore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two teaching model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erformed better in tumor basic knowledge, clinical diagnosis ability,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other indicators (P<0.05). At the same time, the satisfac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nd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has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Conclusions  Competitive MDT teaching mode can fully improve students' clinical thinking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and student satisfaction in tumor teaching, and has bette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value than traditional tumor teaching mode.

Keywords competitive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teaching mode; Gastrointestinal tumor; clinical teaching

隨着医学诊断技术的日益发展,肿瘤基础研究、临床诊治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此,急需培养大量高素质的肿瘤专科医疗人员。[1]传统肿瘤学教学工作是指导学生掌握常见的肿瘤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基本理论,对比频繁更新的诊疗指南,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显得非常的陈旧。因此,急需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满足临床教学的需要。[2]

现代胃肠肿瘤诊疗已经进入多学科综合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阶段,其诊疗过程由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甚至营养科等多个相关科室共同完成。这种诊疗模式也为肿瘤学的临床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3]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除了将MDT的诊疗模式引入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教学中,还在其中引入了竞赛的机制,即以学生为主导,进行病案选择、问题设置、临床方案制定,随后多组进行分析讨论和汇报竞演,我们将其称之为竞赛式多学科综合诊疗(competitive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教学模式。

本研究拟通过调查问卷、专科案例试卷和临床实践能力测试,分析比较竞赛式MDT与目前广泛应用的传统MDT模式在胃肠肿瘤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劣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方法

选择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临床实习的肿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同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共计62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名学员。两组学员年龄、性别和学历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均P>0.05)。

1.2 教学实施

教学内容为胃癌和结直肠癌两部分,每周2课时,总课时均为16课时。试验组进行竞赛式MDT模式,该组随机细分为4个固定组,每2周为一周期,第1周学员查找和整理组内的临床运行病例,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对病例进行组内分析讨论,根据知识点和时间顺序将整个MDT病例设置初诊临床症状、初诊治疗方案、后续个性化治疗3个步骤,并对每一步设置问题以供其他小组讨论分析,第2周邀请来自不同临床科室专家作为评委,各小组学员讨论病例并互相提问回答、竞演汇报,临床科室专家对各组病案选择、讨论结论、表现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最终对比指南学习治疗方案,巩固学习内容。对照组进行传统MDT模式教学讨论,学员不固定分组,每周进行案例讨论1次,由带教教师筛选典型运行病例,并组织来自各临床科室专家共同探讨,制定最终临床诊疗决策。

1.3 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来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应用标准化病人,由带教教师进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要求学员采集病史、查体、做出拟诊、分析诊疗依据、提供诊疗方法、并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整体评价学员理论水平和临床思辨能力等方面,结果分为肿瘤基础知识、诊断思辨能力、临床操作和诊疗结局判断与随访四部分,各項满分均为100分。

此外,应用匿名问卷调查方法对两组学员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等4个维度12个条目,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种选择。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R软件和SPSS 25.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北曜疾睿ǎ┍硎觯捎胻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数)[n(%)]表述,采用连续性修正的 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员临床理论实践综合能力比较

临床理论实践综合能力考核结果显示,试验组学员在胃肠肿瘤基础知识、临床诊断与思辨能力等方面体现出更多的优势,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详见表1。

2.2 两组学员教学满意度评价的比较

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教学满意度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自学能力、提高理论理解和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方面,试验组学员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学员;其中,在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方面,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MDT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过程中,在临床胃肠肿瘤的诊疗中已经逐步走进规范化流程。[4]MDT竞赛是将MDT诊疗模式进行推广的一种比赛,对于参加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信息检索能力等方面有一定要求,十分适合进行肿瘤学的教学方式,能够带来更好的学生参与度,提升学生对胃肠肿瘤的横向及纵深理解。[5]

相比传统MDT模式下被动聆听临床专家的讨论和带教教师的授课,[6]竞赛式MDT教学模式下,学员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互相提问和讨论案例中诊疗的要点和难点,一方面增强了学员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度认知,提高了学员自主检索新知识的学习能力,锻炼了对于肿瘤临床症状的甄别思辨能力,另一方面,由相关的不同临床科室的专家作为评委,对于案例中出现的一些专科知识,相比带教教师可以做出更专业的答疑,对于肿瘤指南更新的认知也有更专业的看法,客观上可以带给学员更全面的教学内容。本研究结果证实,竞赛式MDT模式下,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水平显著提高。

本研究中学员的调查问卷显示,实验组学员学习能力和临床思辨能力的自我认知满意度显著提高,说明通过竞赛式MDT教学方法,能更有效的提高学员的诊疗参与度,极大的提升他们的活跃度,在合作竞争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发掘诊疗中常见的思维误区,激发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临床工作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研究结果,我们明确了在胃肠肿瘤教学中采用竞赛式MDT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员对不同诊疗策略的了解,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们也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员在初始阶段具备一定的文献阅读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否则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这种竞争性的MDT教学模式初始阶段应该在具有临床MDT开展背景的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循序渐进的运行,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再从不同肿瘤领域、不同医院推广践行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我国肿瘤学临床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医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一龙.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困境[J].循证医学,2008,8(1):1-2.

[2] 汪庚明,孙谦,周燕,等.CBL、PBL联合MDT教学模式在肿瘤放疗科临床规培医师教学的应用[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7(3).298-300.

[3] 何靓,饶竹青,王建,等.PBL教学模式联合MDT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胃癌教学中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60-162.

[4] 孙培焱,张伟,吴刚,等.多学科诊疗模式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1):3854-3857.

[5] 张潇怡,王筱雯,孔胜男,等.CBL、TBL、MDT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的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1):23-25.

[6] 黄琰,林涛,刘静,等.MDT模式在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1):7-8.

猜你喜欢

胃肠竞赛肿瘤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致命肿瘤忽然消失
肿瘤标志物的认识误区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饿死”肿瘤的纳米机器人
创新思维竞赛(3)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
肿瘤标志物正常不等于没有肿瘤
创新思维竞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