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宣传工作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

2020-11-25唐海涛

西部论丛 2020年4期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摘 要:想要破除大数据微时代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失声”、“失踪”、“失语”的话语主权困境, 强化意识形态话语力量对网络空间和网络社会的引领作用, 进一步推动实现大数据微时代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 应当把控好大数据微时代自媒体“设计关”, 以实现维护“端口”话语安全;凝练大数据微时代特色话语, 实现话语创新;强化大数据微时代话语场域建设, 筑牢话语权威;提升大数据微时代主要“意见领袖”群体素质, 增强话语认同四个维度着力。

关键词:大数据微时代;主流意识形态; 话语权

在新时代视域下, 以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为主要网络信息交流载体所形成的大数据微时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想要破除大数据微时代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失声”、“失踪”、“失语”的话语主权困境, 强化意识形态话语力量对网络空间和网络社会的引领作用, 进一步推动实现大数据微时代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 应当从把控好大数据微时代自媒体“设计关”、凝练大数据微时代特色话语、强化大数据微时代话语场域建设、提升大数据微时代主要“意见领袖”群体素质四个维度着力, 以实现维护“端口”话语安全、实现话语创新、筑牢话语权威、增强话语认同的主要话语权构建的目标。

一、把控好大数据微时代自媒体“设计关”, 维护“端口”话语安全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把控好大数据微时代自媒体“端口”的“制度设计关”, 以应对现行网络空间和网络社会所存在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以及破除隐性的存在于现行网络信息场域中冲击抵制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 从而有效地维护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安全, 严格把控好“制度关口”。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健全网络信息传播的严格管理审查制度和信息传播过程的监控制度以及“错误”信息传播的事后惩戒制度。针对不利于青少年思想价值观念引导的网络用语和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以隐蔽的方式侵蚀网络社会的主流思潮的言论, 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进行严格的网络发布和传播审查, 并且在其传播得过程中实时有效管控, 一旦发现隐晦的错误社会思潮的夹杂造成了试听混淆就应当立即利用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权限进行有效管控, 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和蔓延, 并且实行“责任倒追”机制, “追责”环环相扣, 层层相剥, 绝不怠慢姑息, 以信息内容为追责“线索”, 以信息源头为追责“窗口”, 对于“端口”信息的发布者进行惩戒, 以严格的制度规范推进维护“端口”话语安全, 从而在源头上促使“别有用心者”们对于错误的网络社会思潮“不敢发、不想发、不能发”, 同时进一步增强大数据微时代背景下自媒体使用者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推动实现对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制度防范与思想宣传的有机结合治理。

二、凝练大数据微时代特色话语, 实现话语创新

实践前行不止, 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前行推动着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机制的不断创新。凝练特色话语乃至特色话语体系是主流意识形态在大数据微时代背景下永葆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也是实现大数据微时代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构建的根本举措。凝练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和话语标准, 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创新既保持其内核不变, 又遵循大数据微时代背景下网络空间和网络社会的话语规则和广大“网民”群体对主流话语的现实需要的重要方法。体现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的话语体系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效传播[3]。大数据微时代背景下凝练和创新具有特色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 坚持话语来源于生活实际, “生活叙事”的话语往往在网络传播中更加具有明显的亲和力, 从“网民”的生活维度出发提炼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生活语言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联系, 更能够引发大数据微时代背景下自媒体使用者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第二, 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元素积极融入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创新中, 将传统经典着作中的语句经过提炼适时地融入到主流话语体系中, 使传统文化精练深刻的民族语言特色得以发挥, 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增强大数据微时代背景下自媒体使用者的民族情感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此外, 还要积极利用大数据平台和技术, 从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话语中及时捕捉与总结具有时代性的话语语句以及分析其话语趋势, 从而精准有效地实现话语创新。

三、强化大数据微时代话语场域建设, 筑牢话语权威

强化大数据微时代话语场域建设, 可以有效地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大数据微时代背景下场域的主导权、领导权、控制权以及整合权。进一步巩固话语权威。坚持党领导下地主流媒体机构领导大数据微时代背景下的自媒体建设, 发挥“党媒”应有的在网络空间和网络社会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作用, 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大数据微时代的舆论方向。将我国在国际交往的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成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取得的重大进展、精准扶贫重大跨越等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进程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图文或者视频形式传发到自媒体的终端, 并且建设合理科学的互动反馈机制, 用正面报道回击负面报道, 用正能量反击负能量, 用主流文化迎击“快餐文化”, 积极助推传統媒体与大数据微时代背景下新兴自媒体的有机融合, 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能力, 使得整个舆论环境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迈进, 进一步推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在大数据微时代的健康稳步前行。

四、提升大数据微时代主要“意见领袖”群体素质, 增强话语认同

大数据微时代背景下的自媒体使用者是由千千万万个不同职业的“网民”所构成的庞大主体, 大数据微时代背景下, 每一个拥有自媒体的个体都可以就时政热点问题、社会冲突矛盾、国际突发事件等家国大事乃至生活琐事表达自己的态度, 发表自己看法。但是最终某一事件的讨论终会被所谓的“网络大V”也就是“网络意见领袖”将问题聚焦为一类或者数类重点讨论点。但是因为这些“网络意见领袖”群体的教育背景、认知水平等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也导致了其具有十分鲜明的从众性, 再加之中国传统的“官本位”等错误阶级思想的作祟, 其对事件的分析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即便“网络意见领袖”的言论部分符合实际或者完全不符合实际, 众多“粉丝”依旧会相信其研判分析结果。因此, 提升大数据微时代主要“意见领袖”群体素质, 是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容纳媒体机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众多机构和包括专家学者、公众人物等“网络大V”在内的专门针对“网络意见领袖”的素质提高的高素质协调引导组织,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基础之上, 发挥协同效用, 共同推进大数据微时代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侯惠勤.意识形态话语权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4, (12):157.

[2]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光明日报, 2013-11-16 (1) .

[3] 胡伯项.全球化语境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 2017, (7) :29.

作者简介:唐海涛(1987—),男,四川省成都市人,汉族,学历:大学本科。

猜你喜欢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网络圈群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破圈困境与路径选择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刍议
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实现途径述评
浅论中国“主旋律”与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