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全国卷两道试题看图像史料
2020-11-25范宗宝
范宗宝
一、不变与变:素材的延续与史学理论的提升
2016年以来,全国卷在史料运用层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图像史料和实物史料的数量增多,类型趋于多元,如表1。
这一变化趋势与课标的修订密切相关, 2017年版课程标准在学业质量水平1—3层级将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选择性必修模块2《史料研读》增补现代音像史料、数字资源。其中,主要实物史料包括器物、建筑物、遗址、遗迹,主要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古地图。新课标驱动着高考命题,2020年延续了2016年以来的变化,同时又提升到了史学理论的高度,直接呼应新课标的史料分类与“多源互证”的史料运用原则,2020全国Ⅰ卷第25题明确指出作为图像的绘画具有史料价值,2020全国Ⅱ卷第25题则进一步提点史料运用的具体方法,即图像史料与实物史料的互证。
二、路径指向:图像史料、实物史料、文献史料的互证
2020全国Ⅱ卷第25题:
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 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C)
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
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
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
受制于高考命题字数的限制,大佛光寺的发现情节相对粗线条,在基于真题的历史教学中有必要进一步细化。
1.材料溯源:谁发现了佛光寺?
材料:本题所引照片“五台山佛光寺”,由小野玄妙拍摄于1922年,收录于日本学者关野贞、常盘大定1927年出版的《支那佛教史迹》一书,原题“大佛光寺全景”。
——摘编自王军《五台山佛光寺发现记》
问题:小野玄妙发现了佛光寺吗?
高考素材的溯源式查找将历史片段重置于引用文本之中,从而还原被摘编、截取的原始情境,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可以得到不一样的认识。在梁思成之前,日本学者已经知道佛光寺的存在,通过营造冲突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深入辨析题干材料。
2.文本分析:何谓发现佛光寺?
材料:在日本与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遗存长达20多年大规模调查基础之上,关野贞认为“中国全境内木质遗物的存在,缺乏得令人失望。实际说来,中国和朝鲜一千岁的木料建造物,一个亦没有。而日本却有三十多所一千至一千三百年的建筑物。”
——摘编自王军《五台山佛光寺发现记》
问题:如何理解梁思成、林徽因发现了佛光寺?
“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解码能力”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梁思成、林徽因发现的是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大佛光之寺”的实物,即关野贞指称的“木质遗物的存在”,或者更直白说是作为唐代建筑的佛光寺,确切说来是佛光寺东大殿(即佛光寺之大雄宝殿,亦称正殿、大殿)。进而提示学生注意图像史料与实物史料互证的史料分析视角。
3.史料互證:如何发现佛光寺?
材料:
记者:测的时候,你们知道是唐代的吗?
莫宗江:测的时候我们不敢说。
记者:不敢说是唐代的?
莫宗江:因为我们测应县木塔什么的,跟佛光寺非常像。你看那个大相片,佛光寺也是那大斗栱、大椽檐什么的,所以,我们一直拿不准。……梁底下写的是佛殿主女弟子宁公遇,是施主的名字。然后呢,大殿的前头,有一个石幢,上头刻着唐朝大中十一年女弟子宁公遇,由此知道梁底下那个题名,是这个年代的。
——莫宗江《梁思成是如何发现唐代佛光寺的》
注释:莫宗江是当年协助梁思成调查大佛光寺的事件亲历者。应县木塔建于辽代。
材料:
大殿梁下有“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字样,殿门阶前经幢所刻经文末尾镌刻着“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大中十一年十月建造”几个字。
——摘编自杨小红《青山踏遍梁思成与五台山佛光寺》
问题:梁思成等学者通过什么方式确认佛光寺东大殿是唐代建筑?
题干材料指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发现了佛光寺,看似轻易如愉快的郊游,实则不然。基于建筑风格的类比分析,无法确定东大殿的具体朝代,因为建于晚唐的东大殿与辽代应县木塔风格非常相似。通过殿梁文字和经幢上面的文字史料,梁思成等学者才最终发前人未发之覆,凿实东大殿的建造者身份和建造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图像史料之间的互证。新课标指出,“知道对图像史料的运用不仅需要历史学的方法,也要借助艺术史等不同学科的方法。”[1]佛光寺的发现历程恰恰相反,单纯使用艺术史的方法没有解决问题,最终借助了历史学的方法。
三、竭泽而渔:《步辇图》的历史承载力
部编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5页引用《步辇图》,本质上仍然是插图性质,正文部分“唐蕃和亲……这段历史佳话,以戏剧、壁画、歌舞等形式在民间广泛传播”,右侧则配以《步辇图》予以形象化的呈现,增添历史学习的趣味。在历史教学中,一方面固然要扩充史料的范围,另一方面要提高史料的利用率,可以对《步辇图》再度开发。
2020全国Ⅰ卷第25题:
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C)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步辇图》现存故宫博物院,学界有阎立本真迹、宋人摹本、伪作等三种不同观点,基于伪造的历史也是历史的理论,它无论如何都是具有史料价值的。伪作说以陈佩秋为主,应和者寡,为教材和考题所不取,则不管是真迹抑或摹本,《步辇图》作为写实风格的艺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当时情景的再现。
1.“看到什么可证什么”——就题设问,谁是吐蕃使臣?
尽管学生在初中教材和美术课中见过《步辇图》及配文,却很少深究到底哪位才是吐蕃使臣,有学生认为左侧穿红袍者满脸络腮胡子不符国人面容。针对这样的回答,可以局部引用部编初中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7页的《送子天王图》和第25页的《韩熙载夜宴图》。
这种方法类似于校勘学中的本校法,可提醒学生循着思考问题的角度充分利用教材的前后史料来解决问题。当然,也可以引入关公美髯予以旁证。倘若进一步深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走向深入,隋唐时期中国开放多元,甚至有外国人在中国通过科举考试做官者,隋唐皇室也具有少数民族血统。总而言之,单从相貌是难以判断的。
在否定学生的回答之后,要引导学生转化视角,重新获取史料信息。有学生转向服饰,通过比较分析左侧三个人物帽子的异同,最终确定了左侧中间的是吐蕃使臣。在服饰研究的指向下,引导学生对衣服色彩、腰间配饰进一步比较,可以得出同样结论。
2.现实感与历史感的碰撞——为什么穿红色衣服?
当话题转向服饰研究之后,顺势追问,为什么左侧前引者穿红色衣服呢?有学生说因为红色代表喜庆,有学生猜测这与外交场合礼仪规范有关,也有学生认为与官服服色有关。那真相究竟如何呢?
材料:根据唐代职官制度,礼部里四、五品官员是礼部侍郎(正四品下)和其下面的礼部、祠部、膳部、主客的四司郎中(从五品上),而四、五品官员应服用绯色。但以四司掌管的事务分析来看,‘诸藩朝觐之事更密切为主客郎中。因此该图之礼官的具体官职,应为礼部主客郎中或他的上司礼部侍郎,不是‘赞礼官。
绯是赤色的一种。
——包铭新,崔圭顺《唐代礼官服色考——兼论<步辇图>的服色问题》
设问:红袍者是谁?为什么穿红色衣服?
服饰承载着诸多历史信息,有学生说可以用来研究艺术风格、审美趣味、礼仪规范、手工业发展水平等,这里我选择从服饰史切入制度史。图像志研究揭示,图像意义的阐释依赖于文献知识。通过文献研究与图像史料的互证,涵育学生学习历史的代入感与现场感。服饰折射古代中国的等级色彩,在历史学习中,切忌以今日之“常识”滥用于历史问题的分析。
追问:图画是否仅仅是历史文献的注脚?“绯是赤色的一种”与图像红袍的区别在那里?
图像将叙述转化为场景,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文字的精雕细琢与图像的视觉冲击之间存在落差,学生也不宜忽视图像史料的独立性价值。
3.批判质疑与史料实证——纤瘦的宫女?
通过唐代官制研究成果,我们发现红袍者符合其身份。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对《步辇图》照单全收呢?当目光转向图画右侧时,有学生困惑不已,唐代以丰腴为美,杨贵妃曾是太宗才人,但图中侍女为什么如此纤瘦,由此是否可以证伪《步辇图》?
材料:此图反映的高腰掩乳女装与唐代较后时期同一类型的女装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造型平直纤长,近似现代设计中的筒形或A形造型,更宜于塑造一种娟秀的女性形象;后者则圆浑丰满类似现代O形造型,宜于塑造端丽雍容的女性形象。
这种样式与魏晋南北朝上俭下丰的襦裙有着较为密切的渊源关系,可视作是上襦朝短小方向发展的极端。典型例子除《步辇图》外,还有上海博物馆藏隋代瓷质女佣,西安西郊李静训墓出土女佣以及陕西李寿墓出土石刻线画。
——包铭新《传阎立本<步辇图>与隋唐高腰掩乳女装》
2017版课标指出,在运用史料时,要“大胆质疑”。史料批判是史料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包铭新认为,“传阎立本《步辇图》忠实记录了隋唐高腰掩乳女装的早期形式”。上述研究提醒学生不仅要区分古与今,也要对唐代近三百年历史进行流变性分析,对隋唐与魏晋南北朝的渊源进行历时性梳理,学生不宜固化对任何一个朝代的认识。
4.在场与不在场——作者的心态与思想?
《步辇图》共有十三位人物在场,作者阎立本是从未出场却一直在场的关键人物。即使现实主义的画作也难免艺术加工的成分,通过引导学生对人物形态进行整体性分析,可以折射当时精英阶层的一般思想与心态。图中太宗壮硕,侍女娇小,使臣清瘦;礼部官员、吐蕃使臣、翻译官体形由高渐矮。太宗神态蔼然可亲,礼部官员肃穆而立,吐蕃相禄东赞作为使臣敬畏恭谦。这一切既渲染了唐朝的大国威严,又铺陈出唐蕃和亲的友好氛围。
《步辇图》除了画面之外,还有唐相李德裕的题跋,也堪玩味。
材料:太宗既许降文成公主于吐蕃,其赞普遣禄东赞来逆,召见顾问进对皆合旨。诏以琅邪长公主外孙女妻之。禄东赞辞曰:臣本国有妇,少小夫妻,虽至尊殊恩,奴不愿弃旧妇。且赞普未谒公主,陪臣安敢輒取。太宗嘉之,欲抚以厚恩,虽奇其答,而不遂其请。
——转引自傅璇琮、周建国《<步辇图>题跋为李德裕作考述》
设问:从李德裕用词分析唐代君臣想象的唐蕃关系?
意图:题跋中,禄东赞作为吐蕃相自称“奴”、“陪臣”,将吐蕃君臣见文成公主称“谒”,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称“降”,均体现了唐朝的自信。同时,唐蕃和亲,太宗欲以宗室女妻吐蕃相禄东赞又彰显出唐蕃和睦、天下一家的主旋律。图文之间相得益彰。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