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反思困境
2020-11-25弓倩影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的未来密切关注,本文以教学反思为切入点,从教师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出发,引出教师教学反思的条件以及教师教学反思的困境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学实践;困境
一、教师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论已经被广泛关注许久, 简单来说就是教学主体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与总结,它追求的是教学实践合理性与规律性的统一。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其发展观直接影响到教师对于职业的态度和信念。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学会反思才有助于教师技能的提升以及教育理念的及时更新。
二、教师教学反思的条件
1.足够的宽容与反思能力
对话的平等性是通往宽容的重要途经。这里所说的平等的对话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第一,对话时教学主体主要的表现其形式,第二,只有对话的平等才能保证双方主体的合理性。 反思能力对于反思教学的实践着“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有一个积极的反思意识也是具备反思能力的重要前提,教师只有了解教学反思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才有可能主动的进行反思训练,进而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取得实践中教学反思的成就。如果在培养反思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反思习惯化便会帮助教师顺利的进行教学反思。即习惯性的在教学前期备课阶段、教学进行中以及课后对教学计划、质量等进行反思,检测主体发挥情况,并进行内化取得理想的反思效果。
2.做到三足鼎立——反思、教學、科研
关于反思性教学过程,我们必须要明确一个概念,即反思并不是单方面地去回忆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而是深入进去研究教学在教学主题、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即反思性教学是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性质。由于教师研究立足于实践,所以其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反思形式进行的行动研究,显著特点是把研究与实践的背景相互整合,做到边实践边研究、实践与研究相互促进与指导。
3.自我反思与交流指导相辅相成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教学反思不是教师个人的事,教育界其他人士例如学校管理人员、教授以及权威人士等,都应支持教师的反思,创建一个合作互助的氛围,以民主的、开放的方式和氛围进行不同思想、观念、方法的研究,甚至也可以碰撞出不同见解的火花,以此来弥补个体教师思维的缺陷和偏颇行为,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局面。
三、教师教学反思的困境
1.对反思概念理解上的偏差。
众所周知,我们已经提倡反思性教学多时,但是众多教师对反思性教学的理解理解仍然是片面性,或者说存在误差,在对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意义与本身的观念的认识上还很肤浅。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很容易就能发现教师所存在的认识误差,例如,大部分教师在提及到“反思”就会潜意识认为是否定了自身教学。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反思一方面意味着“否定”,一方面也意味着“肯定”。会什么会出现教师对于教学反思认识有偏差的现象呢?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缺乏足够的教育理论积累以及系统的学习,只是简单片面的了解理论知识,进而就理解为反思就是否定一切;另一方面是为了应付检查,教师并没有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的了解,当对于知识的了解处于应付心理,为了完成任务时,就会出现拒绝吸收新的理论的现象,当然也不排除小部分教师认为,反思的意义不大,即他们认为反思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无意义的,只是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而已,是徒劳的工作,自然也就失去了了解教学反思的欲望。
2.缺乏形成良好反思习惯的精力
想要实现教学反思,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对于教师来说就必不可少了,比如以写日记、教案的修改等形式,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前提,但是当我们反观于现实,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日常工作已经很多,如果教师本身已经在长期超负荷身心疲惫的工作状态 ,那么投入足够多时间和精力在反思性教学上就更是难上加难。。
3.传统教学的影响
由于教师受到传统的以及自身长期形成的教学方式影响,在反思性教学的经历中,所得到的经验,在实际中并没有充分的应用,造成反思性教学没有得到充分地贯彻,许多教师依旧习惯性的按照固有的陈旧模式,不变通和也无创新,除此之外,也影响了许多教师对反思教学意识极度缺乏,且没有较高的热情在反思性教学上。
参考文献:
[1] 黄榕.反思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J].江西师范大学,2005.
[2] 胡少明.宝鸡市龙泉中学教育科研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2006.
[3] 徐学华,宋广文.论反思性教学的条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
[4] 贺丽娟.对反思型教师角色的认识[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
作者简介:弓倩影(1995—),女,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