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习近平的精准扶贫观
2020-11-25俞港孙圣洁董思萌
俞港 孙圣洁 董思萌
摘 要:世界贫困问题由来已久,贫困问题的背后不仅是世界性的经济问题,而且涉及全球政治问题,普遍性的贫困将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其面临的贫困问题从广度和深度上较之其他国家更为严峻,中国对贫困问题的重视与解决对世界贫困问题的解决举足轻重。习近平的精准扶贫观正是在国际减贫形势和国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状要求之下产生的,其观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从习近平精准扶贫观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哲学基础和重要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习近平精准扶贫观点,同时准确掌握其中所蕴涵的基本立场。
关键词:习近平;精准扶贫;哲学意蕴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国际整体减少贫困势力的殷切希望。自二战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贫困问题。虽然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国家都进一步的改善了国民的生活质量,使得国际社会中贫困势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除,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中仍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贫困问题,甚至贫富差距正在日益扩大。这都促使我们应该紧跟国际步伐,体现出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中的大国风范,为国际减少贫困势力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国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中国对贫困问题的重视不是一时兴起,其成就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届领导人都将普遍性贫困问题的解决提上日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但是,这并不是说我国已经完全解决了贫困问题,事实上,我国贫困问题依然存在,不过,与之前有所区别,我国当今的贫困问题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在: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并存;制度性贫困、区域性贫困与阶层性贫困并存。因此,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过去解决贫困问题的方式和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此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要求新一届领导集体制定一个更加科学、智能,也更适应当前人民生活现状的新的解决贫困问题的战略思想,更重要的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我们更深一步解决中国贫困问题。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我们更是需要把重心放在扶贫工作之上,努力打通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道路上的“最后一公里”。[ ]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哲学意蕴
习近平于2013年在湖南湘西进行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观点,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记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在党的十九大上,会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这一政治判断不仅意味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一个新时期,社会生活步入新阶段,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步入了新时代。在2018年的“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之上,习近平详细地介绍了其精准扶贫观的“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而对其主要内容所呈现出来的哲学意蕴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精准扶贫观的提出,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方法论基础,其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智慧,并为马克思主义贫困和反贫困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
(一)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确保扶贫的实效性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要经过调查研究,去找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来作为我们行动的的依据。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依据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认识世界,利用客观规律来进行改造世界的活动。習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勉强搞一些东西,一定从实际出发,真正使老百姓得到实惠。”[ ]这就告诉我们精准扶贫的完成需要我们切切实实的找准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从实际出发,利用客观规律来做实事,这才能使得贫困群众真正受益。
(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矛盾观,强调扶贫的针对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问题就是矛盾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习近平所提出来的精准扶贫在根本上来说就是指的精准发现矛盾、精准认识矛盾,然后精准解决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坚持用矛盾的观点来看问题,直面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习近平强调必须深刻把握我国及各省、县、乡、户贫困问题的具体情况,找准贫困原因、贫困特点,对症下药,抓住扶贫开发的主线,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开发的实践活动。从现实情况来看,在云南昭通的11个县市区中有10个国家级贫困县,而且很大一部分的贫困群众居住在环境恶劣的深山高寒地区,这里的发展条件极差,扶贫的难度也大。为了改善这些贫困群众的生活处境,提高扶贫的精准度,我们要先把贫困群众从这种发展条件缺乏的山区中移出来,打破原有的县、乡、村的界限,让这些传统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其次应该为贫困群众增收提供产业支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解决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最后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保障,我们更需要改变人的思想,做到扶智和扶志协调一致。这些措施是在扶贫的不同阶段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后的结果,充分体现出习近平精准扶贫观所蕴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扶贫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 我们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显出人民群众在扶贫工作中的主体性,才能更好的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新的思路造福于人民,才会反过来受到人名群众的衷心拥护。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并且习近平强调“打攻坚战的关键是人”。我们深深知道,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虽然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大家都团结起来,汇聚成群体的力量,就不会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因此,要实施精准扶贫,我们就要精准的区分出谁是贫困人口,只有扶真贫才能够使我们不断服务于“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够不断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源头上改变贫困面貌。
三、习近平精准扶贫观的重要意义
有助于发展与完善马克思主义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观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通过探究,我们会发现它也是马克思主义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体现。因为受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影响,所以马克思、恩格斯等传统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贫困问题存在于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在合理的分配方式下不会出现普遍贫困现象。但事实上,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未曾经历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贫困问题也相对更为普遍。但是习近平没有囿于理论而忽视这一现实问题,他提出了符合现阶段中国贫困现现状的精准扶贫观,并区分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并致力于消除绝对贫穷。
有助于推动现阶段扶贫工作的开展。习近平精准扶贫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它的产生激起了人们摆脱贫困的决心,同时它也是新时代扶贫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量,推动了现阶段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习近平明确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在该观点的指导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全国各地实行,精准到户,并且效果显著。这种保质保量完成精准脱贫的任务有利于实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习近平基于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坚持用精准扶贫方略指导我国的扶贫工作,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深入贯彻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能有效确保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
有助于为其他国家的扶贫事业提供借鉴经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习近平的精准扶贫观不仅有助于国内扶贫减贫事业的发展,其实施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显著效果更是为其他国家的扶贫事业提供了成功的借鉴经验,为国际减贫事业贡献出了中国的力量和智慧,彰显了中国的大国实力,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是世界上减少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率也极高。除此之外,中国还在一直不断的积极促进地区间的贸易合作,为减贫事业提供最大支援,为更广大国家和地区绝对贫困的减少提供中国智慧和成功经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