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对校园霸凌事件的几点思考

2020-11-25郭彤

时代人物 2020年20期
关键词:法治思考

郭彤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法治的推进,校园霸凌也成为学校和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以肢体暴力、言语暴力和精神刺激为手段的校园霸凌容易摧残青少年的身心,阻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对校园教育及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就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的校园霸凌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干预对策进行思考。

关键词:法治,校园霸凌,思考

校园霸凌是指在校园读书的学生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它长期存在于校园中,其形式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同样也存在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对别人的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当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的时候,这行为便属于霸凌范围,霸凌并非偶发事件,而是长期性且多发性的事件。

一、校園霸凌的界定与特征

校园霸凌的定义面对校园霸凌,结合不同国情,国内外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方法。当前,国内外对校园霸凌、欺凌的边界都不是很明确,有些事情明明是欺凌和侮辱,却会被旁观者认为是玩笑和打闹,另一方面是很多人不正视欺凌现象。参考古今中外有关学者的定义,将一个学生长时间、重复地暴露在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欺负或骚扰行为之中,定义为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的表现形式霸凌并非为偶发事件,而是指长期性,且多次发生的事件。通常被霸凌的学生,会重复发生,并不只一次地被欺负。霸凌者(一个或一群人)对被霸凌者进行重复的伤害行为。霸凌者拥有高于被霸凌者的力量,其力量包含社会权力、体力及过当的管教权。霸凌的范围从简单的一对一到复杂的团体霸凌,其中必然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霸凌者,以及未必每起霸凌事件皆有的协助者。霸凌可以发生在任何人际互动的场所中,包括学校、教会、家庭、工作场所、社区等。霸凌行为可能透过言语、肢体、集体、网络、电话、文字等媒介之行为,使被霸凌者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中(一项或一项以上)受到伤害。系指一个学生长期重复的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欺负或骚扰,或是学生被锁定为霸凌对象而成为受凌虐学生,导致其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形。此外,霸凌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如:暴力霸凌(肉体上的欺凌行为)、言语霸凌(辱骂、嘲弄、恶意中伤)、社交霸凌(团体排挤、人际关系对立)、网络霸凌(以手机简讯、电子邮件、部落格、BBS等媒介散播谣言、中伤等攻击行为)等。

校园霸凌的特点一般来说,校园霸凌有以下一些特点:男孩与女孩同样地都会有霸凌行为;从学生的自我报告研究中发现,男孩比较会进行霸凌行为;一般而言,男孩大多只会被男孩霸凌。女孩会被男孩及女孩霸凌。

二、校园霸凌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

校园霸凌的现状分析。校园霸凌的出现,从根源上讲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教师人文关怀的疏忽、学校管理层面的轻视造成的。而今社会,校园霸凌造成的后果已不止是精神和身体上的创伤,新闻上多次报道被霸凌者因校园霸凌被污蔑、造谣、精神刺激,造成校内坠楼身亡的情况。事后因被霸凌者多数选择自杀或者在隐蔽的角落被霸凌而死后没有证人证据、无法证明确认死因,法律上无法立案,只能进行民事赔偿。霸凌者家属赔偿协商解决,多数霸凌者并无悔意和歉意,被简单教育后,心理防御机制会让他们将事件的过错推到受害者身上,认为自己无错,是受害者承受不了生活琐事选择自杀,霸凌者不思悔改。而有些学校怕名誉受损,也尽可能地将事件压下,有些甚至逼迫家属签署免责协议、出赔偿金,禁止家属声张、禁止校内其他师生讨论,而不是以霸凌事件为警钟,教育全校师生引以为戒。综上,法律上的无法立案、霸凌者家属的不思悔改及赔偿了事、校方的压事化事态度,导致校园霸凌已经成为校园内最大的杀人利器,校园霸凌正在侵蚀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已威胁到学生的生命安全。

校园霸凌产生的原因分析。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霸凌事件发生的背后,一定存在着一个有问题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方式。霸凌者的行为与其常年的家庭教育有着直接关联,霸凌者多数被家长无底线纵容,多数在家里是“小皇帝”、“小霸王”,父母及长辈疏于引导,对孩子百依百顺,久而久之在行为主义角度,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身边所有人都应该顺应他的需求,在家庭对父母长辈无休止的索取、喜好发号施令,当这种行为已经成为意识中正常模式即常态的时候,他们便会将这种需求施加给身边的同学——即在学校对身边弱小的同学亦无休止索取、发号施令。霸凌者由于认知的偏差已成定势,会需求控制身边人言行举止,以自己的思想控制身边人。霸凌者的家长绝大多数并不知情,即便知情,在人格已经定型之后也悔之晚矣,难以纠正,从而对霸凌事件的解决方案只能是对霸凌者采用纵容袒护的手段,多数已无法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更难以改变长期形成的霸凌认知。同时,被霸凌者家庭教育同样存在问题和偏差,被霸凌者性格多为胆怯懦弱、孤僻内向,不善言谈,缺乏安全感,经有关调查分析,80%的被霸凌者与父母疏于沟通,父母多数时间忙碌无法顾及孩子,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受到霸凌第一时间不会通知家长,默默忍受霸凌。这样的行为从发展心理学方向讲同样是教育方式的不完善,被霸凌者和霸凌者的双方家庭教育构成都霸凌存在一定原因,造成了霸凌事件的形成。

教师干预力度不够在当今教育体制及升学压力下,教师将升学率置于首位,将班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以优等生为关注重点,而被霸凌的学生多数为中下游同学,多数成绩不佳,不受重视,而被忽略。教师因而忽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学习生活的观察,非学业和纪律问题不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对学生人文关怀不够充分。且霸凌发生的地点多数在隐蔽场所,如:教学楼楼后、厕所以及校外。这些地方教师无法发现也无法得知实情,加之平日对中下游学生不够重视,导致被霸凌者对教师的不信任,不敢将霸凌事件告知教师,教师无法干预,造成霸凌事件已然发生却无人问知,或被霸凌者告知教师,教师没有重视从轻说教处置,导致霸凌者对霸凌产生的后果无畏,最终酿成性质恶劣的惨剧。

学校管理层面不够重视造成校园霸凌一直屡禁不止的另一原因就是学校,学校的干预直接影响这学校内霸凌情况的轻重。在当今教育体制之下,学校以成绩、排名为重,非重大事件不加干预处理,学生矛盾被发现以家长和老师口头教育为主,从轻处置,学校对校园霸凌管理层面的忽视造成了霸凌事件的屡禁不止,没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惩罚制度,导致霸凌者对霸凌行为的无畏,导致霸凌事件的屡禁不止,但霸凌事件对被霸凌者心理上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法律的不完善校園霸凌如此猖獗肆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法律尚不完善。法律并没有对校园霸凌的惩治措施,并且校园霸凌多发生在未成年之间,教师等旁人想加以说教、抨击会触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无法走正常法律程序,至多简单说教,不敢过多干预。倘若出现被霸凌者自杀的情况,以自杀不立案处置,霸凌者从法律上不承担任何责任。正是不用接受法律的制裁,霸凌者伤人才会肆无忌惮,校园霸凌才会屡禁不止。

三、对校园霸凌事件的干预对策

近些年来,校园霸凌屡见不鲜,多少未成年人深受其害甚至失去生命。我们需要重新正视校园霸凌,加强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监管力度,从根源上防止校园霸凌事件的产生,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绿色的成长环境。

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工作。校方需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重视,不论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对教师等学校管理人员都有不同程度的畏惧感,学校管理者的重视直接降低校园霸凌事件发生的机率。

规范校规校纪处置霸凌者。学校应当使霸凌者从根源上产生畏惧意识。在社会上,人之所以不敢作奸犯科是因为有法律法规;在校园里,学生不敢胡作非为同样是畏于校规校纪。学校管理者应对霸凌事件采取“零容忍”的解决方案,立出严格的惩治措施,该惩治措施绝仅仅限于几分检讨、找家长沟通教育便能解决,所谓严惩,力度应达到全校范围内通报批评、警告、停课观察教育起步,达到惩一警百,树立威严,净化校园环境。

对被霸凌者进行心理辅导。霸凌事件被霸凌者而言是一场心灵上无法磨灭的灾难,对身心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对霸凌事件处理之后一段时间内加大对霸凌者及被霸凌者观察力度,在被霸凌者方面,防止霸凌事件的反复性,加强对被霸凌者的沟通和保护,使被霸凌者相信教师、相信学校,学校及时和被霸凌者家长沟通,加强家长的重视和对被霸凌者的保护,促使被霸凌者获得关爱和重视,重获自信,尽快走出对霸凌事件的阴影。

对霸凌者的父母进行教育引导每个霸凌的孩子背后都存在一个有问题的父母,以及存在问题的家庭。有些霸凌者的父母对此并不知情,也不知霸凌事件产生的恶劣影响。教师应耐心去霸凌者家庭沟通,让家长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以及不予干预对霸凌者的危害性,引起家长的警惕及重视。第五,对霸凌者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霸凌者并非100%都是十恶不赦、无可救药,在严惩的同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应对霸凌者进行有效的纠正。正所谓学校的处置已让霸凌者知道“什么是不应该去做的”,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就应该及时告知霸凌者什么是今后应该去做的,从根源上告知学生错在何处,进一步了解霸凌者的家庭情况、问题的根源,以便和霸凌者的父母、教师做进一步沟通,对能意识到错误的霸凌者进行人性化处理。

参考文献

[1]张祎.校园霸凌的现状、原因及防治路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7.27(5):76-79.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孙晓冰,柳海民.理性认知校园霸凌:从校园暴力到校园霸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1):26-29.

[4]杨军,王学栋.英国反校园霸凌之经验与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32(8):13-15.

[5]马志杰,陈伊唯,小学校园霸凌的社会心理 学探析和解决策略[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0(3):78-84.

猜你喜欢

法治思考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教学策略探究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