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衔接十做法 推动改革渐落地

2020-11-25钟良

中国共青团 2020年18期
关键词:少先队员团员少先队

钟良

初中阶段是少先队员离开少先队迈入共青团的转折时期,团队工作是否有效衔接直接决定着党、团、队的政治思想接力能否实现。做好团队衔接工作,可使初中团队工作在双向延伸、双向渗透的过程中得到加强。通过实践总结,笔者提炼出以下十个方面的经验做法,可为做好团队衔接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加强队籍和团籍管理,推进组织衔接

一方面,要加强纸质档案管理,指导队员、团员分别规范填写《少先队员登记表》《团员登记表》,设立队籍、团籍管理档案,体现一到八年级队员在少先队的经历和入团后的表现。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我们要打通“智慧团建”和“智慧队建”系统,将队员和团员的思想、学习、培养教育、评议等情况及时录入系统,统一信息接口,通过队籍、团籍管理的规范化,促进中小学团队组织的无缝衔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尝试团队干部和学生干部交叉任职,推进干部衔接

初中团委书记兼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担负起团的建设、团员的教育管理与队建设、队员的教育管理双重责任;夯实班級团队队伍建设。聘任班主任为团支部辅导员、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衔接,担任起班的建设、教育、管理与中队的建设、教育、管理双重责任;初中学生团支部、团小组的干部兼任少先队的干部,也担负起双重责任。明确团干、队干的具体职能,形成团队干部融合成长的基本局面。

在学生骨干队伍培养方面,中学团委和少工委可以探索团支部、学生会和少先队干部并驾齐驱、错位发展的工作局面。

加强团队室的融合建设,推进阵地衔接

根据文件要求,各初中学校要建立队部室和团活动室,在实践中可以将团、队室一同谋划、一同建设、共同使用,在团队室内部布置上要体现团、队组织文化。

各班级团支部(中队)设立团、队宣传阵地,校园中设立宣传橱窗,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发挥好广播站、电视台等共青团和少先队社团的作用,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健全以中学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网站、微信、微博等为主的新媒体工作格局,推进团、队组织新媒体工作平台互联互通。

构建周全的顶层设计,推进工作机制衔接

在顶层设计上,根据《关于加强新时代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中青联发〔2020〕2号)第一条要求,团组织书记可担任少工委副主任,符合大队辅导员任职要求的可兼任大队辅导员和少工委办公室主任。同时,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团带队工作的若干举措》,其中第一条指出:各级共青团向同级党委和上级团委作年度工作汇报时,应当把全团带队工作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省市县团委书记会议至少每半年一次研究部署全团带队工作。小学大队辅导员符合条件的应当兼任学校教工团组织负责人,初中学校大队辅导员符合条件的一般应当兼任学校团组织副书记。

在《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建带团建、队建 加强少先队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将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纳入团干部培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人才培养体系,将少先队工作作为团干部培训课程的重要内容。

以上内容对现有中学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制度进行了统一和完善,为我们在工作机制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保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工作可以一同部署、一同落实。

创新开展团队主题活动,推进活动衔接

根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从初一到初三年级的主题团队活动。在开展活动时,本着团队工作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原则,将丰富多样的活动贯穿于中学建队、队员教育管理、离队递交入团申请书全过程,实现团队活动的有效融合,更体现了团队衔接的自然过渡。

加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课程衔接

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让同学们在读懂世情、党情、国情、团情和队情中厚植家国情怀和仁爱情怀,从而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我们要秉承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面向不同学段学生、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统筹构建中小学生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政课体系,有效提升共青团和少先队思想引领工作的精准化、科学化水平,切实提升思想引领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团结引领广大学生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规范共青团和少先队的仪式教育,推进仪式衔接

在《中国少年先锋队标志礼仪基本规范》中提出:在离队仪式上,可视实际情况,与初中新团员入团仪式结合举行离队入团仪式,以加强团前教育、团队衔接。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第二十四条列举少先队的仪式包括:队会仪式、入队仪式、初中建队仪式、离队仪式和升旗仪式、队委(队长)轮换仪式、颁章仪式、祭奠先烈仪式、检阅仪式等。提出要建立少先队分层仪式教育体系,增强仪式庄重感、参与感。

在《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也提出了深化“14岁集体生日”“18岁成人仪式”等活动的内涵,提高仪式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和价值。

我们要把握团员、队员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团员、队员意见,设计符合初中团员、队员的活动。这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团委书记和少先队辅导员要进一步提高对仪式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知道,仪式教育是感触和体验共青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存在感的最有效方式,可以帮助团员和队员加强对有关团队符号标识和意义的理解,加深对团队仪式的认识,从而增强其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一名共青团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进行团队激励制度一体化建设,推进激励机制衔接

在《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少先队组织要聚焦少先队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主责主业,紧紧围绕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建立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设计导向鲜明、形式多样、交织贯通、阶段上升的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递进开展分批入队、分段教育、分级激励、推优入团,引导少先队员在追求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接受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朴素情感。

激励的核心载体是少先队员普遍参与的“红领巾奖章”,在校、县、市、省、全国设立一星至五星“红领巾奖章”。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由多种载体构建而成,主要包括队前预备、队中教育、离队输送三个关键阶段,涵盖少先队员成长全过程。“红领巾奖章”基础章的章目突出少先队组织的政治属性,以少年儿童政治启蒙、价值观塑造、组织意识培育为主要内容,评价激励过程贯通中小学1—9年级。可以参照一星至五星的“红领巾奖章”设计团员一星至五星的“共青团员奖章”,形成独特的团员、队员奖章激励体系。

加强社区少工委建设,推进社区衔接

《少先队改革方案》第5点指出,拓展校外和社区少先队工作,探索建立社区少先队组织。我们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好社区少先队活动,加强社区团支部和社区少先队的联动。发挥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作用,扩大学校教育范围,让社区成为组织团队衔接教育、开展团队活动的新场所,一定程度上也成为连接校内校外资源的重要桥梁。

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阵地,整合资源,挖掘和开发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服务岗位,如将社区图书室、青年之家、家庭服务中心等开辟为团、队志愿服务的阵地,同时依托基层党群活动场所,利用好所在社区的机关和事业单位、部队营地等,建设团队活动阵地,共建共享。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社区可用资源,积极开拓社区团队衔接活动阵地,方便团员、队员在社区一起开展活动,在社区活动中接受团队衔接教育。

指导家庭开展好人生第一课,推进家庭教育衔接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学校团队衔接工作顺利实现的重要阵地,学校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建立“家长交流群”和“家长培训学校”,通过团委书记和辅导员的宣传,帮助家长了解团队衔接在初中阶段对于团员、队员的重要性,从而支持学校开展的团队衔接工作并为学校团队衔接工作建言献策。

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同学们长时间在家里学习生活,家长可结合学校推出的云团课、云队课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在家庭内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

猜你喜欢

少先队员团员少先队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少先队助力“双减”,实践活动在校内校外如何“双加”
加入少先队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国际青年节少先队总检阅
我爱“少先队员证”
星你星妈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
老团员要为新团员树立个好榜样
团员在团内进行选举或表决时可不可以弃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