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基层统计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020-11-25陈争
陈争
基层统计工作是指在一定的统计理论的指导下,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先搜集、再整理、最后分析所收集的资料等一系列的全套过程。当前的乡镇基层统计工作包括统计论文集的校对、统计科研网站的寻找等内容,通过开展工作,能够对基层统计工作有更深刻的理解,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为进一步规范乡镇统计工作,要不断提高乡镇统计数据的质量。
一、加强检查督导
首先明确一点,上级检查指导不是来挑错误,而是为进一步了解乡镇当下的处境,为乡镇进一步的发展明确目标,也对乡镇基层统计工作的人员慰问鼓励。通过检查指导,加强了上级业务部门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完成工作的效率。同时,对乡镇中的统计基本工作和数据质量进行指导,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加以改正。通过指导,进一步规范农村统计工作,确保源头数据质量。此外,还加强了统计基础资料和统计台账的整理归档,乡镇统计员自觉力争将统计工作做得更加标准规范。
二、统计报表的规范
首先,根据统计法律法规、县统计局业务要求和乡镇具体要求,统计人员要做到全方位收集各项统计信息资料,明确工作目标,理解工作的内容及形式、范围及时间等。其次,信息资料收集完成后,各个统计登录单位需要按照法规规定和乡镇统计站业务的要求上报各项统计信息,以做到及时整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最后根据统计法律法规和县局、乡镇等要求对外公布。
乡镇专项统计调查分为普查、抽样调查等。根据县局、乡镇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被调查对象,明确调查内容。如果是普查,则需要成立领导小组,持证依法进行调查,并汇集调查资料,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同时上报县统计局。
根据县局和乡镇的要求制定宣传培训计划,组织统计单位的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统计持证人员组织参加县统计局继续教育培训,从而提高全社会统计法规意识和统计队伍的业务水平。通过统计人员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统计工作的新思路,推进统计现代化建设,促进统计报表的规范、快速和高质量。
随着统计机构和基层统计网络的建立,逐步完善的统计制度,相对应的业务流程也必须要求规范化、系统化、法制化、信息化等。
三、存在的不足
(一)统计数据质量不精准
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根本要求,但现状是统计数据质量不够准确,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根,但部分基层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导致统计数据的质量不够准确。比如:由于对违规金额和管理不规范金额、问题金额和非金额计量问题的区分不准确,在统计人员填写统计台账时不能准确地对审计文书中所查出的问题定性,特别容易将违规金额和管理不规范金额、问题金额和非金额计量问题倒置,导致出错。
(二)统计效率不高
众所周知,基层审计机关的统计员大多是兼职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这项很细心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数据上报的及时性。比如:有的时候审计报告早已印发,但在统计软件中却会晚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会进行更新,进行数据填表。
(三)统计人员责任心不足
部分基层统计人员对审计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责任心不强,在上报统计数据时存在侥幸心理,导致台账数据填报不够完整,或者上报时不仔细检查核对相应数据就上报,导致上报数据不够真实。
(四)人员紧缺
统计工作任务量大,所以工作中面临着方法单一、人员不足、服务功能不大、约束力不强等问题。
四、加强基础建设工作
(一)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审计统计工作要求统计人员具备相应的审计业务能力、计划统计业务技能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可以充分利用每周的周末(也可以固定一个周期),来对统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培训基层统计人员数据的采集能力、报表处理能力、数据解读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使这些技能得到提升,最后通过有效的考核来促进能力的提升。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有效的考核,让统计人员更好地掌握统计管理软件和操作说明、统计报表制度、重点指标内涵、报送注意事项等工作,做到熟练地掌握技能,当统计人员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耐心解答。统计工作的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的特点,統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该保持敬畏之心,不能有半点马虎,一个数据上报错误,可能会导致一连串的数据错误,所以要秉承严谨的理念。积极探索集中学习、人员自学、分批轮训“三位一体”的学习机制。由分管领导定期组织理论讲座,重点加大对行业经济发展、大数据统计分析等进行集中教育。
(二)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在硬件达标的基础下,将统计源头数据质量作为基层统计重要考核指标,狠抓统计调查行为和统计资料管理规范,严格实施分级负责的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对基层统计报表的时效性和差错按照季节予以反馈。同时,还可以建立推行季度督察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责任,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督查指导意见并立即改正,确保原始报表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效率。对于统计工作的信息,应当实时直报,要建立健全纸质台账,严格做到数据线上线下的一致性。此外,在统计人员坚持动态服务的同时,也要注重做好信息搜集整理工作,协同乡镇各职能部门和村民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使统计数据质量更加准确
只有基层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才能保证国家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应当健全统计工作制度,规范统计调查措施等,进一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还可以通过VPN技术实现统计网络的贯通,为源头数据进入国家数据库打下良好基础。
(四)统一工作,统一战线
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具有行使法定统计报告的权利。为了加强对统计工作的指导,可以形成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统计工作的主管领导,副镇长专职分管统计工作的工作格局。可以结合镇党委工作会议等方式,召开工作例会,遇到工作难点和特殊情况,有分管领导召集工作人员到现场协调推进,合力攻坚一线解决,开创“管理创新”新局面。
(五)严把“法制关”
坚持普法宣传,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统一业务培训,不定期组织统计人员进行学习交流互动,坚持在《统计法》颁布日和世界统计日等特殊時间,组织统计人员熟悉掌握各类年度统计的上报工作,有力提升基层统计人员依法开展统计上报的水平。
(六)严把“核查关”
全面开展规上企业基本情况和主要数据核查工作。在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对全镇规上企业进行全面复查。把专业核查与促进企业统计规范化建设、提高企业数据质量、加强企业库管理相结合,收集归档企业资料,建立规上企业的信息档案数据库。统计站坚持施行动态管理,实时掌握企业统计工作动态和数据质量,严格落实网上直报制度,着力提升乡镇统计法制化、信息化水平。
(七)严把“维护关”
规上企业信息库建设是一项涉及多行业、多产业的综合性工作。比如,库内企业的联网直报工作一直作为笔者所在乡镇重点工作,日常需要认真做好镇域53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41家,服务业12家)的填报指导工作,严格要求企业统计员在省局统计网络平台实施直报,并完善电子报表的归档整理,建立健全纸质台帐,严格做到数据线上线下上报的一致性,目前联网直报的53家单位,统计规范化建设指导合格率达95%以上。
(八)统计网络“一体化”
做好统计工作,必须有健全完善的统计工作网络做支撑。笔者所在县的9个乡镇,统计人员开展了重心下移、人员下移、精力下移的“三下移”活动,建立分片包干制度,在全镇范围内建立了以统计站为中心,横联各村居,覆盖所有规上企业和村居的大统计工作网络,实现了站、村、企“一体化”运作,各村居也按照要求成立了统计领导小组。统计站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做好统计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矛盾,大大提高了统计工作推进的执行力。
(九)站点建设“实体化”
按照“行政上有机构、人事上有编制、工作上有职能、财物上有保障”的“四有”标准,加快推进实体化统计站点建设。镇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中,单独列支统计经费,并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配备专用设施设备,实行了省、市、县、区四级统计网络互连互通,与上级统计部门形成了10M专线内网链接,实现了数据传输的高速、稳定、安全,并配有专职的计算机技术管理人员,对网络及计算机硬件进行定期维护,确保了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十)统计工作“政府化”
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专门设立统计站,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行使法定的统计报告权。为了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形成了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为统计工作的主管领导,专职副镇长分管统计工作。通过镇党委工作会议、书记办公会和党政联席会等会议研究统计工作,日常工作中定期召集工作例会。
五、结语
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乡镇统计站要牢固树立“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统计工作第一要务”的理念,坚持客观反映发展、科学评价发展。迎难而上,多措并举,补齐短板,全力推动统计事业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高秀伊.做好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J].今日中国论坛,2012(06):78-79.
[2]郑亚鸣.龙泉市乡镇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探索与实践[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10):58-59.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沭县临沭街道办事处统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