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

2020-11-25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6期
关键词:插管呼吸衰竭呼吸机

赵 珊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急症科,辽宁 沈阳 110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主要是由肺组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等出现肺气肿,气道壁弹性降低所致[1],患者存在明显的不可逆性呼吸功能损伤,一旦合并感染,容易引起呼吸衰竭。COPD急性感染者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上腹胀满[2],如合并呼吸衰竭则可见双肺布满湿啰音、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如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将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针对COPD急性感染者,尤其是合并呼吸衰竭者,治疗上首选无创呼吸机干预,且需密切观察患者疾病进展情况,随时做好气管插管甚至气管切开的准备[4],此类患者存在明显的炎性反应增高表现,病情严重,病死率高,故在治疗期间应加强护理干预与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5]。个性化护理为护理人员通过娴熟的护理技能结合专业护理知识,从患者个体化病情出发,进行最适的宜护理干预,护理过程中融合个性化理念实施细致性护理,有效地保证患者病情得及时控制,促进患者康复[6]。为更好的提高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主要探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所有入组者均通过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生化检查等诊断而确诊。入组前,患者本人或其监护人签署入组同意书,同时本研究已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年龄为50~70岁,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低血容量、语言及听力障碍、精神疾病、对拟定使用药物过敏、对拟定使用治疗方法存在禁忌证以及签字拒绝入组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0~70岁,平均(63.21±2.11)岁;COPD病程5~30年,平均(21.41±2.51)年;发病时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American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Ⅲ级者19例,Ⅳ级者21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0~70岁,平均(63.31±2.01)岁;COPD病程5~30年,平均(21.51±2.62)年;发病时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者20例,Ⅳ级者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COPD病程及发病时心功能NYHA分级等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面体格检查与生化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患者呼吸功能稳定,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以遵医嘱配合治疗为主,结合一般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等;观察组则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方面:护理人员详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关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危害以及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有效性、治疗方法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改变患者生活习惯。②加强心理护理: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波动,如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结合患者个体化心理状况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并嘱患者家属与其多交流与沟通,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家庭情感支持。③实施无创呼吸机的针对护理: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体位配合,建议采取半卧位,并在进餐后间隔至少1 h方可应用呼吸机治疗,结合患者病情选取合适面罩,并注意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加强翻身拍背,提高其主动排痰能力,避免通气不足。在撤离呼吸机治疗后,立即实施吸氧治疗,指导呼吸配合,提升肺功能。④饮食护理干预:建议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尽量多补充维生素,避免辛辣、油腻、油炸食物,多食新鲜蔬果,补充优质蛋白,规律饮食,平衡膳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行气管插管比例及救治成功率,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圣乔治呼吸问卷(St George's Breathing Questionnaire,SGRQ)评分变化情况。

1.4 评定标准 使用呼吸机治疗时间:主要统计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时间。住院时间:发病后入院至康复出院时间。生活质量通过患者的SGRQ问卷进行评估,本问卷共计76项,总分最高100分,分值越高,证明受评者呼吸功能相关生活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气管插管率和救治成功率等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及总住院时间对比(d,)

表1 两组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及总住院时间对比(d,)

2.2 两组患者行气管插管比例及救治成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行气管插管比例及救治成功率对比[n(%)]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GRQ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比较(分,)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COPD多因终末细支气管远端肺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囊等弹性降低,导致肺组织顺应性降低,一旦合并感染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7]。COPD急性发作时容易合并呼吸衰竭,此时患者存在有呼吸功能及心功能多重衰竭,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8]。治疗上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支持十分重要,首选为无创呼吸机治疗[9]。鉴于发病后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类炎症及并发症,治疗过程中的有效配合对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十分重要[10]。个性化护理则建议护理人员通过娴熟可靠的护理技能及护理知识,从患者个体化病情出发[11],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饮食及心理干预等[12],给予患者最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13],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早日康复[14]。

针对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本研究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相对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发现,观察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总住院时间亦短于对照组。结果证明,针对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无创呼吸机治疗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另外,针对两组行气管插管比例及救治成功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针对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降低气管插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有积极意义。最后,针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比较发现,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GRQ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这进一步证明,针对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

针对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上多建议实施无创呼吸机干预,治疗过程中还应结合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确保患者临床治疗效果[15]。尤其是本研究观察组实施的个性化护理,护理人员的基本能力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根据护理人员所掌握的护理技能与专业知识,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的促使患者治疗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减少不良心理情绪出现,减少各种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从而实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

综上所述,针对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

猜你喜欢

插管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