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护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及效果研究
2020-11-25宋春丽
宋春丽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病,病情进展缓慢,容易反复发生,导致患者病情持续存在。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难治性等特点,且易加重,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主要采取抗病毒药物和护肝药物治疗,而治疗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1]。有研究发现,对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因此,在系统正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健康教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给予观察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住院时间、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配合度方面的评分,护理前后肝功能TBIL、AST、ALT的监测水平,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了健康教育对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作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1~74岁,平均年龄(42.24±3.86)岁;男22例,女1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2~73岁,平均年龄(42.89±3.81)岁;男23例,女12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给予观察组健康教育。①饮食教育。护士根据饮食的基本原则,指导患者选择低脂饮食,让患者明白要多吃植物油、牛奶、新鲜果蔬等维生素含量高或易消化的食物,在保证热量摄入充足的同时,坚持低脂饮食。但是,也要合理摄入脂肪。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相应的肝脏器官知识,让患者明白肝脏是营养代谢的器官。一旦肝功能受损,脂肪、蛋白质等新陈代谢就会受损,糖原合成也会受到影响。科学的饮食计划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肝功能,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教育,保持饮食习惯,确保临床治疗效果。②纠正错误的认知。临床上,部分患者的肝功能可自行恢复正常,这是由自身对清除乙肝病毒、治愈乙肝病毒的抵抗力所致的。患者不能乱治病、轻信广告或祖传秘方,也不能轻信所谓的“专家会诊”。这样做不仅治疗效果不佳,而且患者会蒙受经济损失,还会打击战胜病魔的信心。此外,我们必须坚信,医学的发展最终会彻底治愈乙型肝炎,如基因治疗、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因此,我们应该去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师的定期系统治疗。医务人员要取信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做讲解、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肝病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③加强患者健康知识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状况和结局,反复强调医疗行为的重要性,定期进行门诊复查。疲劳、感染、饮酒可诱发或加重肝功能损害。因此,应对患者强调休息、饮食和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并对患者进行指导。不要盲目使用所谓的“特效药”“神药”。用大量实例向患者说明盲目使用“特效药”“神药”加重病情的不良后果。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患者行为的改变奠定基础。定期随访患者,提醒患者进行门诊复查,及时提醒患者采取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健康行为。④行为教育。通过行为干预,显著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使患者充分就医,保证休息和睡眠。避免患者未遵医用药、疲劳睡眠不足、盲目使用“特效药”“神药”、自我放纵,同时避免不良健康行为对治疗的影响。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配合实施治疗,可提高疗效。通过健康教育的干预,患者还可以相互沟通,有效地形成健康行为。⑤运动疗法教育。过度劳累是肝病复发和加重的诱发因素之一。乙型肝炎急性期、活动期应静静卧床休息,以增加肝脏血流量,使肝脏氧气和营养供应更加充足,不仅有利于肝细胞修复,降低代谢水平,减轻肝细胞负担,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但是,肝病患者过于舒适,不能全天工作,往往会让人的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也不利于康复。因此,在乙型肝炎恢复期,要劳逸结合,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休息,只吃不运动,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散步、打门球、登山、游泳等,适量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使气血畅通,适量运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的情况、护理前后肝功能TBIL、AST、ALT的监测水平、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住院时间、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配合度方面的评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t、χ2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满意度 观察组的满意度达到了100%,对照组仅有80%,P<0.05。
2.2 肝功能TBIL、AST、ALT的监测水平 护理前两组肝功能TBIL、AST、ALT的监测水平接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肝功能TBIL、AST、ALT的监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观察组TBIL、AST、ALT分别是(63.11±21.01)μmol/L、(112.95±23.11)U/L、(98.21±3.84)U/L,护理后,观察组TBIL、AST、ALT分别是(20.12±2.11)μmol/L、(45.11±3.11)U/L、(56.01±2.21)U/L。护理前,对照组TBIL、AST、ALT分别是(63.58±21.46)μmol/L、(112.45±23.46)U/L、(98.01±3.81)U/L,护理后,对照组TBIL、AST、ALT分别是(37.57±8.68)μmol/L、(87.12±13.78)U/L、(78.68±2.79)U/L。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肝功能TBIL、AST、ALT的监测水平分析()
表1 护理前后肝功能TBIL、AST、ALT的监测水平分析()
2.3 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住院时间、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配合度方面的评分 观察组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住院时间、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配合度方面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别是(94.78±2.21)分、(6.35±0.44)d和(95.56±2.27)分。对照组分别是(82.38±2.35)分、(8.74±0.68)d和(84.21±2.21)分。
2.4 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是1例,对照组是8例,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2]。一旦确诊,应尽快治疗,防止病情发展为其他疾病。研究发现,大多数乙型肝炎患者对疾病不了解,用药不及时、心理情绪不佳、生活习惯不佳也很常见,影响了疾病的治疗[3-4]。研究发现,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传染性,患者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心理干预,特别是对大病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期情绪过激。通过治疗和护理,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临床康复水平。这项研究的结果与其他人的结果是一致的。可见,让患者了解健康教育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疾病治疗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也可以为预后提供参考。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患者选择医护人员一对一讲解占很大比例,患者普遍认为面对面交谈灵活、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随时询问,及时得到帮助和指导;也可通过发放健康手册、专家教授巡视与患者面对面交流、定期召开座谈会邀请家属出席,重点回答患者及其家属的问题。如护士有不清楚的问题,应及时联系医师,配合医师,满足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5-7]。健康教育是改善患者就医行为的有效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患者不仅对疾病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养成了健康行为。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使其重视合理护理,避免了一些可能加重病情的诱发因素(愤怒、焦虑、疲劳、酗酒、乱用药),降低了疾病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协调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在患者心中的地位,赢得了患者的信任[8-10]。
本研究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开展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满意度达到了100%,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肝功能TBIL、AST、ALT的监测水平接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肝功能TBIL、AST、ALT的监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住院时间、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配合度方面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少,P<0.05。
综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确切,其应用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并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治疗的配合度,缩短住院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