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腹股沟疝手术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
2020-11-25徐素洁
徐素洁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研究与实践证实,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腹水、低蛋白血症等常见合并症,并且比较严重。肝硬化合并腹股沟疝的手术,相对于普通腹股沟疝手术而言,修补难度显著增加,并且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严重影响[1-2]。如果实施修补术后患者出现腹内压持续升高,则会导致疝修补手术失败、术后疝复发,甚至会造成漏腹水的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3]。有研究显示,肝硬化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在围手术期内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研究肝硬化合并腹股沟疝手术期间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进行手术的肝硬化合并腹股沟疝患者60例,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3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5.62±3.12)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9.36±4.84)年。观察组中包括有男28例,女2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56.8±4.10)岁;病程4~14年,平均病程(8.95±3.7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上述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病情符合诊断标准[4];自愿参与研究并签同意书;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相关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外科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①术前护理: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主诉要予以耐心倾听,尽量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术前患者若有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引起腹内压增高因素,均要予以控制;对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者,要劝说其戒烟、戒酒,训练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教会患者正确的排痰方法。术前对患者的腹围、出入水量、尿量等进行记录,待腹水消失或减少方可手术,对每日水钠的摄入量予以严格控制,若有必要,可给予患者适量利尿剂,对患者是否出现低血钠、低血钾等症状的发生予以观察。若患者腹水严重,可定期给予其白蛋白,升高胶体渗透压,加快腹水的消退,若有必要可进行腹腔穿刺。对习惯性便秘者,遵医嘱予乳果糖(口服),保持排便通畅。术前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打喷嚏。②术后护理:术后,嘱患者取仰卧位,使膝关节、髋关节微屈,以松弛腹股沟区切口张力,减小腹腔内压力,有利于伤口愈合和减轻切口疼痛。次日可改为半卧位。对切口部位是否红肿进行密切观察,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如果患者的切口发生渗血,则需及时给予止血药物。因男性患者阴囊比较松弛,处于较低部位,因此很容易发生积液、渗血的情况,进而诱发阴囊水肿、血肿。因此,可采用丁字带将阴囊托起,或在阴囊下方垫一个小软枕,以利静脉淋巴回流,避免阴囊内积血、积液。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者,应对其尽早下床活动进行指导。术后注意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并以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可多食用鱼类、瘦肉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禁食粗硬、生冷、油腻食物。③心理护理:对患者要实施心理指导,护理人员不仅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还要通过和谐目光、热情的触摸等让患者感受到温暖与关爱,以此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①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③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目前生活状态进行评价,量表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8.0软件处理所得相关数据,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和计量资料(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后者以()的形式予以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经统计,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单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发生明显缩短(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中发生并发症者3例,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中发生并发症者7例,发生率为23.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平均为(91.76±3.15)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评价为(82.19±2.97)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肝硬化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弥漫性肝损害,以肝功能损害、门脉高压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且会造成多系统受累,常由于门静脉压力增高,使得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滤过压增加,同时肝硬化引起低蛋白血症形成腹水,长期腹压增高而引发疝气。
有学者曾指出,肝硬化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在行疝修补术治疗时,失败率较高,并且在术后患者会出现持续高腹压,复发率较高,并且漏腹腔积液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5]。对于肝硬化患者而言,实施该手术后,多会合并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还会造成切口渗血、愈合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6]。故对于该类患者的护理存在明显的特殊性。研究与实践发现,腹股沟疝合并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内实施科学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术后预后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
曾有学者指出,大量腹腔积液为肝硬化患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使治疗的难度显著增加,且病程相对较长,因此,对患者实施认真、科学、细致、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9]。
整体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以现代护理服务观念作为指导,将临床护理服务与管理的各个环节进一步的系统化,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本次研究中,以对肝硬化合并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为目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发生明显缩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本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10-11]报道相似,说明针对肝硬化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关注并推广。